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长大了
作品:《饕餮崽崽今天也在囤好运》 苏君尧将那叠密信扔在他面前的地上,纸张散落开来,白纸黑字印在上面:“凭这些,够不够?”
薛靖瞥见信上的字迹,脸色“唰”地白了,为自己开脱道:“这是伪造的!皇上不能仅凭几封假信就定我的罪!”
“假信?”苏君尧冷笑一声,对旁边的侍卫摆了摆手,“那你再问问他,是不是假的?”
一个浑身发抖的中年男人被带了上来,正是杂货铺的老板。
他一见薛靖,腿一软就跪了下去,声音抖得不成样子:“薛公子,别再瞒了……北狄使者都招了,说你早就归顺可汗了……”
薛靖的脸瞬间发白,如同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咚”地瘫坐在地。
苏君尧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里带着寒意,一字一句地质问他:“朕自问待你不薄,你为何要背叛朕?背叛朝廷?”
薛靖忽然笑了起来,笑声凄厉,传到空旷的大殿里,带着悲凉:“待我不薄?皇上可知,当年随丞相外出办事,我家人被北狄掳走当人质?丞相为了保我性命,故意揽下通敌的罪名......”
苏君尧猛地一怔,此前的疑点瞬间涌上心头。
那时他冤枉了丞相,害得他带着家人四处逃窜,流离失所。
“原来如此……”苏君尧闭了闭眼,喃喃说道,“你若早说,朕定会想办法救你家人。”
“说?说得有用吗?”薛靖的眼泪流下来,声音凄惨,“我试过,可景王的人盯着我,我稍有异动,家人就会没命!”
殿内一片死寂,谢知意抱着被惊动的桃桃站在殿门后,听着这番话,她情绪复杂,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罢了,先将他押入大牢,朕乏了。”
表面上这样做,实际却悄悄让人备了车马,去北狄赎回他的家人。
苏君尧蹙眉,“朕这个皇帝,做得太失败,如果...不是桃桃给朕托梦,朕恐怕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从前他只觉得自己有苦衷,今日才发觉原来这世上遭遇坏事的不止他一人。
薛靖的家人被扣留在北狄当人质,他又何尝不心酸。
桃桃嘟着小嘴儿,从奶瓶里吸食珍贵的牦牛奶。
那两只大眼忽闪,心想,放心吧父皇,只要你给女儿好吃的好喝的,你的烦恼桃桃都会帮你解决的!
“也不知,丞相那边怎么样了。”
他故意替薛靖顶罪,如今不肯面见他。
这场风波算是过去了,皇宫里恢复了平静。
平安符给了桃桃无穷的力量,同时,她的食量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奶比平时喝得更多了,而且喝的都是珍贵的牦牛奶。
苏君尧哭笑不得,这样下去,不得把他吃穷了。
桃桃只想快快长大,这样她就可以吃肉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桃桃已经不再是襁褓里的婴儿,她戒奶了,会走会跑了。
刚过了四岁生辰的桃桃,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可爱漂亮的小姑娘,头发被高高地梳成两个小丸子。
桃桃的小床被换成了稍微大一点的床,那枚褪色的平安符依旧被贴在了新床上。
近年来,皇宫里的大事小事不断,最让人高兴的,还是国库充盈了不少。
今年秋粮收得格外好,稻穗堆成了山,苏君尧喜上眉梢,登基以来,这是头一回见到这样的盛况。
苏君尧想,也许是女儿在保佑他。
秋天的树叶四处飘散。
马上到了下元节,各家各户纷纷祭奠祖先,开始祈福。
皇宫里也不例外,十月十五日,天灯在夜空中逐渐升起,点点微光飘向远方。
各位王爷和大臣都来到了皇宫,好不热闹。
苏君尧撞见了景王,许久不见,他还是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别来无恙啊,皇兄。”
自从四年前,苏君尧收回了他的封地,他便很少来皇宫了,如今这般得意扬扬,怕是又要搞什么大动作了。
“皇兄,你也太小气了,区区一个下元节放天灯,办得这么憋屈,要我说啊,还不如不办。”
说完,便挥挥袖子走了。
苏君尧心里憋着气,但转念一想,现在的国库刚刚壮大,不能乱银两。
前些日子,他为了收买大臣去说服丞相,花了不少钱,景王这是知道了点儿什么,才故意气他的。
还好他和丞相的关系没恶化,而且改善了很多,花出去的银子也算回本了。
阿勋刚放完天灯,“皇上,卑职瞅着您不太高兴,这是怎么了?”
“朕刚才遇见景王,他说朕这放天灯办得委屈,哼!他那银两不知从何处贪污得来的,朕还没治他的罪!”
阿勋挠挠头,“皇上别放在心上,朝廷国库充盈,上个月秋粮大丰收,百姓们都乐意纳税呢。”
苏君尧点头,现在的日子比以前有盼头多了。
这下元节本就不是什么隆重的节日,更没必要大张旗鼓地举行,又何必跟景王生那个气。
桃桃在御花园里荡秋千,碧月在身后把她推得高高的。
这皇宫里分外无聊,要她一辈子待在这里,岂不是难受死了。
从前她偷偷溜出去了一次,不知是谁通风报信,没过半个时辰,她就被母后抓了回来。
正好趁着这次下元节,她要再出去一次。
桃桃以上茅房为理由,趁机开溜了,等碧月发现的时候,她已经到了皇宫外面,去和其他人会合了。
“臭二哥,怎么也不等等我。”
桃桃从洞里钻出来的时候,二哥和三哥早就不见了踪影。
追上去的时候,发现两人身旁还有一个杨少柏。
他居然也跟着来了?二哥跟他关系怪好的。
桃桃冲苏砚辰做了个鬼脸,“三哥,你要出来,琉妃娘娘不会打你屁股吧。”
这四个孩子里,就只有老三苏砚辰不是皇后生的,他是琉妃的孩子。
听说琉妃比皇后管得还严,要是让她知道了,估计屁股蛋儿都得掉了。
苏砚辰有些尴尬,“小孩儿少操心大人的事。”
他早就收买了宫里的宫女太监,给了他们一人一两银子,不准告诉琉妃他出宫的事情。
这次出行,是老二苏砚宁出的主意,他早就听宫里的人说这个月朝廷要办“求贤令”,到时候一定热闹得不行,从前天开始就有各路的武林大侠进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