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拜见永乐大帝
作品:《天幕:开局自由搏击!》 “朱棣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气势恢宏,其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这视频做的也是真不错呀,这个独白代入感太强了,不敢说文治,但是肯定武功,永乐大帝......”
楚林天看完了这个视频,一时之间居然有些伤感。他伸手点开了评论区。
(评论:)
(“有明一朝,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有骨气的大明王朝。就问还有谁!”)
(追评:“那后面的那位,‘叫门天子’怎么算?”)
(追评:“算老朱家倒霉?算对大明的一次考验[捂脸思考]。”)
(追评:“哎呀,你们不要这里提他嘛。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么硬的大明朝,会出现一个这么软的皇帝。”)
大明洪武年间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太好了,咱的大明朝就该是这样的。”
朱元璋看着这句话,感觉浑身舒坦。这后世之人的夸赞,听着就是舒服。
叫门天子~~叫门天子~~
朱元璋:嗯???咱就是......啊!!!
朱元璋一个箭步冲上前,接一个飞踢。直接一脚把朱棣踹飞。随后欺身而上,朝着朱棣的屁股就是一顿拳脚如雨。
“爹,您这是做什么?!”
“咱干什么?!你看看你的那个后辈!叫门天子!!你是怎么教育后辈的?!”
“咱大明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你看看他干的都是些什么混账事啊!叫门!咱让你叫门!!”
“你还咱那个硬气的大明朝!!!”
“啪啪啪......”
“爹啊!这......这怎能全怪儿臣啊!”朱棣哭诉道。
“儿臣肯定会好好教导儿孙的。但这后世子孙不听话,儿臣能怎么办呢。”
朱标也是连忙上去劝慰,
“父皇息怒,儿臣觉得这件事确实不能怪四弟,四弟肯定会把儿孙教育好的。”
“然子孙繁衍,代代更迭,后世子孙不肖,四弟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是啊,重八,这事不能怪老四。赶紧把老四放开,成何体统。”马皇后紧随其后。
朱元璋把朱棣放开后,用手指着天幕上的“叫门天子”。
“你不要让咱知道你是谁。你也不要来地底下见咱,咱丢不起这个脸。”
“要是你敢来,看咱抽不抽的死你?!”
大汉刘邦挠了挠头,这多少有点尴尬啊。
“乃公刚刚还在夸你大明呢,结果你大明不仅有之前那个蠢货,还有一个叫门天子。这一听就知道不是个好东西。”
“啧啧啧,叫门天子......,这后世之人的嘴巴还挺毒的嘛。”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这句话,手中崭新的茶杯又飞了出去。
“这又是谁干的?!叫门天子?!我大明怎么会有你这个懦夫!!你这个小兔崽子,反了天了!!”
一旁的朱高炽还没等朱棣看过来,就直接开口道:
“父皇,儿臣是绝对不可能做这种事情的!儿臣虽然宽厚,但也是个有骨气的人。”
朱瞻基也是有样学样,连忙回应。
“皇爷爷,你是知道孙子的,孙子可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孙子是绝对不会去做那个叫门天子的!!”
朱棣转头看了朱高炽一眼,
“老大,回头你给咱烧香的时候,多烧几条马鞭下来。老子要让这个小兔崽子好好尝尝咸淡!!”
“哦,对了!还有一个改我庙号的!”
这两个玩意一个比一个逆天。前面一个直接改了他的庙号,变成了明成祖。
这后面一个呢,叫门天子?!气的他脑子疼。
(“ 朱棣可是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御驾亲征打的最远的汉人皇帝[点赞]”)
(“ 朱棣总怕后世说他得位不正,结果后人对他的评价很高的。”
(“开疆扩土的皇帝,一般评价都不低的。”)
(“能称大帝的没几个,洪武大帝,永乐大帝,明朝一下出了俩。就是他们的后代真对不起他们。”)
大明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这些话,感动的眼眶泛红,他仰起头,努力不让泪水落下。
“朕一生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就怕后人说朕得位不正,如今看来,朕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喃喃自语,眼神中满是欣慰。
一旁的朱高炽高呼:
“父皇圣明!父皇的文治武功,必当彪炳千秋,永为后世楷模!”
“皇爷爷开疆拓土之功,远迈汉唐!孙儿敬服!当永载史册!”
太孙朱瞻基亦朗声附和,语气中满是崇敬。
朱棣摆了摆手,示意二人起身。
“朕虽得后人认可,但这后世子孙不肖,着实让朕痛心疾首啊!竟出了这叫门天子!实乃奇耻大辱!!”
朱棣长叹一口气,感觉脑子又痛了。
我费尽心思的开疆扩土,是为了让我大明江山永固,国祚绵长!不是让你在这里叫门的!!
大明洪武年间
朱棣是一脸得意,封狼居胥的皇帝,御驾亲征打的最远的汉人皇帝。这就是未来的我,太给力了!
朱元璋看了一眼得意的朱棣,
“你还给咱得意上了,嘴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要不要咱见过永乐大帝呀?”
“来来来,草民朱重八,携贱内马氏,犬子朱标,参见永乐大帝。”朱元璋说着,做势就要拜下去。
“爹呀,您不能这样啊!”
朱棣看见自家老爹要跪,连忙一个滑跪过去,抱住朱元璋的大腿。不管怎么说,爹面前先跪总没错......
马皇后见此情形也是无语了,
“好了,重八,老四。都这么大个人了,都别闹了。老四你也是,赶紧起来吧。”
大唐李世民见此眼睛一亮。原来后世人把开疆扩土的功绩放在第一位啊。
如果要论开疆扩土他李世民不怂任何人!他的大唐也不会输任何一个朝代!
李世民一拍大腿,对着群臣说道:
“诸位,既然后世人看重开疆扩土之功,朕日后定要再次大展宏图,让我大唐疆土更广!”
说完,李世民就看向魏征。是的,李世民又想要封狼居胥了。谁说天可汗就不能封狼居胥的。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魏征见李世民看向干脆直接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我们之前不是聊过了吗,如今百姓刚刚休养生息,若再大兴战事,恐百姓负担加重,民怨滋生。”
“再说了,陛下应当以龙体为重,岂可轻蹈险地?”说着,魏征顿了顿。
“当然,臣并不是反对开疆拓土。臣认为,应先着力发展大唐,提升民生,待国力更为强盛时,再谋开疆不迟。”
“而且,臣认为这开疆扩土得徐徐图之,毕竟若是我大唐费尽心力把疆土打下来,但若无法进行妥善的管理。”
“那不就是白忙活了一扬吗?”
李世民皱了皱眉,但又深知魏征所言有理。他在殿上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说道:
“魏爱卿所言极是,朕虽有开疆之心,但也不能不顾百姓死活。那便先以发展大唐为重,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至于我大唐的第一个目标,那就定为突厥颉利可汗吧。”
李世民见此时打动不了魏征,那便以后再议吧。至于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万一他又领兵出征了呢?
“陛下,区区突厥颉利可汗而已,只需给末将两万兵马,末将定将那颉利可汗生擒过来给陛下跳舞!”
程咬金当即站了出来。
尉迟敬德见程咬金这么说,顿时不服。
“陛下,让我去,我只需一万五千兵马即可,如若不成末将提头来见!”
二人对视了一眼,瞬间怒目圆瞪。
李靖见此情形,微微一笑。当即对着李世民说道。
“陛下,臣看这二位将军实在是不够稳重。所以......”
“陛下,还是让臣来吧!只需给臣一万兵马即可!”
开玩笑,这可是史书留名的好机会,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程咬金和尉迟恭的闻言,愤怒地看向李靖。
“李靖!你......”
“李靖!我&#¥%。”
李世民:…………无语了
“停停停!!!,此事日后再议!”
李世民是真的怕了,如果这几个家伙在他大唐朝堂上给他来一个自由搏击......
那后世人怎么看他大唐?他大唐的脸面都丢尽了!!
一些有志向的皇帝也表示学到了,原来如此,后世之人把开疆扩土,看得如此之重吗。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