第76章 科学的春天
作品:《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屋子里光线昏黄,窗外的风透过纸糊的窗棂吹进来,卷起案头的几张草图。
娜娜抿着嘴唇,神情里带着一丝羞涩:“我平时没事,就喜欢去百货商场逛逛,看看最近卖的衣服的款式。”
林知微笑着看着她,眼里有几分欣赏与认可:“你这是在观察、在积累。我们学校有些国外的设计书,不光讲怎么画图,还讲流行趋势、配色理念和工艺。我下回给你拿过来。”
娜娜怔了怔,眼睛里亮光一闪,仿佛第一次有人正视她的兴趣。
林知微低头,把手里的图纸一张张摊开,线条或灵动或端庄,带着那个时代难得一见的美感。她忽然抬头,语气坚定:“关奶奶,我想把这些衣服做出来,卖出去。”
关奶奶一愣,愣愣地望着她:“你是说……开个裁缝铺?”
林知微摇摇头,唇角微扬:“不止于此。您可以往大了想——比如开一个服装厂。”
关奶奶怔住了,半晌才喃喃道:“这……服装厂,可不是随便就能开的。”
林知微点点头,神情认真:“我明白,需要时间,需要条件。但我相信,会有这一天的,而且不会太远。”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从容的笃定,像是能让人跟着她一起看到那个未来。
她停顿片刻,缓缓说道:“这些图纸先留在您这儿。如果您信得过我,将来真做成了,咱们再谈分成。”
话音落下,她又接着补充:“我先付您一笔押金,这些设计就请您务必替我留着。”
老人摆了摆手,眼神里透出几分倔强与厚道:“做生意讲究信誉。我既然答应给你留着,就一定不会食言,你不用掏钱。”
林知微望着她,郑重地应声:“好,那我记下了。”
临走的时候,娜娜一路把她们送到院门口,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神情带着犹豫。终于,她抬起眼,小声问:“林姐姐,你刚才说的……真的可以吗?”
暮色里,林知微看着她眼里的渴望与忐忑,心口一紧,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等我下回来找你。”
悠悠在学校读书,自然耳濡目染,也能捕捉到今年以来社会上各种新的气息与风向。
她忍不住问林知微:“姐,你真的要卖衣服啊?”
林知微低头笑了笑,眼神却很笃定:“只能算是第一步吧。不过不急,慢慢来。”
悠悠怔怔看着她,觉得她的语气不像是在开玩笑,而是真的在谋划什么。
林知微心里很清楚,现在的北京服装学院还叫“北京化纤工学院”,教学重心完全放在化纤原料和工科研究上。
要到十年之后,它才会真正成立服装设计专业。可她心里明白,等到那个时候再开始重视设计,已经为时过晚。
世界的潮流正在往前涌,林知微心想,如果我们还等着,永远只能是跟在人家后面。想要走在前头,就得提前行动,抢得先机。
回家后,林知微和周译说起这件事。周译听得很认真,想了想才问:“你想好地方了吗?”
林知微点头,目光亮起来:“广东。”
短短两个字,仿佛带着一种笃定与热烈。南方沿海,改革的风口已经在酝酿,那里市场更活络,信息更灵通,也更有机会。
两人对视一眼,嘴角都勾起笑意。那笑里带着一种不言而喻的默契与心照不宣的期待。
看来,这个夏天,他们真的有必要去一趟广东了。
三月底,北京迎来了举国瞩目的全国科学大会。
大会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长久以来,知识分子头上扣着的种种帽子终于被摘下,他们从“被改造的对象”,转而成为国家建设中最重要的依靠力量。
会场上掌声阵阵,那一刻,不只是科学家们心头的阴霾被驱散,整个社会也迎来了久违的明朗。
随着大会的召开,科研工作重新步入正轨。那些曾经因种种原因而停滞的科研项目陆续启动,实验室的灯光重新亮起,图纸、公式和实验报告再次成为研究者们的日常。
这场会议极大地提高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也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始逐渐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大会闭幕之际,郭沫若先生以饱含激情的声音,发表了著名演讲《科学的春天》。那一篇讲话,浪漫而充满力量,犹如在沉寂的大地上撒下春风的种子。
“张开双臂,热烈的拥抱这个春天吧……”
收音机里传来的字字句句,让林知微和同学们久久不能平静。那不仅仅是一句诗意的感叹,更是一种振奋人心的号召。
在北大的教室里,林知微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安静地听完了整场转播。等到最后一个字落下,班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哪怕郭先生听不见,他们依旧想要把心里的激动表达出来。
许多同学眼神发亮,他们原本只是出于个人兴趣或命运选择走上求学之路,但这一刻,却真切地感觉到学习已不再是个人的追求,而是肩负着整个时代的使命。
林知微心头也泛起一种从未有过的力量感。她忽然觉得,自己选择经济学并不仅仅是兴趣所在,而是未来在社会建设中要担当的责任。
她总觉得,每一天的时间都不够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图书馆自习、晨跑……
每个周末回家,看到安安和南南的新变化,几乎成了林知微衡量时间的唯一刻度。
孩子会翻身了,会喊爸爸了,许茹说,下周说不定就会喊妈妈了。这些小小的变化,让她既欣慰又酸涩。
这一天,她和吴雨桐一块儿从图书馆出来,天色已经暗下来。她们走到宿舍楼下,远远就看到孙雯雯在跟一个人说话。
今天,孙雯雯没有跟她们一起去图书馆,说是在北京工业大学上学的堂姐来看她。林知微原本没在意,可当那个身影一回头,她心口骤然一紧。
她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在秀水村一同生活过的孙知青。
原来,孙雯雯提到过的,下过乡、离过婚的堂姐,竟然是孙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