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洛宫晨暖拥太后,将军戏言邀尹姬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李儒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函谷关的方向,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更重要的是函谷关。此关一旦落入刘度手中,他进可攻、退可守,随时能率军西进威胁长安。咱们必须尽快派人加强函谷关的防守,增派兵力,囤积粮草,绝不能让刘度有可乘之机!”


    董卓闻言,脸上的怒气稍稍收敛。


    他虽然冲动,但也知道李儒说得有道理。函谷关的重要性,他比谁都清楚,若是丢了函谷关,就算在长安站稳了脚跟,也如同头顶悬着一把利剑,随时可能掉下来。


    “你说得对。”董卓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几分,


    “函谷关绝不能丢!回头你就去安排,让守将加派兵力,再从长安调一批粮草过去,务必守住这道关口!”


    “属下遵命。”李儒躬身应道,心里却依旧有些担忧。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出来,仅凭西凉军一己之力,恐怕很难遏制刘度的崛起。


    如今刘度挟天子以令诸侯,手里又有几万兵马,若是等他站稳脚跟,天下诸侯恐怕都会迫于压力归附于他。


    到时候,别说西凉军,就算是整个天下,也没人能挡得住他。


    而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天下诸侯,共同出兵讨伐刘度,夺回天子,打乱他的发展节奏。


    可这个提议,李儒现在却不敢说出口。


    董卓刚在洛阳被袁绍和刘度联手算计,对袁绍恨之入骨,若是此刻提出联合诸侯,尤其是可能要联合袁绍。


    以董卓的脾气,定然会以为他是在嘲讽自己,说不定还会迁怒于他。


    所以李儒只能将这个想法暂时压在心底,打算等董卓的怒气消了,长安的局势稳定下来,再找机会慢慢劝说。


    他知道,这是眼下唯一能遏制刘度的办法,若是错过了这个机会,西凉军恐怕真的要彻底沦为二流势力,再也没有争夺天下的资格了。


    “走吧,进城!”董卓看了一眼天色,下令道。


    众人纷纷翻身上马,朝着长安城的方向走去。


    战马的蹄声再次响起,却没了先前的急促,多了几分从容。


    只是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这短暂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预兆。


    刘度在关东的崛起,早已在天下诸侯的心中埋下了不安的种子,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画面转至洛阳,天刚蒙蒙亮,晨曦透过永乐宫的雕花窗棂,洒下几缕淡金色的光,落在铺着云锦软垫的床榻上。


    刘度缓缓睁开眼,鼻尖萦绕着淡淡的脂粉香与暖意,正是何太后与唐姬身上的气息。


    他昨夜依约宿在永乐宫,此刻刚从酣眠中醒来,浑身还带着几分慵懒的惬意。


    床榻宽大柔软,何太后侧卧在他身侧,乌黑的长发散落在枕头上,几缕发丝贴在光洁的额角。


    她依旧穿着那身常穿的黑色纱裙,纱料轻薄,隐约能看到底下玲珑的身段,脚上一双黑色长袜包裹着纤细的脚踝,袜口绣着精致的缠枝莲纹,衬得她肌肤愈发莹白。


    许是察觉到刘度醒来,何太后轻轻动了动,眼睫颤了颤,还带着几分刚睡醒的迷蒙,看向刘度时,眼底又泛起熟悉的妩媚,只是那妩媚中掺了几分昨夜未散的慵懒,倒添了些许甜意。


    另一侧的唐姬则显得拘谨许多。


    她年纪尚轻虽已不是第一次与刘度同榻,却依旧难掩娇羞。


    她身上的纱裙不知何时滑落至腰间,只穿着一件水红色的肚兜,布料柔软,绣着小小的鸳鸯图案,勾勒出少女青涩却饱满的曲线。


    她脚上是一双白色长袜,袜边绣着浅粉色的蕾丝,与何太后的黑色长袜形成鲜明对比,衬得她像枝刚绽露的桃花,清纯里又藏着几分不自知的风情。


    见刘度看过来,唐姬脸颊瞬间染上绯红,连忙将脸往枕头里埋了埋,只露出一双湿漉漉的眼睛,怯生生地偷看他,模样娇憨得很。


    “大将军醒了?”何太后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却依旧柔得像水。


    她伸出手,轻轻替刘度拂开额前的碎发,指尖带着微凉的触感,“要不要再歇会儿?这几日你处理军务辛苦了。”


    刘度摇了摇头,顺势伸了个懒腰,手臂不经意间蹭过何太后的腰腹,惹得她轻轻哼了一声。


    “不了,今日还要去军营看看降兵整编的情况,不能耽搁。”


    刘度说着,目光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最终落在何太后脸上,


    “昨夜答应了你,自然要过来。再说,有太后与唐姬相伴,这永乐宫的日子,可比大将军府热闹多了。”


    何太后闻言,忍不住嗔了他一眼,手指轻轻掐了掐他的胳膊:


    “大将军倒是会说好听的。哀家为了你,连唐姬都拉来了,你若是敢忘了哀家的好,看哀家饶不饶你。”


    她说得带着几分娇嗔,眼底却没有半分怒意。


    自十常侍之乱后,她没了兄长何进的庇护,刘度是她唯一的依靠,将唐姬推到刘度身边,既是讨刘度欢心,也是为了牢牢拴住这份依靠。


    唐姬在一旁听着,脸颊更红了,手里的银勺轻轻晃了晃,小声道:


    “太后说的是……大将军若是不嫌弃,臣妾……臣妾也愿一直伺候大将军。”


    她声音细弱,像蚊蚋一般,却带着十足的真诚。


    她本是刘辩的姬妾,刘辩对她的冷落让她心如死灰,是何太后将她引荐给刘度,如今能得刘度垂怜,对她而言已是天大的幸事。


    刘度笑了笑,伸手握住何太后的手,又拍了拍唐姬的手背,语气温和:


    “自然不会嫌弃。太后待我情深,唐姬姑娘温柔乖巧,有你们在,是我的福气。”


    他嘴上说着温言软语,心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大将军府的尹氏。


    昨夜从六角亭离开时,尹氏那带着委屈的眼神、柔软的唇瓣触感,还清晰地留在脑海里。


    尹氏是何进之子何咸的遗孀,也是何太后的侄媳,如今被他纳入府中,性子活络热情,与何太后的妩媚、唐姬的娇羞截然不同。


    先前在六角亭,他与尹氏、邹氏同处时,已觉乐趣十足,如今想到自己如今手握数万兵马,身居大将军之位,实力早已今非昔比,


    先前一人独斗两人勉强尽兴的感觉,倒让他生出了几分新的念头。


    若是让尹氏也加入永乐宫的同乐,与何太后唐姬一同相伴,岂不是另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