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江灵买粮
作品:《杂货铺通古今,时间流速快十倍》 “好,多谢你了。到时候给你发个大红包。”
“客气了,你都照顾我多少次生意了。”
江灵挂了电话,立刻换了身现代的衣服,又在网上约了辆中型货车。包了一天。
直接让他来铺子门口接自己。
本来想包大型货车,可是这条小路进不来。
等江灵换完衣服,带齐东西,货车就到了。
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姓周。
“周师傅,我们先去这个地方。”江灵在手机里给他发了个地址。
“好咧。”
江灵在车上一边过去一边给厂里的经理打电话。
“喂,你好,徐经理吗?”
“我是,你哪位?”
“我是王经理介绍的,我现在需要一批大米,大概十吨左右,你们厂里有现货吗?”
十吨不算多,一般厂里就算没订货也能拿得出来。
一听是生意,对面的语气立马换了个态度。“大米吗?十吨倒是还有,你什么时候过来?”
“我要的比较急,现在就要,那我现在就过去了,大概二十分钟。价格我们过去再谈。”
“好。”
对面的徐经理挂掉电话都还是懵的。
这就做成一单生意了?
江灵包的是中型货车,一次运个十吨也差不多了。
随后江灵又给另外几个厂打电话。
有一个厂是做压缩饼干的,这个很重要,方便又顶饱。
等江灵联系完,已经到米厂门口了。
徐经理早早等在了门口。
他刚刚打电话给小王确认了,才确信这不是恶作剧。
江灵下车,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
就去仓库检查大米的质量了。
“江小姐放心,我们厂的大米都是专供给超市的,品质绝对过得去。”徐经理在一旁认真介绍。
虽然这笔生意有点小,但苍蝇再小也是肉。说不定还能多拓展一个渠道。
米粒饱满干净,没有异味,江灵很满意。
谈好价格,江灵就把全款打了过去。
“麻烦徐经理这边帮忙安排人帮我搬一下货。”
“这是应该的。”徐经理没想到这个客户这么爽快。当即安排几个工人帮忙把大米搬上货车。
十吨大米,每袋二十五公斤,也就是四百袋。
“不知江小姐家是准备做什么生意?我手上倒还有几个合作伙伴。”
“哦,我家里是开杂货铺的。有时候也经常资助一下贫困山区。所以以后可能还会来找徐经理合作。”
江灵随便扯了个谎。按照现在大宇朝的情况,以后买粮食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那感情好啊,那我们留个联系方式吧。”
加好了联系方式,江灵又说:“对了,徐经理,我还需要你这里的员工帮忙卸货,你能安排几个人吗?我会给他们另外付一百块的辛苦费。”
“这算啥呢,我给江小姐排十个人跟车够不够?”
“行。”
很快,那边的四百袋大米就装好了。
江灵这次没有跟车回去,而是直接把钥匙给了司机师傅,让他们把大米卸货在铺子里右边空位上就行了。
货车走后,江灵又问:“徐经理,我记得你们厂还有小米是不是?”
“对对对。我带江小姐去看。”徐经理立马引路。
小米质量也很不错,江灵也要了十吨。
徐经理看着这个出手阔绰的刚成年的小姑娘,猜想她一定是富二代,出来玩创业的。
这可得把她大腿抱住了。
江灵眼睛眨都不眨的付了钱,幸好之前卖花瓶的钱都没怎么用。
如果手上的钱用完了,她还有很多花瓶可以卖。
这些东西都是秦昭送来的,换成钱再用回大宇朝的子民身上,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江灵搞完这些,算着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
幸好司机周师傅知道她心急,立马卸了货开过来。
不等停留,又立刻把十吨的小米搬上车。
这次江灵跟车回去。
拉开闸门,指挥着他们把小米码放整齐。
等货都卸完了,江灵每人给了他们两百块,一百块是约定的劳动费,一百块是打车回去的费用。
搞完这些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半小时了。
江灵立即让周师傅开车去往粗粮厂,这年代粗粮比大米还贵,可是没办法,粗粮顶饱。
买了十吨粗粮,又买了十吨面粉。
江灵看时间来不及,临时又约了一辆中型货车,将粗粮和面粉一起运回去。
等卸完货,已经过去四个小时了。
江灵带着两辆中型货车,直奔压缩饼干厂。
一口气买下了二十吨的压缩饼干。
等回到杂货铺,彻底卸完货已经过去六个小时了。
好在她铺子够大,有一百多平方,最近进货也没进什么大件的东西。
江灵看着塞满了的杂货铺,虽然这点粮食对打仗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但是大宇朝也并不是一点粮食都拿不出来,只是供给上没那么足而已。
现在加上她提供的粮食,至少能让士兵们多吃几顿饱饭。
要不是时间来不及,她还想买点武器。
江灵打开木门,这边已经第三天,日头已经升起。
铺门口,小然带着五十个村里的壮丁,还有李宏领着的五十个侍卫,都已经等着了。
李宏拱手道:“江姑娘。”
江灵看了看四周,“你家殿下没来吗?”
“殿下已经带兵出发了,让我在此等候江姑娘。”
江灵看了看天色,是自己来晚了。
“那就不耽误时间了,大家开始搬吧!”
下一秒,看到铺子里堆满的粮食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整个铺子几乎被塞的没有空隙。一个个装着粮食的袋子,码得像座小山。
都快把铺子门口挡住了。惊呼声四起!
李宏毕竟是行伍之人,率先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冷声道:“少说话多做事!都愣着干什么?赶紧搬!轻拿轻放,别把袋子弄破了!”
此话一出,原本震惊低呼的村民立马收了声音。
这话分明不是对着他们说的,却像是说给他们听的。
不敢再说话,撸起袖子干活去了。
看着一袋袋沉甸甸的粮食往外搬。铺子里的东西就像是挖掘不完一样,不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