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陈阁老
作品:《杀人用粉刀,追妻首辅:娘子好娇》 这一夜,大风急,十分急。
夫妻俩自新婚后,已有一年有余未曾亲近。
如今久别重逢,自然又与新婚时不尽相同。
雨却先未曾来,于是风只得徐徐图之,随之大雨即至。
直到风雨交融时,每一次抚触,似又都在点燃一场山火,
只是情到深处,陈拾安却是控制了,未曾将雨露入内。
祝晚凝却是知道他的心思——
前世今生他们都是两三次便怀上。
两人的体质实在易孕,可如果现在她再有孕,那或许不会是琬儿。
那他们真的永远失去琬儿了。
“有男子用的物什,下次我去太医院要一些……”
祝晚凝不由轻笑,“陈大人真是不拿太医院当外人……”
陈拾安也笑道,“我尽力寻些轻薄的,不让夫人失望。”
翌日清晨,陈拾安换上朝服,先行入宫,直奔太医院。
当然,陈大人可不是来讨要东西的。
而是将来自他费了半年时间,亲自带回的神医团队,交给太医院。
张院判及几位精通骨科、外伤的太医,皆到场接收。
陈拾安倒是一脸神色郑重:“院使大人,诸位太医,这几位可是下官费尽心力,从鄯善延请来的医者,尤擅处理陈旧骨伤!”
太医院一见那几位神神叨叨破破烂烂的打扮……心里不屑,脸上便也带上了些。
陈拾安哪里不知道这班老大夫的心思,脸色略沉,“郡王殿下的腿伤,想必各位心中有数,已恐非寻常汤药可愈!你们都没有办法事,现在我大老远请人来替你们脱身……”
张院判也想通关窍,敛色一揖,“是!大人苦心,太医院皆感念于怀。一切以以郡王殿下康健为重,虽说大夏与西域技法,可取长补短。这次我等却以这几位神医为首,只管配合他们……”
太医院众人也听懂了,自是不敢怠慢,连声应下,表示定会妥善安排,共同会诊。
陈拾安这才偷偷将熟悉的刘太医拉到一旁,嘀嘀咕咕。
林太医还和张院判低声谈论,“这陈大人单独找老刘干嘛呢?怎么还没神神秘秘的?莫不是还有什么密令?”
不过片刻,见陈拾安拿了一个小锦盒,面色一派镇定的出门。
两位老太医赶紧去寻了刘太医,“老刘啊!你这可不地道啊!怎么偷偷给陈大人送礼呢?”
刘太医把双手一拢,“他来向我讨的……”
林太医满脸疑问,“陈大人能向你讨什么?”
张院判到底是一院之首,马上想到,只将林太医一拉,“你少问!”
太医院这边安排妥当后,陈拾安这才整理衣冠,去问道殿内向成乾帝复命。
半年来见成乾帝,陈拾安先是觉得皇帝脸色看起来极为不错。
如今成乾帝失去了继承人的执念,对于求仙问道之事更加热衷,朝中之事大多交给余阁老。
他早已经想好,如若他真的长寿——宁晏执还不一定走在他前面。
瑞王各方面都中规中矩,老老实实每日来向他请安。
如果他开始觉得身体不堪,那就大位为铒,以瑞王为刀对着上官家的血脉真正抹杀。
至于宁飞白,便让陈拾安带回的神医,尽量医治——未来只做个闲散富贵郡王,大不了他的私库全留给飞白。
此刻见到陈拾安风尘仆仆却依旧沉稳干练的模样,成乾帝心中更是满意。
陈拾安细细禀报此次鄯善寻医的经过,自然说自己可是亲自翻山越岭的,深入北疆才寻得名医。
那鄯善人提供的信息,他也要一一印证,万不可误事!
成乾帝听得连连点头,却听陈拾安终于说重点——
“那喀纳斯神医确有奇法,虽过程有些酷烈,但有望让郡王恢复如常……”
成乾帝脸上倒是露出了真切惊喜,“好!好!居然还有此神医!”
陈拾安揖礼道,“是!就是听闻郡王要受些苦楚了……”
成乾帝倒是对宁飞白有几分了解,“飞白此人你别看他自小金尊玉贵,却是十分吃得苦。”
说完在软椅上重重一拍,“爱卿辛苦了!此事办得甚好!重重有赏!来,仙师,给陈大人也赐下仙丹……”
陈拾安这才知道,现在成乾帝特别爱赐人仙丹,就连宁飞白家里现在藏了好盒。
他嘴角抽抽,本想恭敬接过——
长生子却是将拂尘一挥,“陈大人奔波半年,身上灵气不纯,别耽误了这仙丹。陛下,你再赏他别的吧……”
成乾帝倒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只得笑道,“爱卿……这仙师有时是随性了些。明日朝会,自然会宣告你的尚书之职!听说你家长子已半岁,我再赐他个将仕佐郎做贺礼!你看,你们一家人皆有俸禄!”
【注:将仕佐郎从八品的虚职】
“好你个老道!真有你的!”陈拾安心里不由给长生子鼓掌!
次日朝会,气氛却不同往常,众人见到阔别半年的陈拾安,心头早明镜似的——
这厮又要升了!
各项政务禀报完毕后,成乾帝并未像往常一样宣布散朝,而是示意内侍官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史陈拾安,忠勤敏达,才识优长。屡奉差遣,克著贤劳。兹特擢升为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望其格勤匪懈,允资匡赞。钦此!”
旨意一出,朝堂之上还是忍不住一片泛酸的惊叹声!
吏部,六部之首——
原本陆尚书这半年里被皇帝明里暗里排挤,已深知自己要给人腾位置了,一个月前正式告老还乡。
这可是掌天下文官的铨选考课的吏部!
陈拾安不仅握住了这么大的权柄,还被授了武英殿大学士!
这就实实在在的入阁了,陈拾安自此正式成为大夏最核心决策层的一员!
年仅二十三岁,如此年纪,就能跻身阁臣之列……
他圣眷之隆,升迁之速,实属罕见,未来史书上也必有一笔了!
首辅余阁老第一个出列,向陈拾安拱手道:“恭喜陈尚书,贺喜陈大学士!陛下慧眼识珠,陈大人年少有为,入阁辅政,实乃朝廷之幸,社稷之福啊!”
事实上,在上一次陈拾安能被召参与最核心级别的小朝会时,余阁老这等老谋深算之辈,早已窥见征兆。
如今诏令下达,他自然乐得做第一个示好之人。
有了首辅带头,其他文武百官,无论真心假意,都将口里那一泡酸气咽下,纷纷上前道贺。
一时间,朝堂之上尽是恭贺之声。
“恭喜陈阁老!”
"陈阁老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