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性命垂危
作品:《夺臣妻:疯批帝王他强取豪夺》 这道旨意再次在朝堂掀起波澜。
以李御史为首的官员纷纷上疏:“陛下为一稚子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有失体统!”
周宴珩却并不理会这些,而是专心命人救治思舟。
然而这一次,民间舆论却悄然转向。
“听说小皇子中的是剧毒,性命垂危啊!”
“陛下爱子心切,也是人之常情。”
更有人想起宋尔雅往日的善举:“宋娘子在边关救治了多少将士,如今自己的孩子却遭受这样的磨难,老天不公啊!”
“她在京城行医施药,从不计较诊金,这样的好人却要受这等磨难……”
这些话自是传到了陈明安的耳朵里,他知晓是徐氏的手笔,立刻回去质问。
“娘,你现在未免也太过分了,即便思舟不是皇长子,跟咱们也是有些感情的,你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呢!?”陈明安止不住的摇头。
眼下陛下只有这么一个孩子,日后保不齐思舟就会是太子。
到时候,看在往日的情分上,他总会善待自己,可如今……
徐氏如今也是知道怕了,慌慌张张开口:“安儿,此事我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郎中只说是会让人呕吐的药,不是什么剧毒啊。”
“肯定是有人想要害我,你可一定要给我讨个公道啊。”
陈明安听了这话,自然也觉得此事有问题。
他连忙安慰:“娘,你放心,雅雅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只要思舟没事就好。”
就在这时,边境传来八百里加急捷报。
周宴珩先前整顿军务的举措见效,边军大破外敌,收复多年失地!
范明轩和方则骋趁机引导舆论:
“要我说,宋娘子就是咱们大周的福星!”
“她一回来,边关就打胜仗,这不是天意是什么?”
“小皇子若能逢凶化吉,必是承了他母妃的福泽!”
这种‘旺国运’的说法在民间迅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情宋尔雅母子。
三日后,在太医院和暗卫的共同努力下,解毒所需的药材终于找齐。宋尔雅不眠不休地配药煎煮,亲自喂思舟服下。
服药后,思舟的高热渐渐退去,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宋尔雅这才松了口气,累得几乎站立不稳。
一直守在门外的周宴珩立即上前扶住她:“辛苦了。”
这一幕被不少宫人看见,很快传遍京城。
皇帝对宋尔雅母子的重视,让许多原本持反对态度的宗亲也开始动摇。
老荣亲王亲自进宫面圣:“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给宋娘子和皇子一个名分,以安民心。”
太后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也终于松口:“既然天意如此,哀家也不再反对,只是立后之事关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
经过宗室耆老的多次调停,最终达成妥协:
三日后,宗庙内举行隆重仪式。
老荣亲王当众宣布:“经宗人府与陛下、太后共议,裁定如下:”
“一,追封宋氏尔雅之养父宋老丈为‘忠义公’,以彰其抚养皇嗣生母、于屠村惨案中忠烈护主之义。”
“二,皇长子周思舟,确系陛下血脉,即刻归宗玉牒,序齿列名。”
“三,宋氏尔雅,救驾有功,抚育皇嗣有功,于边关救治军民有功,特册封为‘雅贵妃’,赐居永宁宫,享半副皇后仪仗。”
“四,雅贵妃需潜心修德,和睦宫闱,若日后能再为陛下诞育子嗣,且德行无亏,堪为天下女子表率,届时再由宗人府会同礼部,复议晋封后位之事。”
宋尔雅身着贵妃朝服,在百官注视下缓缓下跪:“臣妾领旨,谢恩。”
她的姿态从容不迫,举止得体,让在场许多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宗亲也不禁点头。
册封礼成后,周宴珩在永宁宫设下家宴。
看着换上皇子服饰的思舟,他感慨万千:“朕总算给了你们一个名分。”
宋尔雅笑道:“这样很好了。”
她明白,这已经是在当前形势下最好的结果。
虽然未能立即封后,但贵妃之位、半副皇后仪仗,以及明确的晋升路径,已经为她铺平了道路。
更重要的是,思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认祖归宗,再也不会因为身世问题受人非议。
夜深人静时,宋尔雅独自站在永宁宫的庭院中。
月光洒在她身上,映出一道清丽的身影。
崔嬷嬷为她披上披风:“娘娘,夜深露重,当心着凉。”
“嬷嬷,你说这条路,我走得对吗?”
宋尔雅面色凝重。
她看着这一句走来的磨难,实在是有些累了,万一思舟的身世日后还会被人诟病,她怕是坚持不了了。
“娘娘蕙质兰心,仁德宽厚,定能母仪天下。”崔嬷嬷道。
宋尔雅望着天上的明月,轻声道:“我不求母仪天下,只求问心无愧。”
翌日一早,太后宫中突然传来消息,请雅贵妃过去。
宋尔雅册封后头回面见太后,难免心中紧张,连忙梳妆打扮。
宋尔雅来到慈宁宫时,太后正在用早膳。
见她来了,太后放下银箸,淡淡道:“坐吧。”
“谢母后。”宋尔雅依言在下首坐下,姿态恭谨。
太后打量了她一番,这才开口:“你昨日在册封礼上表现的很好,宠辱不惊,举止得体,倒是有几分母仪天下的风范,可见是用了心的。”
“只是你要知道,你身份摆在这,除非真的再有功于社稷,否则只能一直在贵妃的位子上。”
宋尔雅微微垂首:“臣妾明白。”
“哀家今日叫你来,是有几句话要嘱咐你。”太后语气严肃起来,“你既已入宫,便是皇家的人,往后一言一行,都关乎皇室颜面,昨日宗庙之上,老亲王的话你可都记下了?”
“臣妾谨记在心,潜心修德,和睦宫闱,不负天恩。”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意味深长道:“你如今虽只是贵妃,却享半副皇后仪仗,这是陛下对你的爱重,也是宗室给你的机会,望你好自为之,莫要辜负了这份期许。”
“眼看着便又要赏菊了,哀家想把此事交给你,不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