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作品:《人在隋唐,家兄宇文成都》 杨广并未着急回师,宇文成惠邀请王伯当等人,聚在一处酒楼中。
既然王伯当一行,已经决心离开,宇文成惠没有继续劝阻。正所谓人各有志,王伯当等人志不在此,又何必强求?
如果这是一个太平盛世,像王伯当等人一样,游历天下四方,逍遥自在,无所拘束,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但是,宇文成惠是一个穿越者,他知道用不了多久,看着蒸蒸日上,繁荣无比的大隋将会变得分崩离析。
想要在乱世之中,拥有自保之力,宇文成惠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他想要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命运,也是宇文成都等人,甚至是王伯当他们的命运。
“诸位即将离开,其他的我就不多说了,只希望诸位日后有空闲,再来与我一叙,那就足够了。”
宇文成惠面露感慨之色道。
对此,谢映登欣然道:
“成惠你就放心吧,以后若有时间,我们肯定会来看你的。
当然了,若是成惠你有什么事,也可来找我们,只要我们能帮上忙。”
王伯当亦是肯定道:
“正是,幸好当初我等去了大兴城,否则就无法和成惠你结识了。”
众人相视而笑。
齐国远和李如珪也是附和。
众人一番寒暄,等到酒饱饭足,王伯当等人并未继续停留。
他们昨晚就收拾好东西,就等着这顿散伙饭了。现在该说的都已经说了,该喝的也喝了,也是时候离开了。
王伯当等人策马来到城门之前,他们向宇文成惠抱拳道:
“成惠,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先告辞了,江湖路远,我等有缘再见。”
“有缘再会!”
宇文成惠亦是抱拳答道。
说到此处,王伯当等人策马飞驰而去,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宇文成惠心中一阵唏嘘。
世上没有不散之宴席,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肯定会再和王伯当等人见面的。
等王伯当一行彻底不见踪影,宇文成惠也是回到了居所之中。
这段时间左右奔忙,如今突厥已经覆灭,他也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就算有着词条加成,宇文成惠身体上并不觉得疲惫,但精神上难免疲倦。
人生在世,还是划水来得舒坦。
——
西域高昌国。
虽然西域地域广阔,但在此处却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反而是老老实实分散着几十个小国。
这些小国各自占据一方,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都远远无法和中原相提并论。
而高昌国就是西域众小国之一。
此刻,在高昌城内王宫,一名中年男子正坐在王座之上。
他看着面前急报,眼中的惊骇之色完全无法遮掩。
紧接着,这男子喃喃自语道:
“怎么可能,突厥国力何其强大,十余年前大隋也曾出兵征讨突厥,虽然将之重创,却也不曾将之覆灭。
可现在……突厥就这样被灭了?”
这中年男子正是当今高昌国国主,他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之色。
也不怪他如此震惊,高昌地处西域,本就是依附于突厥,所以他早就知道突厥调遣大军,欲要征讨大隋。
可是突厥大张旗鼓,聚集了数十万大军,怎么却落得个被灭国的下扬?
同时,突厥的覆灭,也让这位小国国主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连突厥都无法与大隋争锋,他一个小小的高昌国,如何能够与大隋为敌?
但凡他有这样的念头,一定会死得很惨。
高昌国之所以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不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当初他们可以臣服突厥,现在一样要考虑清楚。
而在高昌国主前方,几名高昌国的大臣聚集于此,他们的神色同样凝重。
毕竟谁也没有想到,突厥会败得这么快,而且败得如此彻底。
按照他们得到的消息,不仅是突厥可汗沦为阶下囚,其他突厥各部也都选择了臣服,突厥已经没有重整旗鼓的可能了。
最起码现在看来是这样的。
有一名大臣郑重道:
“启禀国主,看来这十多年来,大隋的实力比起以前更加强大了,就连突厥也完全不是大隋的对手。
如果大隋想要对我高昌用兵,恐怕我高昌连反抗的余地都没有。”
高昌国主目光闪动,他沉声道:
“那这样的话,我高昌国该如何是好?”
方才那大臣继续说道:
“突厥覆灭的消息,肯定无法遮掩,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传遍整个西域。
所以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派出使者前往大隋,向大隋称臣,就像我高昌依附于突厥一般。
我们一定要快,否则让其他国家抢先,就无法彰显出我高昌国的诚意。
未来的大隋,一定是这块土地的霸主,我们必须明白这个道理。”
这名大臣语气十分严肃,因为如今的高昌国,正面临一个关键的选择。
在这大臣说完后,高昌国主陷入短暂沉默之中,但他知道,这名大臣说的没错,如今的高昌国,根本没有其他选择。
高昌距离大隋边境并不远,一旦大隋要对西域用兵,高昌首当其冲。
西域诸国就是一团散沙,根本没有联合起来的基础。不管从哪个角度考虑,向大隋称臣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就这样,高昌国主很快下定决心,他认真说道:
“好,那就这样办吧,派人带贺礼去大隋走一趟,向大隋皇帝表明我高昌的诚意。
虽然我高昌曾经依附突厥,但那都是不得已而为之。早在数百年前,西域就是汉地的属地,我高昌愿意重新臣服大隋。”
听得此言,前方群臣皆是放下心来。
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行动够快,大隋也就没理由对高昌用兵了。
面对一个能够覆灭突厥的大国,他们当然要保持足够的敬畏,不能掉以轻心。
商量妥当之后,高昌国主又选派了一位使者,带着高昌国收藏的珍宝,脚步匆匆赶往大隋,不敢有半分怠慢。
时间不等人,要是被西域其他小国抢先一步,那高昌国的处境将会十分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