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易中海有子
作品:《四合院之傻子的梦醒了》 1960年8月3日,下午
轰隆隆,咔嚓
四九城上空阴沉的可怕,电闪雷鸣,就是没有一滴水下来
医院里,易中海在走廊里焦急的来踱步,手心里都是汗,头上也都是汗,8月天太热了
易中海看看外面阴沉的天,又看看紧闭的产房门,心里越发焦急
轰隆隆,咔嚓
这时天空中一声炸响仿佛就在头顶,吓的易中海一哆嗦,紧接着产房传来了一声嘹亮的哭声
易中海提着的心放了下来,天空的乌云也逐渐散去,露出了晴朗的天空,仿佛刚才的电闪雷鸣不曾发生
过了一会产房的门打开,易中海赶紧走上前去
“恭喜,是个大胖小子”护士说道
易中海不知道的是,自己逆天改命有了儿子,刚才是老天想诛杀他们爷俩,只是这个医院离龙气所在地太近,始终无法劈下来,易中海爷俩才侥幸躲过一劫
“太感谢你们了”易中海看着护士
“你等一下,孕妇处理好就出来”护士说着进了产房
病房里,小红已经醒了,正在喝易中海花钱让人帮忙炖的鸡汤,他儿子在边上熟睡
“老易,给孩子取名字了没有?”小红虚弱的问道
“刚才孩子出生的时候天雷滚滚,想必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孩子,我准备给他取名易天雷”易中海说道
“嗯,挺好的”
“小红,我想好了,咱们去领证吧,等你出了月子,想留在四九城,我就把房子卖了,咱们一起住在西城小院里,
你要不想留在四九城,咱们就换个城市,我有手艺到哪都饿不着”易中海说道
小红吃着吃着哭了起来,哭了一会说道
“老易,你能保证以后不在意我是做什么的?”
易中海叹了口气说道
“我这大半年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已经快五十了,不等孩子长大我就老了,还有就是孩子不能没有娘,咱们找个没人知道你的地方过日子,我不说,永远不会有人知道”
“老易,我怕,你现在想通了,过几年呢?”小红说道
“你相信我,我是真想跟你好好过日子,我快五十了才有孩子,我不想孩子没有娘,不想有遗憾”
“我想想吧”小红说道
……
第二天小红出院回了家,小红已经搬到了西城区小院,易中海为了方便照顾小红花高价买了张自行车,每天下班就火急火燎的回去照顾娘俩
易中海终于知道为什么几年前傻柱和贾东旭都买自行车了,现在买自行车票加上自行车的钱都够那时候买两辆自行车了
小红最终还是同意出月子跟易中海领结婚证,领证之后易中海把房子低价卖给了何大清,搬到了西城区
五年时间,易中海从95号院一大爷成为院里人人唾弃的存在,又逐渐成了四合院小透明,现在彻底消失在四合院
易中海的搬走没有溅起任何水花,好像这个人压根不存在
大家已经遗忘了这个人,只有贾张氏偶尔骂几句狗东西
…
二蛋开学该上四年级了,王浩让他直接跳级上五年级,到五金厂附小上学,院里的孩子,包括两个舅舅家的孩子都转了过去
也是没办法,市里的学校已经不管学生来不来上课了,定量一降再降,老师都饿的头晕眼花,更何况学生,哪有精力上课
至于老厂区还有那么多孩子,那就没办法了,如果把这些孩子都转到五金厂学校动静太大,会被有心人盯上
几个孩子住到了
今年播种比往年早了半个多月,秋收也提前了
9月10,秋收开始
五金厂农场开始忙碌起来,一天后整个四九城地区也忙碌起来,接着是整个河北地区都忙了起来,粮食刚收起来又紧急犁地,接着播种冬小麦
王浩给李云龙和孔捷打了电话,问问他们粮食有没有熟透,如果熟透了就抓紧秋收,尽量在国庆节之前把粮食入库,另外做好防寒潮的准备,
他俩都不带犹豫的,果断下命令紧急秋收,必须十一前入库
十月十日,李云龙打来电话
“王厂长,太感谢你了,你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不是你提醒,我们今年就惨了,你敢想像现在才十月,外面在下大雪,如果我们晚几天秋收,即使把粮食收回来也来不及晾晒”
“李军长,你通知孔军长做好防寒潮的准备,养殖场,蔬菜大棚都要加派人手,旱了这么久,我担心会出现雪灾,明年开春第一件事就是做好防洪准备”王浩说道
“好的,我一会通知他”
秋收过后,市里送了两千人给五金厂,强制任务,必须接收,自己想办法安置
市里也没办法,下半年灾情又扩大了,不少人听说四九城地区和河北地区粮食丰收了,都往这边跑,他们相信只要能到这边总能混口饭吃,至少饿不死
王浩也没办法,厂里的粮食够吃的,只是工位有限,眼看到冬天了,天冷了又不能扩建厂房,只能先把他们安置下来,让他们挖防洪沟
另外在远处山坡上选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建养猪场,年前先把地平整好,地基挖好,开春再建设
几千人不能让他们闲着,闲着就会出事
十一月初寒潮来到四九城,下了冬天的第一场雪,也宣告旱灾结束,大旱之后必有大涝,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抗洪
今天来自中东的第一批越野车订单装船发走了,你敢想像吗?整整一千辆,恐怖如斯,都不带讲价的,不带空调的20万刀一辆,要了800辆,带空调的28万刀一辆,要了200辆
几个月前浩宇商贸卖了几辆试用车到中东,满意再下单,不满意可以退货,这群土豪也被浩宇商贸搞蒙了,放眼全球还有比自己这片更豪横的人?退货?那是自己的风格?
不允许中东以外有这么牛逼的人物存在,试开了一个月,果断下单一千辆,讲价?就不讲价,用钱砸死你,看不起谁呢?
此时的中东各种矛盾激化,冷战的两大国把中东作为博弈的现场,到处都在打,武器有大国在卖,汽车只能算交通工具,而且损耗严重,大国不会关注,
浩宇商贸就是利用这个空档收到了大笔订单,这一船刚发到地方,后续的订金又打了过来,而且是好几笔定金,分属不同阵营,不能厚此薄彼,反正不是卖武器,也不算资敌,交易都很顺利
为了尽快完成外贸订单,王浩不得不放缓拖拉机的生产,把新建的几个拖拉机生产车间全部转成生产汽车
赚的外汇越多,五金厂越安全,王浩的地位越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