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聪明……没有绝顶!

作品:《女穿男后,全世界都狠狠吻了上来

    傅昀拍戏的地方,说是深山老林确实也没差多少。


    进山时,一圈又一圈的盘山公路如同蜿蜒盘绕在高山之上的巨龙。


    车辆不断向上攀升,到了半山腰,就已能看到层层缭绕的云雾。


    令郁只觉车辆进山后行驶了漫长的时间,才终于抵达傅昀所在的小村庄。


    刚到村口,便能隐约看到一个瘦高人影在等待。


    下车一看,果然是迎上来的傅昀。


    “不是说不用来接吗?傅老师等了多久?”


    令郁来时戴了宽大墨镜,方才欣赏群山云雾时顺手别在了额发间。


    探班穿着以舒适为主,他穿了件藏蓝色兜帽卫衣,搭配颇具时尚感的做旧牛仔裤和便于行走的运动鞋,小配饰也一点没少。


    身高腿长,俨然一副大城市时尚弄潮儿的模样。


    然而这位“弄潮儿”下车后被山顶寒风一吹,不自觉打了个哆嗦。


    “哈切!”


    才好没两天的感冒似乎又有复发的趋势。


    穿着薄款羽绒服的傅昀走近,原本带笑的眼睛沉了沉,眉心微蹙,担忧地问道:“怎么穿这么少?”


    他记得自己有提醒过令郁多穿一些。


    令郁摆了摆手,无奈道:“我穿得很多了,卫衣里面加了薄绒,出门的时候身上还热得发汗。”


    大病初愈,他不会拿身体开玩笑。


    要知道这个月份,城里大家还在穿短袖短裤。


    傅昀:“我那里还有没穿过的羽绒服,要不然将就着披……”


    话还没说完,就见小潘已从后备箱急急抱来一件黑色加绒大衣,后面的话又咽了回去。


    令郁一边套衣服一边疑惑:“什么?”


    傅昀摇头,笑道:“没事儿,还以为你只穿了这一套来。挺聪明。”


    知道多带一件更厚的。


    令郁面有得色,轻挑眉梢:“那是自然。走吧,后备箱还带了礼物,去看看我带的新物资合不合心意。”


    “令老师这么客气,受之有愧啊。”傅昀摇头感叹。


    令郁斜睨一眼,悠悠道:“应该的应该的,毕竟是我不听您的劝非要来探班的嘛。”


    “……咳。”


    这话耳熟,突然来这么一下,傅昀都给呛住了。


    令郁心情舒缓了许多,算是有几分get到了简笙的“乐趣”。


    而就在这时,小潘忽地在旁边小声提醒:“村口好像还有人。”


    几人扭头看去,傅昀刚才站的石子路旁小树林里,几个探头探脑的身影迅速缩了回去。


    傅昀应该是认识的,只听他声音稍放大一些朝那边喊道:“已经看到你们了,过来吧。”


    这句话带了乡音的味道,让令郁多看了他两眼。


    切换如此自如,完全不像是生硬学出来的。


    很多演员为贴合角色和时代背景,会特意去学地方口音,但听起来总是怪怪的,洋不洋土不土,反正不像本地人。


    傅昀就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倒像是已将这些细节融入了生活习惯。


    嗯,小本本记下,得好好学。


    思绪翻转间,几个小萝卜头已你推我、我推你地走到面前。


    最大的那个低着头像是做错了事,怯怯道:“傅老师,我们不该偷偷跟上来的,都是我的主意,您罚我吧。”


    乡音混着普通话,令郁连蒙带猜也能听懂。


    还挺讲义气,其他几个都没敢出声。


    傅昀表情严肃:“我走前怎么说的?布置的功课做完了吗?”


    小萝卜头们头埋得更低。


    “他们还没上学吗?”小潘好奇地问了一句。


    这最大的看着约莫七八岁了,盘山公路都修好了,怎么还没去上学?


    不等傅昀回答,令郁笑着偏头问:“我们开车上来开了多久?”


    小潘想了想坐痛的屁股,不说话了。


    山区孩子们的法定上学年龄确实是全国统一的6周岁,但地理交通限制、教育资源滞后,以及一些山区家庭仍存在的“重劳力、轻教育”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年幼时可帮忙干农活、照顾弟妹,能为家庭分担压力,实际入学时间可能延迟至7-8周岁,甚至更晚。


    而且最为要紧的是,这里缺乏学前教育机构,去城市跟不上教学进度,在山区又缺少资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在此基础上,女孩儿往往比男孩儿得到的更少。


    令郁思忖着叹了口气,望着里面年纪最大的那个孩子说道:“不过应该也快入学了吧。”


    其实比起以前已经好了不知多少,起码国家重视,上学晚归晚,失学的还是少。


    傅昀不讶异令郁这么了解,只点了点头:“明年就去。我只是空闲时间提前给他们打打基础。”


    有些知识幼儿园就会教,上学后大多数都懂,老师不会单独为了一两个人放慢教学节奏。


    雁过留痕,令郁作为公众人物,定期捐款给山区盖学校的事不是秘密。


    “可是您也要走的啊。”小潘嘀咕。


    傅昀是过来拍戏的,不可能一直留在这里。


    傅昀笑笑:“村里有支教。”


    村子面积不大,不可能一个村子一个学校,因此多靠支教老师在一个个小村落中驻守,时间有长有短,心意却是绵绵。


    这也与傅昀此次拍摄的电影主题密切相关。


    “老师们都走了也没关系,他们有自己的家人需要陪伴。我学会了再回来教其他人就好了。”傅昀口中明年就要上学的孩子坚定地说道。


    童言稚语让人微微一怔。


    令郁上前两步蹲下身与他平视,目光温和,笑问:“可以知道你的名字吗?”


    小孩哥不好意思和令郁对视,看着地面懦懦道:“家里没给正经取名字,傅老师叫我高飞。”


    “姓高吗?”令郁又问。


    声量不大不小,人和和气气,小高飞缓缓抬头望向令郁,点了点头。


    他看看一旁站着的傅昀,又看看笑盈盈的令郁,突然凑近了小声道:“哥哥您比傅老师还好看。”


    刚开始傅昀来的时候,他就以为看到了世界上最好看的人,没想到今天看到的令郁更是好看到他说不出话来。


    “城里人都这么好看吗?”


    令郁笑意更深,“想知道?自己亲眼去看看不就得了?”


    后备箱里除了因傅昀在山区不方便寄送的那份农产品,还有一些小零食、学习用品和启智图画书本。


    傅昀这下才感到有些微讶。他从没和令郁提过村里有待学儿童的事,也没聊正在拍摄的影片主题,怎么会……


    见小高飞几个小萝卜头高兴地抱起书,准备送去村支教处一起看,仿佛知道傅昀心中所想一般,令郁抬手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头,随后竖了个大拇指,叹道:“聪明~”


    没有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