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国库没钱

作品:《农女带崽归来,摄政王他追悔莫及

    京城的防守得加紧,尤其是东门和北门,这两个方向最容易被北漠人攻破。还有粮道那边,也得盯紧了。吴谦那边……”


    “我已经让人去查了。”沈青溪接过话,“李婉儿死前交代过,‘吴掌粮道,可断京畿’。我猜逆党是想在紧要关头断了我们的粮草,让京畿卫不战自破。”


    萧景焕的脸色更难看了:“粮道太重要了,万万不能出差错。你让人多派些人手,盯着吴谦的一举一动,谁跟他接触,都得记下来。”


    “是。”沈青溪答应着,心里却还是沉甸甸的。李婉儿的死、狼图腾、吴谦的粮道……逆党的阴谋像一张大网,正慢慢罩下来。覆灭的日子,好像越来越近了。


    刚从军械库出来,张指挥使就带着人急匆匆跑过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神色急得很:“王爷!沈小姐!不好了!在王参军家搜出密信了!”


    沈青溪和萧景焕对视一眼,赶紧接过密信。就是普通的麻纸,上面的字歪歪扭扭,显然是用左手写的,内容也短,就一句:“三日后续用‘黑旗’做号,在西市粮仓纵火。”


    “西市粮仓?”沈青溪拧着眉头,眉心皱得能夹死苍蝇。


    那是京城最大的粮仓,如果被烧了,京城百姓就会断粮,到时候肯定会引发恐慌。


    “可信里没写明日期。”萧景焕指着“三日后”,“三日后是哪一天?今天?明天?还是后天?逆党故意不写清楚,就是想让我们防不胜防。”


    “张指挥使,怎么办?总不能天天派人看着西市粮仓吧?我们的人手就那么点,要是派几个人去守粮仓,其他地方岂不防不胜防?”张指挥使急得团团转。


    沈青溪想了想,忽然说:“逆党点火,当然要备火种和引火之物。而且要在西市粮仓点火,就一定要先混进西市。我们让人化装成商贩,在粮仓周围盯着,看看有没有可疑的人往那边摸。”


    萧景焕眼睛一亮:“对!逆党一定不知道我们有密信,不会起疑。到时候,我们便可以揪出他们的人,打听出详细计划和时间。”


    “当然有。”萧景焕冷下眼,“点火烧粮仓只是他们计划的第一步,想利用混乱造成恐慌,然后趁乱做别的事。比如暗杀皇帝,或者打开城门,让北漠人进来。”


    沈青溪的心猛然一缩:“那我们,要不要加紧内廷的防御?”


    “已经紧了。”萧景焕道,“我让徐卫带了两百人,分守在皇宫各个门口,而且皇帝身边的侍卫都换成了我们信任的人。”他顿了顿,伸手握住沈青溪的手,“别担心,我们有准备。逆党想要得逞,不容易。”


    沈青溪“嗯”了一声,靠在萧景焕怀里。冷风从旁边吹过,她却觉得心里暖暖的。有他在身边,什么难事都能扛过去。


    “对了,刘统领那边有消息了吗?”沈青溪忽然想起还在提审的刘统领。


    “还没有。”萧景焕叹了口气,“他嘴太硬了,不管张指挥使怎么问,他都不肯说。不过我派人去接他家人的人应该快到了,等他家人到了,应该就会松口。”


    沈青溪“嗯”了一声,目光又落在那张密信上。


    “黑旗为号,西市粮仓纵火。”


    这样简单的几行字,背后掩藏的是逆党蓄谋已久的阴谋。她知道,接下来的几天,京城必定不会太平。


    第二天清早,赵景炎便在御书房召集朝会。御书房里气氛沉重,文武百官站在下面,个个脸色严峻。


    新帝赵景炎坐在龙椅上,年纪虽小,但目光坚定:“各位卿家,昨天东宫宴上,李崇余孽刺杀本王,并且侦查得知,他们还想烧了西市粮仓,造成动乱。为了守住京城,本王决定增兵驻守,增派军队把守东门、北门和西市粮仓。各位觉得如何?”


    话一出口,下面的臣子就吵闹起来。兵部尚书率先说道:“陛下英明!京城重要,当然要增兵把守,臣赞成!”


    户部尚书也跟声:“臣也赞成!西市粮仓关系京城百姓温饱,绝不能有闪失!”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一片赞成声:“陛下,臣反对!”


    户部左侍郎吴谦从人群中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脸上全是忧色:“陛下,不是臣故意违颜,而是现在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钱来增兵。而且突然增兵,很容易引起百姓恐慌。到时候若有人趁机乱说北漠人要打进来了,乱了人心,就不好收了!”


    沈青溪站在文官最后,听到吴谦的话,心里咯噔一下。她派人查过,最近国库虽然算不上充盈,但拿出增兵的钱应该还是可以的。吴谦这是找借口。


    而且,吴谦说到“北漠人”的时候,眼神闪了一下,虽然很快恢复正常,还是被沈青溪收进了眼里。


    赵景炎蹙起眉头:“吴侍郎,国库真是一文不剩吗?朕记得上个月户部呈报,说国库的收入比去年增加不少啊!”


    吴谦赶忙道:“回陛下,是增加了一些,可那钱都用在边关军饷上了,加上最近南方闹水灾,我们也得拨钱赈灾,真没剩下多少钱增兵啊!”他顿了顿,又道:“不如先让人去西市粮仓把守,不用派太多人,就巡逻着。这样百姓就不会恐慌,也能守住粮仓。东门和北门有京畿卫守着,应该没问题。”


    沈青溪在心里冷笑——完美!吴谦知道北漠人会从东门和北门进攻,他才会说“没问题”,分明就是想京畿卫在紧要关头掉链子!


    “吴侍郎说得不错!”一个老臣站出来附和,“国库确实没钱,不宜大规模增兵。微臣觉得先派兵巡逻看看情况就可以了!”


    有了第一个附和的,后面又有几个老臣子纷纷附和,全都是和吴谦关系亲近的人!


    赵景炎看着下面争吵的臣子,有些为难。他年纪小,操持朝政的经验不多,也不知道该听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