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在骂声中青云直上
作品:《四合院:八尺婴儿,念力镇禽兽》 《情满四合院》,或者说按照何雨天内心定义的《禽满四合院》,
在经过了紧锣密鼓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后,终于通过阮台长的渠道正式播出了。
全国黄金时段播放。
播出效果,堪称炸裂。
正如预料之中,甚至远超预料。
这部剧火了,火得一塌糊涂。
街头巷尾,工厂机关,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这部不一样的四合院故事。
收视率一路飙红,将同时段的其他节目远远甩在身后。
但与之相伴的,是铺天盖地的叫骂声。
观众们一边看得津津有味,一边被气得七窍生烟。
电视机前,不知道多少人气得拍桌子瞪眼,大骂剧中人物的无耻行径。
“这个一大爷太不是东西了!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贾张氏怎么不去死啊!看得我血压都高了!”
“傻柱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傻子!活该被吸血!”
“许大茂真乃小人也!”
“秦淮茹这白莲花装得可真像,不过那两袋粮仓,真让人稀罕!”
社交媒体和报刊杂志上,相关讨论和批评文章层出不穷。
几乎所有主要角色,都被观众用最激烈的言辞“问候”一遍。
而作为编剧和导演的何雨天,自然是集火的核心靶子。
“何雨天是不是心理变态?怎么能编出这么恶心人的剧情?”
“是国际大导演?我看是国际大BT!专门拍这种东西来恶心人!”
“颠覆三观!带坏风气!建议有关部门查查他!”
“之前的电视剧多阳光,现在怎么堕落了?被西方资本主义腐蚀了?”
“哗众取宠!为了博眼球毫无下限!”
……
骂声传遍大街小巷,甚至还有人专门来南锣鼓巷95号院,堵何雨天本人。
何雨天没怎么跟他们计较,只是一人赏一记千年杀。
谁让他心里难受,他就让谁生理难受。
剧组的演员们也未能幸免,出门甚至会被入戏太深的观众指指点点。
阎埠贵去买菜,都差点被大妈们用鸡蛋砸,幸好他跑得快,还嘟囔着,
“你们倒真用鸡蛋丢我啊,光打雷不下雨。”
这股风浪实在太大,终于惊动了文化局。
这天,何雨天被请到了文化局一位大佬的办公室。
这位大佬面色严肃,但眼神里并无太多苛责,反而带着一脸好奇。
“何顾问啊,”大佬用的是何雨天经济发展顾问的身份开头,显得既正式又留有情面,
“你拍的这部剧,可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啊。社会上对你的批评声音很猛烈,说你抹黑时代,宣扬人性之恶,道德败坏。”
他顿了顿,看着一脸淡定的何雨天,继续道:
“我知道你身份特殊,贡献卓著,曾获得热心文化建设杰出贡献、国家特别贡献奖和爱国金星奖章等,但舆论压力在这里。”
“如果你觉得压力太大,或者有别的考虑,我们可以协调一下,让这部剧暂时下架冷却一段时间。”
何雨天闻言,微微一笑,表现的不慌不忙。
他将当初在四合院片场,召开全院大会时,
对剧组那番关于“个人权利”与“道德绑架”的长篇大论,
更加系统、更精炼向大佬阐述了一遍。
他从“生命权、身体权、财产权”这三块基石讲起,
谈到传统道德体系中“个人权利”概念的缺失,
剖析剧中每个角色行为背后,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解释自己拍摄《禽满四合院》并非为了抹黑,
而是为了用极端故事,引发最广泛的社会思考和讨论,
为构建真正健康、尊重个体基础的新道德观念,撕开一道口子。
“……领导,道德不应是空中楼阁,更不能成为软暴力工具。”
“它的光辉,必须建立在坚实的人权地基之上。”
“我拍这个,骂名我早有预料,但若能因此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凭什么’、‘为什么’,那这一切就都值了。”
何雨天最后总结道,目光坦然。
大佬听完,沉默了良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他身居高位,见识广博,何雨天这番融合了后世批判思潮的言论,
虽然新颖甚至有些尖锐,但其内在的逻辑性和前瞻性,
尤其是那种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洞察,和试图推动进步的诚意,让他深感震动。
大佬抚掌轻笑,随即变成了爽朗大笑:
“好!说得好!何顾问啊何顾问,你不光是经济上的能手,搞文化宣传,眼光更是毒辣独到!”
“骂声?骂声怕什么?真理越辩越明!这件事,你做得对!”
“这部戏,就该放着,让所有人都看看,都吵吵!吵出个道理来!”
大佬非但没有责怪,反而对何雨天大加赞赏。
他看出何雨天并非哗众取宠,而是怀着一份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在用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以身入局,试图唤醒一些东西。
何雨天心中一定,趁热打铁,说道:“感谢领导的理解和支持。”
“文化领域的建设非一朝一夕,需要多管齐下。”
“接下来,我还有一个想法,或许能换一种方式,提升我们的文化影响力。”
“哦?说说看。”大佬颇感兴趣。
“我打算组建足球俱乐部,”何雨天认真道,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影响力无与伦比。”
“一支能走向国际的足球俱乐部,甚至是未来的国家队成绩。”
“对于展示国家形象,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想在这方面做些尝试,不知领导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指导?”
文化部长一听,眼睛更亮了。
经济顾问并大导演,现在又要搞体育?
还是最具全球影响力的足球?
这个何雨天,格局果然不一般!
他还怕对方被人骂出个好歹,结果人家完全不在意。
他略微思索,便提了几条切实建议:
比如注重青训体系的基础建设,
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稳妥引入外援,
加强与体育总局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
甚至可以探讨未来,代表国家出战国际赛事的可能性等等。
他表示文化局和体育系统那边,也能帮忙协调一些资源。
谈话结束时,大佬亲自批示,天宇传媒乃至何雨天个人后续的文化影视项目。
在审核上给予“绿色通道”待遇——
只要内容没有根本性红线问题,优先审核,原则上予以支持。
这等于为何雨天未来的文化输出计划,装上了一个强劲助推器。
从此,何雨天在文化局内部挂上了号,拥有极大便利。
他成功地用一部找骂的电视剧,撬动了更深层次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