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津

作品:《七零年代:大佬前妻带球跑

    周译到北京的时候,已经是八月底了。傍晚的风里带着一丝凉意,街头巷尾的槐树叶子随风簌簌作响,白日的暑气褪去后,空气里浮着淡淡的炊烟的味道。


    他推开林家院子的木门,吱呀一声,伴着风声传进院落。院子里一棵海棠树,枝叶繁茂,遮住了大半个天。树下摆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搁着几只粗瓷茶杯,热气氤氲。


    林知微正坐在竹椅上,面前摊开几本线装书。她一手抚着隆起的肚子,一手捏着笔,轻声念着句子。


    悠悠和一个男孩子则正对着书本背诵。只不过,男孩子的脸上已经贴满了长条纸片,从额头到下巴,几乎没留空隙。那模样滑稽极了,叫人忍不住发笑。


    “李津,你又背错了,来来来,贴上贴上!”悠悠笑得弯了腰,手里抓着一沓早已准备好的纸条。


    “哎呦,姑奶奶,你饶了我吧!”李津苦着脸直喊冤,赶紧把书合上,转头去求救,“知微姐,你快管管她,这丫头快疯了!”


    林知微忍不住笑了,摇摇头:“你要是好好背,悠悠能抓着你不放么?”


    李津正嚷嚷着,忽然眼角一瞥,见有人进了院子。


    他愣了愣,随即瞪大眼睛,一拍大腿,像是逮着救星一样,高喊:“哥!快救我!”


    说着,他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躲在来人身后,伸手扒拉开悠悠还要追过来的动作。


    周译这才看清,那满脸贴得花里胡哨的人,竟是李东行的儿子——李津。


    “哟,李津来了。”周译挑了挑眉,眼底带笑。


    “哥,你回来了!”李津抓着他的手腕,“你快救救我,我脸都要被这丫头贴烂了。”


    悠悠叉着腰,毫不示弱:“你不能赖账啊,说好的,背错一个句子,就要贴一个纸条。”


    院子里一时热闹非凡,笑声掺着蝉声,晃悠悠地飘在夏末的黄昏里。


    林知微静静抬眼,便看见周译立在门口。


    逆光下,他的身影被夕阳拉得修长,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气息,眉眼却沉静安稳,。那一刻,她心里莫名安稳下来,连手里握着的笔,也轻轻松了力道。


    林宁远也看见了周译,快步迎过去,伸手接过他手里的手提袋,语气带着几分长辈的自然亲切:“辛苦了,先进屋洗个手,换身衣服再出来。”


    周译笑着点头,又忍不住往院子里望一眼,与妻子对视。那一眼之间,仿佛有许多话没说出口,却已心照不宣。他转头朝悠悠打了个招呼:“我先去洗漱一下,换一身衣服,待会儿再来陪你们说话。”


    “知微姐,刚刚译哥看你那眼神,都快拉丝了。”李津在一旁忍不住调侃,语气轻快,带着少年特有的坏笑。


    林知微脸上微微一热,忙低下头:“行了,你刚才的《赤壁赋》背到哪儿了?继续。”她话锋一转,硬是把话题拉回书本。


    李津哀嚎一声,手里的书差点掉下来:“知微姐,你这也太无情了吧!”


    等到周译换了干净的衣服出来,整个人也清爽了许多。他搬了张小凳子,挨着林知微坐下,顺势接过一本书,也加入了他们的“背书大战”。


    他一边听,一边看着李津那满脸纸条,不禁失笑:“这花脸造型真够新鲜的。改天我给你爸打电话,一定要告诉他这个。”


    “哥,你这也太不仗义了!”李津立刻抗议,手一挥,几张纸条啪地掉下来,引得悠悠笑得直拍桌子。


    林宁远看他们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心里也舒展起来,便搬了个椅子过来,坐在一旁,和他们一起聊。他语气一转,正色问道:“你们啊,有没有想好,将来要报考什么专业?”


    李津最先反应过来,眼珠子一转,笑嘻嘻地凑到林宁远身边:“伯伯,你说,要是我跟着你学建筑,怎么样?”


    林宁远被逗乐了,笑着抬手敲了敲他脑袋:“那感情好啊!知微跟小周,我可是推荐过好几回,他们俩都没这个意向。你小子要是真有心学建筑,我当然支持了!”


    “哼,嘴上说得轻巧。”悠悠在一旁哼了一声,手里拿着笔敲着桌子,笑眯眯地接上话,“李津,你是不是忘了一个前提?想当我姨夫的学生,可得先考上清华呢!那可是清华!”


    她特意咬重了“清华”两个字,眼神里透着点小得意。


    李津立马瞪大眼睛,跳起来喊:“不是,陈悠悠,你瞧不起谁呢?不就是……不就是清华嘛!”


    话是这么说,声音却不由自主地往下掉,后半句明显心虚,底气不足。


    林知微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把桌上的茶杯往李津那边推了推:“咱考清华之前呢,还是先把《赤壁赋》背熟吧。”


    周译在一旁看着,唇角微微弯着,眼底带着一抹笑意。


    “我还以为,你会考虑广州那边的学校?”周译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调侃。


    李津挠了挠头,笑嘻嘻道:“之前确实考虑过,可我这不是想着嘛,要是真去了广州,那不就是天天在我爸妈眼皮子底下?那也太不自在了,还是算了吧。”


    话说到这里,他眼神有些飘,故意装作不经意,却还是忍不住稍稍瞥了一眼悠悠。


    林知微和周译都是过来人,这一点小动作哪儿能瞒得过他们。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只是再看悠悠,她正认真地低头翻书,眼神干净透亮,显然还没往那方面去想。林知微心里暗暗想,这丫头八成是还没开窍。


    林宁远没去多想,只当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长辈的郑重:“你理科学得不错,这段时间把语文和政治提一提,我看,还是很有希望的。”


    李津听得眼睛一亮,立刻坐直了身子,连连点头,忙不迭地表态:“伯伯放心,以后我肯定头悬梁、锥刺股!”他说得慷慨激昂,像是在立军令状。


    只不过这副认真的样子,脸上还贴着几张纸条,怎么看怎么滑稽,惹得众人笑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