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一天上学

作品:《不让奶团吃饱饭?掀桌!都饿着!

    陈阿妹一共打了三碗鸡蛋粥。


    盼盼喝了一碗,还剩两碗放在厨房的桌台上。


    陈老太见了,毫不迟疑就去碗柜拿新碗。


    打算喝碗盐粥算了。


    在客厅看孩子的陈阿妹听见厨房那边传来的动静,立马冲着厨房那边道:“你吃打好的鸡蛋粥!剩下那碗,等会儿你喂一帆一鸣。”


    陈老太舀粥的动作顿住,“我吃盐粥就行,鸡蛋粥你吃吧?”


    “你吃鸡蛋粥。”陈阿妹语气不容置否,“我不喜欢鸡蛋粥,一会儿我回来再另外煎鸡蛋。”


    闻言,陈老太这才放下空碗。


    鸡蛋粥已经放到温热,因为陈老太吃的速度很快赶上盼盼。


    嘴里的最后一口粥还没咽下,盼盼就着急地将自己的碗摞进陈老太的碗里。


    然后捧着两个空碗跑进厨房。


    将空碗放进洗碗槽后,她哒哒哒跑回房间,背书包。


    “好啦!妈妈,咱们出发吧!”


    陈阿妹上下看她一眼,“不换新衣服?头发也不用梳了?”


    盼盼后知后觉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衣裳,又摸了把长度到肩膀的乌黑头发,尴尬地笑了笑。


    她跑回房间关上门,自己夯吃夯吃脱衣服、换衣服。


    换好衣服出来,立马去拿皮筋梳子,跑到陈阿妹面前盘腿坐下。


    陈阿妹很快将她的散乱的头发扎成双马尾在脑后。


    “好了,去把鞋子也换了,然后咱们就出发吧。”


    “好!”盼盼把往她身上爬、伸着脑袋示意陈阿妹梳头的两个小胖墩轻轻推开,跑去换鞋。


    一屁股坐在地上的小胖墩不气馁,抱着陈阿妹的腿又往上爬。


    同时向陈阿妹伸着脑袋。


    陈阿妹失笑不已,“你们也要梳头啊?就这几根头发,梳不梳有什么区别?”


    说是这么说,她还是用梳子在两个小胖墩的头上梳了几下。


    两个小胖墩看起来很喜欢梳头的感觉。


    梳子一从头皮划过,他们就眯起眼睛、缩起肩膀,小手还握成拳头。


    模样憨态可掬,将陈阿妹、陈老太逗得合不拢嘴。


    盼盼很快换好鞋子,再次背上书包。


    陈阿妹牵着她的手出门,陈老太在家喂两个小胖墩喝鸡蛋粥。


    “妈妈,为什么不骑摩托车去啊?”盼盼一边走,一边仰脸问陈阿妹。


    陈阿妹看她,“又不远,走路就当锻炼身体了。而且你看村里的孩子们都是自己走路上学,到时候你也得自己走路上学。”


    盼盼扭脸往前方、身后看了看。


    果然,大部分背着书包的学生都是三两就伴,身边没跟着家长。


    盼盼立马松开陈阿妹的手,“妈妈,我也能自己走路上学,你回家去吧。”


    说着她还冲陈阿妹挥手示意。


    陈阿妹哭笑不得再次牵上她的手,“我得去给你交学费啊。”


    “哦~好吧。”


    “明天开始,你可就要自己走路上学了。去学校就去学校,不能中途乱跑去其他地方,只能走在咱们今天走的大路上,知不知道?”


    盼盼认真点头,“知道!”


    “在学校要认真听课,不欺负同学,也不能被同学欺负。尽量在下课的时候上厕所,要是在上课的时候想上厕所,就举手跟老师打报告……”


    陈阿妹絮絮叨叨交代盼盼一大堆。


    盼盼蹦蹦跳跳,也不知道到底听进去了多少。


    步行将近八分钟,母女俩终于来到小学门口。


    开学第一天,学校里叽叽喳喳,全是孩子们兴奋开心的笑闹声。


    这所小学是附近几个自然村共用的一所小学,实行六年制教育,另外还开设了学前班。


    一至四年级有两个班,学前班和五六年级只有一个班。


    水泥地面的操场上,七张破旧的课桌代表着学前班和六个年级。


    站在课桌后的老师们在喊:“三年级!三年级的都来这里交学费,交完学费才可以回教室。”


    “一年级!学前班升一年级的!直接上一年级的,都来这里交学费!”


    “学前班!要上学前班的,来这里!”


    陈阿妹牵着盼盼,朝代表着学前班的课桌走去。


    学前班那一队排的人不多。


    因为村里人大多为了省一年学费,会直接让孩子在满七岁后,直接上一年级。


    至于能不能跟得上,学不学得好,就看孩子们自己的本事。


    要是学习好,就一直上到六年级,再读初中。


    要是学习不好,或者压根就不喜欢上学,那就上到五六年级辍学。


    有的甚至三、四年级就辍学。


    用村里一些老人的话说:“书读到三年级,学的字就够用一辈子了。”


    老师上门家访劝学,大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


    有的家长会说:“我们家就没有那个读书的种,让他上学也是浪费时间。”


    有的家长会说:“他不想上就不上吧,反正成绩也不好,不如让他去学门手艺,以后还能养活自己。”


    还有的极个别家长会暴躁地让老师别多管闲事……


    陈阿妹很快给盼盼交好一学期十二元学杂费,然后领着盼盼朝老师指的一排瓦房走去。


    学校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和一排瓦房。


    其中一至六年级的教室分布在三层的教学楼。


    学前班和教师办公室、教师宿舍以及学校仓库、专门用来印试卷的‘拓印室’则依次分布在瓦房。


    这已经属于条件非常不错的小学,有教学楼、有操场、有草地。


    附近村镇还有一小部分学校是‘不完全’小学。


    环境、设施简陋就不说了,只能上一到三年级。


    想继续上,就得前往最近的完全小学报名。


    说是‘最近’,其实学生们起码得走上几公里的路……


    学前班里已经有五六个孩子,看起来都和盼盼差不多年龄。


    陈阿妹领着盼盼进屋,找了个中间的空位置让盼盼坐下。


    “以后这就是你的位置了,除了老师说换座位,别人让换,你都别换,听见没有?”


    盼盼双手整齐叠在矮矮的课桌上,用力点点头。


    学前班的桌椅和一至六年级的方方正正的课桌椅不同,是相对较矮的长条桌、长条凳。


    陈阿妹摸摸盼盼的头,“那妈妈就先回家了。等中午放学,妈妈来学校接你回家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