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7 章 商议

作品:《科举兴家:带着全家改换门庭

    听着顾三水和余氏絮絮叨叨的声音,顾远山心头一暖,推门便走了进去。


    “阿爹,阿娘,我回来了!”


    余氏怀疑自己出现了幻觉。


    不然青天白日的,自己方才嘴上挂念的儿子怎么会突然出现在面前了。


    她将手中抹布随手丢给顾三水,三两步就迎了上去,伸手就将顾远山手中的书箱接过来,才上下打量着几日没见的儿子。


    “小山子,你怎么这个时辰回来了?”


    如今也就是下午三四点的样子,比之前顾远山放学回来得早得多了。


    “是不是……出成绩了?”顾三水也走过来,目光落在顾远山脸上,满眼期待。


    顾远山笑了笑,才回道:“今早县试张榜了,夫子给我们放了假,让我们回来准备去府城的事宜。”


    其实他们早上就知道成绩了,只不过是在学堂磨蹭了许多时间。


    等顾远山收拾好书舍的物件,出门一看,已是下午了。


    早上回村的牛车已经错过,他便在学堂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等到差不多了,才下山去城门口找回村的牛车。


    至于顾远丰,他还要在学堂留几日,没他这样着急走。


    顾远山着急,也是因为他此次去府城参加考试,后面便不打算再去孙氏学堂了。


    孙秀才给他打包票,他这一次若是没有意外,院试不好说,但府试却是板上钉钉的,


    总之,他这一趟至少能捞个童生的功名回来。


    只要他考上了,便不需要去孙氏学堂继续念书了。


    而且,孙秀才也没什么可教他的了。


    所以,他今日才费了老半天时间,将书舍的衣物、棉被、行李都收拾好了,只等考完试,一车全部拉回家。


    当然,这些他并没有和家里说。


    一切都要等考完再做打算。


    ……


    得到顾远山的话,余氏和顾三水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


    余氏高兴地拉着顾远山就要往堂屋走:“小山子,阿娘就知道你考得好,咱们进屋去,阿娘给你倒甜水喝……至于府城的事儿,你也别着急,咱们等你阿爷阿奶晚些串门回来,一家人好好商量一下……”


    如今家中没什么活儿干,李氏腰总是痛,林大夫说了,不能一直躺着,得多活动活动。


    顾云生每日一早就带着李氏出门去村子里走走,等中午回来吃个饭,下午再出门。


    如今,两人便是出门去了。


    顾大水和顾远冬则是下地去了。


    地里其实也没有什么活干,但两人就是闲不住,扛着锄头就往地里钻,循着田垄就慢慢看着自家的田地。


    小李氏和顾远冬正是新婚燕尔的时候,两人如胶似漆。顾远冬去哪里,小李氏就跟着去哪里。


    家中属于她的活儿也是干完了才出门,余氏便也无所谓。


    至于顾夏至,本就整日不着家。


    而顾远诚和顾远江两人倒是去放牛的放牛,割猪草的割猪草去了。


    至于顾四水两口子去哪里偷懒了,余氏实在是不晓得了。


    此时,她满心满眼都是自己有出息的小山子。


    ……


    余氏抓着顾远山一边往堂屋走,一边就絮絮叨叨夸着。


    一会儿说他从小就是个聪明的,一会儿又说晚点要去跟他大爷爷说说这件事……


    她的话很密,顾三水有些着急地跟上两人,完全插不上嘴。


    “小山子,你考了多少名啊?要是名次不高也没事,你如今还未满11岁,县试一次过已经很了不得了。”余氏继续道。


    不过这话倒是透着小心翼翼,生怕儿子名次不高,触及他的伤心事。


    顾远山心中一暖,直言道:“我这次考了咱们云梦县第一名,夫子说此次去府试,我有很大的机会。”


    余氏一听这话,惊得捂住嘴,“小山子,你真的考了第一?”


    “啥?”身后的顾三水也愣了愣,随即一把抓住顾远山的胳膊,“小山子,你再说一遍,这是真的吗?”


    顾远山重重点头,“真的,阿娘,你瞧。”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今早去看榜的小厮抄写的纸条——上面写着“县试案首:顾远山”几个字。


    余氏顿时说不出话来,只双眼泛酸地望着手中这张被折得皱巴巴的纸条。


    上面“案首:顾远山”几个字,清晰明了。


    顾三水看不懂,但看到余氏的表情,也知道此事做不得假,顿时也紧张地望着余手中的纸条,仿佛这就是绝世珍宝一般。


    见着两人不说话,顾远山自顾自说道:“夫子今早派人去县衙看了长案,特意把我们叫去说的,还说府试定在两个月后,让我们早点商量去府城的事。”


    余氏这才反应过来,抹着眼泪笑道:“好,好!我儿子有出息!这些年没白熬!”


    说着,她看着顾远山,破涕为笑,“小山子,你饿不饿啊?中午吃了饭没有?今日阿娘不知道你回来,灶上只温着粥和几个红薯,你先坐着,阿娘这就去给你盛一碗,垫垫肚子。”说着,不给顾远山拒绝的机会,便匆匆朝灶房走去。


    若不是李氏和顾云生年纪大了,家中其实并不会留饭。


    一家子,除了顾远山一日三顿,他们都是两顿。


    至于顾云生和李氏,这些年也渐渐年纪大了,便也改成了一日三顿。


    如今已是下午三四点,快要吃晚饭的时间,寻常人家的灶上可没有饭。不过是余氏怕顾云生和李氏回来饿着,给留了两碗粥罢了。


    谁能想到顾远山会突然回家?


    ……


    想到这里,余氏又加快了脚步。


    小山子考了第一,可不能饿着肚子!


    想着,她又控制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她就知道,她家小山子是个有出息的。


    县试第一啊,这是多大的荣誉!


    就算府试没过,此事也能被他老族长记入族谱了!


    不行!得去抓只老母鸡,给小山子补补身子才行!


    不过,这鸡得晚上才能吃上,现在还是先煎个鸡蛋给小山子垫垫肚子好了。


    想着,余氏就从柜子里掏出两个鸡蛋。


    看着手里的两个鸡蛋,她犹豫了下,又伸手进去抓了两个。


    小山子考了第一,合该吃四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