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死马当活马医

作品:《杂货铺通古今,时间流速快十倍

    陆谦回到王府时,日头已经升高。


    他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里,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太子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派皇子亲征?这分明是要将他调离权力中心,置于死地。


    边关战事吃紧,蛮族此次来势汹汹。


    不管胜负,对太子而言都是一步好棋。


    对自己,便是死路一条!


    陆谦眸色渐深。他必须早做打算。


    他叫来李宏:“你去安排个人,盯着太子的动向。尤其是他若要离京,不管去哪个方向,都得立刻报给我。”


    李宏躬身应道:“是。”


    ————


    赵府。


    赵景行的卧房里,浓重的药味已萦绕了七日。


    紫檀木拔步床的帐幔半垂,赵景行斜倚在床榻上,脸色带着重伤初愈的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往日的锐利。


    他轻轻动了动身子,腹部传来的隐隐钝痛让他不由微微蹙眉。


    这次受伤,当真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那日调查黄大刚背后主谋一事,他遭人暗算,身中一剑。


    亲卫赵毅拼了命才把他送回京城。


    宫中派来的御医查看了伤势后,皆是摇头叹息,言说伤口过深,恐已伤及内腑。


    加之失血过多,邪风入体,导致高热不退,情况极为凶险,能否撑过去全看天意。


    一时间,赵府上下气氛凝重。


    嫡母詹氏表面忧心忡忡,可眼底里闪烁的雀跃出卖了她。


    赵伍洲此刻表情严肃,却有那么几分真情实意的担忧在里面。


    危急关头,赵毅想起了中秋节那夜,江灵姑娘赠予大人的那些奇特的药物。


    赶忙跑了出去,不一会儿,又带了一个小盒子回来。


    “啪嗒” 一声打开,里面整齐码着几瓶贴着黄纸标签的药瓶,还有一些外伤专用的无菌绷带,镊子,消毒用具等。


    还有一本《外伤急救与感染防治手册》的医疗手册。


    “李太医,这里有药!这些药一定有用!这里还有一本册子,请务必按照这本册子的方法治疗!”赵毅急得声音都哑了。


    他没少听赵景行提起过江姑娘,言语里对她满是信任和敬佩。


    这些东西都是江姑娘所赠,一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李太医疑惑地拿起一个药瓶,上面贴着的黄纸写着工整的繁体字。


    “头孢消炎药:每日三次,每次一粒,温水送服......头孢?消炎的药?这是什么东西?”


    江灵就是怕他们看不懂,特意打印了繁体字的药效说明贴在瓶子上。


    有退烧药、消炎药,还有治外伤的,标签上都写了用法用量,连这本《医疗手册》里都记了伤口该怎么清理、怎么换药。


    只要稍微有过行医经验的照着做,基本不会出什么大错。


    王太医也好奇的拿起一个盒子里的东西看了看。


    “碘伏:每日两次,清洁伤口后涂抹。”


    随后他打开盖子,里面是一种深红色的液体,还有一丝刺鼻的味道。


    此时,王太医拿起那本《外伤急救与感染防治手册》打开看了看。


    他看得极其费力,册子虽是繁体字,但用语迥异。而且行文方法是从左到右。


    “胡闹!简直胡闹!人的身体怎么可以像缝衣服那般缝起来呢?这是哪个庸医出的手册,简直误人子弟!该拖出去砍头才是!”


    王太医翻开的那一页正是伤口过深过宽,经过消毒处理后,用可吸收羊肠线,将伤口缝合起来,便于伤口恢复的一页。


    “民间偏方也敢拿来用?这什么消炎药什么碘伏闻所未闻,这手册更是误人子弟。若是伤了公子,谁担得起责任?”


    “我担!” 赵毅突然拔出腰间佩刀,刀刃架在自己脖颈上,寒光映得他眼神决绝,


    “就用这些药!按这手册上的方法来!若大人有何不测,我赵毅一力承担,当场自刎谢罪!可若是不用,眼睁睁看着公子出事,我做鬼也不放过尔等!”


    他自十二岁起便跟在赵景行身边,从军营到京城,早已将主子的性命看得比自己还重。


    他眼底泛起红丝,状若疯虎,竟一时镇住了在场众人。


    李御医犹豫片刻,终究架不住赵毅以死相逼,又想着横竖已是死局,便叹道:


    “罢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或许也是真的别无他法,一位年资稍浅的太医战战兢兢地拿起手册和药瓶,仔细对照着繁体字说明和手册上的图解,尝试着清理伤口、上药粉、再用盒子里的羊肠线一针针缝合......


    接下来的三日,赵毅严格按照药瓶标签和手册行事:


    每日清晨用碘伏仔细擦拭赵景行的伤口,再敷上江灵给的无菌纱布;


    每隔六个时辰,便喂赵景行吃一粒消炎药;夜里若公子发起低热,就按剂量喂半片退烧药。


    庆幸的是,赵景行虽失血过多,却还不到要输血的地步。


    书上还教了生理盐水的配置方法。


    古代无法确保配比的精密度,赵毅配好后自己先喝了一大碗,确保没异常再喂给赵景行。


    意想不到的是,奇迹真的发生了。


    第二日傍晚,赵景行的高热便退了。


    接连几日,严格按照手册上的护理方法,伤口未有恶化红肿,反而开始有收敛愈合的迹象。


    连御医都惊得直呼不可思议。


    他们行医数十年,从未见过如此见效的外伤药,不得不承认这些偏方确有神效。


    那本曾被他们认为误人子弟的《外伤急救与感染防治手册》,此刻正被大量传阅和誊抄。


    第七日清晨,赵景行终于能缓缓坐起身。


    这时,赵毅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封书信进来,低声道:“大人,江姑娘来信。”


    赵景行闻言,原本略显疲惫的眼睛倏地亮了一下。


    他强撑着想要坐直些,示意赵毅将信递过来。


    信封是普通的牛皮纸,但握在手中却仿佛有千斤重。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抽出信纸。


    上面的字迹清秀而略显奇特,用的是繁体。


    “赵景行亲启:闻公子办案遇袭,重伤在身,心下甚忧。前赠药物虽有说明,然伤口凶险,仍需谨慎用药。若见红肿渗液,切勿耽搁。若伤势有反复或药物不足,可派人书信,江灵即刻送往。”


    短短几行字,赵景行反复看了两遍,嘴角的笑意深了些,连眼神都柔和了不少。


    仿佛连伤口的疼痛都减轻了几分。他立刻对赵毅吩咐道:


    “取纸笔来。我口述,你代笔,立刻给江姑娘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