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邹氏:将军该喝药了
作品:《三国:言出法随,截胡何太后》 西凉军本就不善打理内政民生,一路打来,粮草全靠劫掠补充,抢粮对他们来说,本就是家常便饭。
坐在角落的贾诩,却在听到抢粮两个字时,猛地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叫嚣着要去抢粮的武将,又看了看一脸阴沉的李儒,最后落在董卓那张犹豫不决的脸上,
心中的疑惑如同被拨开的迷雾,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啊……”
贾诩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那笑意里带着几分敬佩,几分了然。
他终于明白刘度的用心了!
刘度哪里是怕了董卓?他是故意把董卓捧上太师之位,故意让袁绍觉得受到了威胁!
袁绍自大,董卓贪婪,两人本就面和心不和,如今再加上军粮这个导火索。
刘度根本不用动手,只需冷眼旁观,就能看着这两头猛虎斗得两败俱伤!
这是何等高明的借刀杀人之计?不费一兵一卒,就将最大的两个威胁绑在了一起,逼着他们走向决裂。
贾诩想起不久前在城外看到的一幕,刘度带着一个胖乎乎的武将,两人骑着马,如同虎入羊群般冲进五千西凉骑兵阵中,戟落似电硬生生杀开一条血路。
当时他就觉得,这刘度的武勇怕是天下无双,就算是楚霸王项羽复生,也不过如此。
可他万万没想到,刘度不仅有霸王之勇,更有这般搅动风云的智谋。
武能横推千军,文能运筹帷幄,这样的人物,才是真正能在这乱世中成就大业的明主啊。
相比之下,眼前的董卓虽然权势滔天,却不过是个被欲望冲昏头脑的莽夫。
袁绍四世三公,却心胸狭隘,目光短浅,跟着这样的人,终究是没有出路的。
贾诩端起酒杯,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却让他的头脑更加清醒。他看着帐内依旧争吵不休的众人,心中已然有了决断。
或许,是时候该换个主公了。
这个刘度,或许就是乱世之中,最适合他的避祸之所。
贾诩虽然富有谋略,却不是功利之辈,所求的也不过是独善其身罢了。
他放下酒杯,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喧闹的主帐。
帐外的夜风带着凉意,吹起他的衣袂,远处的军营里传来士兵们的笑骂声和醉酒后的胡言乱语,一切都显得那么浮躁而混乱。
贾诩抬头望向洛阳城的方向,那里灯火璀璨,如同蛰伏的巨兽。
他知道,那里有一个年轻人,正用一双无形的手,拨动着天下的棋局。
“刘景鸿……” 贾诩轻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某家,拭目以待。”
说完,他转身朝着自己的营帐走去,脚步沉稳。
夜露渐渐重了,打湿了贾诩的靴底,军营里的篝火大多已经熄灭,只剩下几处岗哨还亮着微弱的火光。
西凉军的营地本就杂乱无章,此刻在夜色中更显狼藉,随处可见丢弃的酒坛和啃剩的骨头,偶尔有巡逻的士兵经过,也是脚步虚浮,显然喝了不少酒。
贾诩皱了皱眉,这样的军队,就算一时强盛,又能支撑多久?
他加快了脚步,只想尽快回到自己的营帐,那里或许能让他避开这周遭的喧嚣。
他隶属于张济麾下,营寨在整个大营的东侧,离董卓的主帐有些距离。
越是靠近自己的营寨,周遭的动静就越是稀疏,连巡逻的士兵都少了许多。
贾诩心中了然,张济病重的消息早已传开,他麾下的士兵自然也提不起精神。
远远地,他就看到张济的营帐还亮着灯火,昏黄的光透过帐篷的缝隙洒出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贾诩的脚步顿了顿,想起昨日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刘度仅凭一人之力,就在五千西凉骑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
董卓麾下的六名悍将上去拦截,竟被他一人一戟尽数击溃,张济更是被刘度一戟拍落马下,当时就口吐鲜血,昏死过去。
如今看来,那一戟的力道远比想象中更重。
贾诩走到张济的营帐外,正要掀帘而入,守在门口的亲兵却连忙拦住了他:“先生留步。”
“何事?”贾诩问道,他与张济素来交好,按理说这个时辰探访并无不妥。
亲兵脸上露出几分难色,压低声音道:“夫人来了营中,正在给将军喂药,吩咐了任何人不得打扰。先生还是改日再来吧。”
“夫人?”贾诩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张济的夫人邹氏。他点了点头,没有再坚持:
“我知道了。”
转身离开时,贾诩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张济的武艺在西凉军中算得上佼佼者,曾在乱军之中斩杀过羌族的别部帅,实力绝非寻常将领可比。
可就是这样一位悍将,被刘度随意一戟拍落,就落得如此境地,至今重病不起,这刘度的武力,当真是深不可测。
贾诩这份忌惮,比先前在庆功宴上又深了几分。
张济的帐内,与外面的清冷截然不同,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药味。
一盏油灯悬在帐顶,昏黄的光芒照亮了不大的空间,
张济躺在铺着厚褥的床榻上,脸色苍白得如同纸一般,嘴唇干裂,胸口微弱地起伏着,气若游丝,看上去随时都可能断气。
床边站着一位女子,正是张济的夫人邹氏。
她穿着一袭白色的纱裙,裙摆拖在地上,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
纱裙质地轻薄,几乎能透过布料看到里面细腻的肌肤,勾勒出她丰腴婀娜的曲线,胸前饱满得仿佛要将纱裙撑裂,腰肢却纤细如柳,往下是挺翘的臀部和修长的双腿,每一处都透着成熟女性的极致风情。
她的年纪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一张瓜子脸,眉如远黛,眼若秋水,眼角微微上挑,带着几分天然的媚意,仿佛一只慵懒的狐狸。
此刻她正端着一碗黑褐色的汤药,用小巧的银勺轻轻舀起一勺,放在唇边吹了吹,才小心翼翼地送到张济嘴边。
“将军,该喝药了。”她的声音软糯动听,像是带着钩子,哪怕是在如此沉重的氛围里,也能让人心中泛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