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裳阁,开业大吉
作品:《凤权谋:重生太后她飒爆了》 经历了栽赃风波和皇子“垂青”的插曲,云裳阁在万众瞩目之下,正式开业。
开业当日,朱雀大街车水马龙,几乎被闻讯而来的贵妇名媛们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
云裳阁并没有搞什么敲锣打鼓的俗套仪式。
它只是静静地敞开大门,门前站着两排身着统一素雅服饰、气质端庄的侍女,彬彬有礼地引导着宾客。
所有进入云裳阁的客人,无不被其内部的景象所震撼。
这里没有寻常店铺的喧嚣,只有悠扬的古琴声和淡淡的香氛。每一件商品,都像艺术品一样被陈列在精致的博古架上,旁边还有详细的功效说明。
“神仙玉露”系列,根据不同花卉的功效,分为了玫瑰保湿、洋甘菊舒缓、薰衣草安神等数个品类。
更有首次面世的“植物精油皂”,用小巧的锦盒包装,分为清洁、润肤、美白等不同功效,其细腻的质地和迷人的香气,远非寻常的皂角可比。
最引人瞩目的,是价格。
一小瓶纯露,售价五十两银子。
一块精油皂,售价二十两。
这个价格,足以让寻常百姓望而却步,却精准地戳中了贵妇们的攀比心理。
越贵,才越显得珍稀,越能彰显身份。
苏云绮更是宣布,为保证品质,所有产品,今日限量发售一百套,每人限购一套,售完即止。
这一下,彻底点燃了现场的气氛。
“给我来一套!”
“我也要!别跟我抢!”
原本还端着架子的贵妇人们,瞬间抛弃了矜持,唯恐落于人后。
不过一个时辰,准备的一百套产品便被疯抢一空。抢到的人兴高采烈,如获至宝;没抢到的人则捶胸顿足,纷纷预定下一批。
仅仅开业一个时辰,云裳阁的流水便高达七千两白银!
这个数字,震惊了整个京城商界。
苏云绮站在三楼的窗边,静静地看着楼下疯狂的景象,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这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她不仅卖的是产品,更是卖的一种“稀缺感”和“尊贵感”。
经此一役,云裳阁彻底奠定了京城第一美妆品牌的地位。
苏云绮,也初步获得了她在这个时代立足的根本——财富自由。
有了钱,她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和母亲解毒,才能培养自己的势力,才能去实施那些更加宏伟的计划。
她看着手中的账本,眸光深远。
这七千两,只是一个开始。
她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云裳阁的巨大成功,让苏云绮在定国公府的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再也无人敢将她当做那个可以随意欺凌的病弱庶女。连嫡母王氏见了她,都得绕道走。
但苏云绮知道,商业上的成功,终究只是“术”。想要在以权为尊的世家大族中真正站稳脚跟,她还必须展现出对家族有益的“道”。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日,父亲苏长青在家中设宴,席间谈及一处位于京郊的田庄,连连叹气。
那田庄土地贫瘠,连年亏损,是府中一块甩不掉的“鸡肋”。
席间的几个管事纷纷出主意,无非是减租、裁员之类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苏长青听得直皱眉。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苏云绮,轻轻放下筷子,开口了。
“父亲,女儿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集中到了她身上。
苏长青有些意外,但还是点了点头:“但说无妨。”
“依女儿看,那田庄之所以亏损,非人力之过,而是天时地利不合。”苏云绮侃侃而谈,思路清晰,“那里的土质偏碱性,不适合种植水稻麦谷,强行种植,自然收成惨淡。”
“哦?”苏长青来了兴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我们为何非要种粮食?”苏云绮反问道,“既然土质偏碱,我们何不顺势而为,改种一些耐碱的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这又是一个新词。
“譬如,棉花。棉花耐旱耐碱,极易成活。如今我大夏棉布稀少,价格昂贵,若能大规模种植,利润是粮食的十倍不止。”
“再比如,我们可以种植一些特殊的香草花卉,如薰衣草、薄荷之类。这些东西不仅可以作为药材,更可以供给我的云裳阁,提炼纯露和精油。如此一来,田庄不仅扭亏为盈,还打通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套链路,利润更是不可估量。”
苏云绮结合前世的记忆和现代的农业知识,将“因地制宜”、“产业链”等概念,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得清清楚楚。
满堂皆惊。
在座的,无论是国公爷苏长青,还是一众管事,全都被苏云绮这番超越时代的见解给镇住了。
他们从未想过,田庄,竟然还可以这样经营!
苏长青看着自己这个女儿,眼神里充满了震撼和不可思议。
他原本以为,她只是在胭脂水粉上有些小聪明。却没想到,她对于经世济民之道,竟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这等眼界,这等格局,便是他最看重的嫡子苏云哲,也远远不及!
“好好啊!”苏长青激动地一拍大腿,“就按云绮说的办!此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需要什么人手、银钱,直接从账房支取!”
他当众将这个烂摊子,交到了苏云绮手上。
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权力的下放。
苏云绮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在定国公府的话语权,已经不再局限于后宅。她开始真正触及到这个家族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