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石霞沦陷

作品:《四合院:三位绝色奶娘带我飞!

    吃完饭,石霞和秦淮如坐着嘀嘀咕咕,周明远就去了二娘柳疏桐的书房。“二娘,我跟你说个事,等会辛苦你走一趟”。


    然后就讲了前两天晚上遇到刘嫂子饿晕倒地的事和今天找食堂主任换来帮厨指标的事,请她这个家长去给刘家传个话,他一个年轻小伙子不好晚上去串寡妇的门。


    周明远虽然还没“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但见不得这人间疾苦,至少不能看到人活活饿死。


    “小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无论以后爬得多高,走得多远,你要时时刻刻记得我们在柳村吃野菜、啃树皮的日子,多行好事,多积善德”。柳疏桐对于这件事还是非常认可的,并劝诫周明远牢记初心、不忘艰苦。


    大娘拿着放了几个苹果和梨子的布袋子给石霞回家吃,感谢她过来送信。


    二娘交代周明远将石霞送回去,一个姑娘家在路上不安全,何况现在城里搜捕敌特的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


    周明远将秦淮如拿出来的羊皮手套顺手递给了石霞,两人拉起衣领子,各自推着自行车就往外走。


    快要入冬了,北风刮得呼呼作响,冷得两人直打哆嗦。好不容易到了大院楼下,停好自行车准备上楼,石霞一个趔趄就倒在了周明远怀里。


    “哎哟”,这是手脚都冻麻木了。


    “来,我给你搓搓”。周明远突然发现,这石霞戴着羊皮手套,没地方可搓啊。只好抓着她的脑袋揉了两下,把她头发揉得稀乱。


    “周明远,我杀了你”。这时候石霞又能站好了,举着手就往他胳膊上打。


    周明远一个格挡,顺势一带,石霞又倒进了怀里。


    漆黑的楼梯间,只有石霞知道自己的脸热得发烫。顺手在他腰间狠狠地掐了一下,然后紧紧搂着他,幽怨又低声地说道:“你个坏人,就知道欺负我”。


    “霞姐,你这就有点冤枉人了。救你,我承认。欺负你,可没有”。


    “哼,就是你”,石霞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脸也靠在周明远的脖子上,两人干柴烈火。


    周明远也被这石霞勾得有点上头,就噙住了那柔软厚实的嘴唇,还带着响声。


    “小霞,是你回来了吗?”楼上传来开门的声音,走道上有了一线光,这是石母出来了。


    “妈,是我,就上来了”。松开周明远的腰,又在他胳膊上锤了一拳,小声呢喃道:“哼,你这还不是欺负我”,然后撒开小腿上了楼。


    晕,这是你情我愿好吧。


    回到大院都快十点了,秦淮如还没睡。端着洗脚水就蹲在地上帮周明远脱鞋袜。


    “淮如,这是一、二大爷今天赔偿的钱,304元,你拿着”。周明远从口袋里拿出一剁大黑,递给秦淮如。


    “当家的,你保管,我不要”,秦淮如见状,脑袋摇的像个波浪鼓。


    “哎呀,拿着,爷们养家,娘们持家。有啥不能拿的,好好放着,别丢了就是”。周明远拿起钱放在她手上,秦淮如惊恐的眨着眼睛,心里翻江倒海。


    她长这么大,就没看见过这么多钱。见到的最大面额就是1元钱,那还是在村里会计那里瞟过一眼。


    现在拿着一叠大黑,又一次感觉自己在做梦。心里只想着,赶快给自己男人生个娃,不对,生四五个。


    “淮如,想啥呢?去把钱放好,平时想买什么,你自己做主就是”。


    秦淮如听着回过神来,感叹自己真是命好,那天早上,怎么就碰到了这么一个好男人。


    起身去放钱的时候,秦淮如走过来把坐着的周明远抱在怀里,懦懦的柔声说道:“当家的,你对我真好”。


    周明远的脑袋埋在两座高耸的山峰里,差点就窒息,美得快晕过去了。洗漱完后又是一场大战,地动山摇。


    秦淮如晕过去的时候,脑子里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这要是有个人分摊一下火力就好了”,都努力适应了这么久,自己依然是扛不住,每次早早地丢盔弃甲,败得一塌糊涂。


    等秦淮如睡了,周明远就凝神隐匿身影,去了隔壁96号大院,把答应王淑梅的救济粮放进了房子里。


    天刚发亮,周明远起来和大娘、巧儿在院里对练。他现在的实力超过了秦红英好远,每天喂招给秦红英,为她提炼技巧。


    当然,强身丹早就和在饼子里给大娘吃过了,秦红英只当是以为自己武功突飞猛进,身体起了质变,一个人沾沾自喜。


    吃早饭的时候,周明远先说了明天休息,要和淮如回门的事。二娘交代了一番细节,并要他多带些东西。


    周明远又说了周一带大娘先去石家,跟石父一起去部队报到。


    然后又说了周一厂里来人装修,这事全靠二娘招待。大娘不在家,中午小娘在食堂,只能靠二娘和秦淮如了。


    自己不出材料钱、不出工钱,一天三顿饭还是要管饱,有烟有酒才像话。


    另外就是租好了对面的两间耳房,暂时蜗居一阵子,但尽量这两天把现有的东西腾挪过去,方便周一工人进场施工。


    等周明远和白月薇上班去了,二娘柳疏桐先去了一趟刘嫂婆媳家,将小远为她找了份去轧钢厂一食堂做帮厨的工作说了。


    听到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刘婆泪流满面,刘嫂噗通一声跪在了柳疏桐脚下,磕头不止。


    看着楚楚可怜的刘嫂,作为一个也是寡妇的过来人,柳疏桐身同感受。


    刘嫂其实才26岁的年纪,16岁嫁进刘家后不到三年,男人就病死了,也因为寻医问药把家里拖得一贫如洗。


    两婆媳靠帮人浆洗衣服、糊火柴盒的过日子,加上厂里和街道办一年一次的慰问,基本上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安慰一番,柳疏桐回家和大娘、巧儿忙了起来。


    刘嫂中途出来晾晒衣服,见他们大包小包的搬东西,也过来搭把手,忙前忙后干自家事一样。


    周明远在厂里几个科室领导办公室转了一圈,说要出去联络物资,就骑车回了家干活。


    刘嫂见到周明远,二话不说,又是下跪磕头。


    周明远扶起这柳若扶风、楚楚动人的刘嫂子直感叹,就这身姿样貌,放在后世根本饿不死,做个直播都有大把的大哥来打赏。


    中午,周明远小试牛刀做了一顿饭,还像模像样。但对比普通之家,那可就是奢侈非凡了。


    无论二娘柳疏桐如何挽留,刘嫂坚决不肯留下来吃饭。


    大娘秦红英拿出一个大花碗装了10个馒头,一个碗装满菜,往她手上塞,在刘嫂的多次拒绝和千恩万谢中端了回去。


    这对于他们来说,比过年的吃喝还要好。刘婆见到端回来的饭菜,只差要把这一家子人弄个长生牌位供着。


    对于穷得有骨气、知恩图报的婆媳,没有破罐子破摔,周明远在心里还是比较钦佩的。


    面对生活的艰难,没有任何的乞怜和委曲求全,仍然坚强地活着,比很多人都要强。


    比如贾张氏拿着男人死后厂里发的大几百元抚恤金,却隔三差五地找易中海揩油。装得比谁家都要穷,天天将孤儿寡母挂在嘴上卖弄可怜。


    回到家的刘嫂刘芬吃着馒头、肉菜,心里却翻江倒海,异样凸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