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千套甲胄,五千驽马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荀攸看着精锐的一千士卒,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几个字:“主公…… 果然是深藏不露。”


    他终于明白,刘度为何那般自信,分明早就胜券在握了,这等精兵数量还有千人,哪怕面对万人精锐,恐怕也有一战之力。


    有这样一支无敌之师,别说是劫粮,就算是正面冲击袁绍的大营,恐怕也能撕开一道口子。


    刘大看着那些士兵,忽然想起自己方才对刘度的质疑,脸上一阵发烫。主公说他们的实力不比自己差,看来…… 还真不是吹牛。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与释然。


    “走吧,” 荀攸率先转身,“既然主公早有安排,我等只需按计划行事便是。”


    刘大点点头,跟在荀攸身后往外走。


    经过那两道暗哨时,他特意多看了一眼,只见两人依旧如雕塑般立在原地,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仿佛刚才的一切从未发生。


    走出松林,夜风吹在脸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两人心中的震撼。


    “末将算是服了。” 刘大由衷地感叹道。


    荀攸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明日,且看这些新兵的表现吧。”


    远处的中军帐内,烛火依旧明亮。


    刘度在实现了吹牛之后,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知道,刘大和荀攸定然去看过了,也定然会震惊。


    但这还不够。


    他要的,不仅仅是一支能劫粮的精锐,更是能让天下诸侯闻风丧胆的虎狼之师。


    中军帐内的烛火已换过一轮新蜡,火苗蹿得比先前高了寸许,将案几上堆叠的竹简映照得愈发清晰。


    刘度刚处理完一千虎贲军的强化事宜,指尖还残留着摩挲舆图的粗糙触感,便扬声唤来亲兵:“去请荀彧先生。”


    不多时,荀彧的脚步声在帐外响起,他身着素色长衫,手里捧着一卷账册,进门便躬身行礼:“主公。”


    “文若不必多礼,” 刘度抬手示意他坐下,目光落在那卷账册上,“截粮所需的物资,都备妥了?”


    荀彧翻开账册,指尖点在其中一页:


    “回主公,董卓军的甲胄旗帜已备齐。多亏影卫在西凉军中有眼线,从几个贪财的西凉小校手里买来了千套甲胄,连带着三十面军旗。”


    他顿了顿,补充道:


    “那些甲胄都是上过战场的,边缘满是磨损的刀痕,还有几处箭簇留下的凹痕,看着就像是刚从死人堆里扒出来的,绝无作假的可能。旗帜上的董字和狼头纹都有些褪色,边角也卷了毛边,与西凉军平日行军所用的一般无二。”


    刘度点头,这才对路。


    西凉军军纪涣散,不少士兵私下里常把缴获的军械偷偷变卖换酒钱,从他们手里买现成的甲胄旗帜,既省时又逼真,远比自己打造要稳妥得多。


    若是赶制新的,再刻意做旧,反倒容易留下破绽,被蒋奇那帮老油条看出端倪。


    “做得好,” 刘度赞许道,“影卫办事越来越周全了。”


    荀彧拱手道:“主公说的是,若无影卫,我等行事恐怕没有这么顺利。”


    “马匹呢?” 刘度话锋一转,目光沉了几分。


    西凉军多是骑兵往来如风,若是他们以步军突袭即便得手,也难以及时撤离,而且不是启禀总归不真,稍有不慎便会暴露身份。


    提到马匹,荀彧的眉头微微蹙起:


    “虎贲军身为皇家卫队,本有万余匹良马,可……”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先前袁术掌管时,疏于操练不说,竟将大半马匹偷偷变卖,换成了酒肉。如今清点下来,只剩五千匹,且多是驽马,只能做到一人一马,远不及西凉军的一人三马。”


    刘度听到袁术二字,指节猛地攥紧,指腹在案几上掐出几道白痕,案几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那厮当真是个彻头彻尾的骷髅王,只顾眼前的酒色享乐,连军国重器都敢变卖!


    乱世之中,马匹堪比甲胄,尤其是在中原腹地,骑兵的冲击力足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若是遇到西凉铁骑,步军便只能龟缩在营寨里防御,被动挨打,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五千匹……” 他沉声道,胸腔里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


    “暂且够用。此次劫粮只需千人,五千匹足够支撑。”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已将袁术的名字刻在了黑名单上。这颗毒瘤,迟早要除,否则难解他心头之恨。


    荀彧见他面色不善,便转移话题:


    “主公放心,影卫已在城外备好草料,这几日正加紧驯马,保证这些马匹到了战场上能听从号令,不会出岔子。”


    刘度嗯了一声,目光望向帐外。


    夕阳的余晖透过帐帘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光影,像是一把锋利的刀。


    他忽然想起西凉的草原,那里水草丰美,盛产良马,若是能拿下西凉……


    “文若,” 他忽然道,“你说,西凉的马如何?”


    荀彧一愣,随即明白过来,拱手道:


    “西凉马乃天下良驹,耐力足,速度快,奔驰起来如疾风骤雨,若是能得之,足以组建一支横扫中原的精锐铁骑。”


    “那就定了。” 刘度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像是在草原上锁定猎物的狼,


    “董卓乱政,残害忠良,人人得而诛之。待解决了袁绍的运粮队,下一步便是灭了董卓,整合西凉军!”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哪怕西凉军全砍了,也要把马留下!有了那些马,何愁不能平定乱世?”


    荀彧心中一震,随即躬身应道:“主公英明。”


    他知道,刘度这话绝非戏言。


    乱世之中,良马便是战力,便是生存的底气,有了足够的战马,才能在这乱世中站稳脚跟,逐鹿天下。


    两人又商议了些劫粮的细节,从出发时间到撤退路线,从如何伪装成西凉军到得手后如何隐匿行踪,一一核对无误,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眼看日头西斜,帐外传来亲兵的声音:“主公,晚膳已备好。”


    刘度正欲起身,帐帘忽然被掀开,一个身着灰袍的小太监快步走进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像是抹了层油,对着刘度盈盈下拜:


    “咱家参见冠军侯。”


    刘度挑眉,这太监很面熟,应该是他亲自挑选的那一批“太后有何吩咐?”


    小太监爬到刘度脚边,像条哈巴狗似的,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道:


    “回侯爷,太后说,您前日吩咐的事情,她已经办好了,让您今夜过去验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