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江南的新客人
作品:《大乾法医:开局惊懵当朝宰相》 江南,金陵。
距离玄武广场那场血腥的祭天大典,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
金陵城,已经从那场巨大的恐慌中,渐渐恢复了平静。
城门早已重开,米价也已经回落。
秦淮河畔的画舫,虽然不如往日那般喧嚣,但也重新点亮了灯笼,传出了依依呀呀的歌声。
仿佛那一日的流血与死亡,只是一场短暂的噩梦。
然而,对于江南的官场来说,真正的寒冬,才刚刚开始。
钦差衙门。
那座破败的院子,如今已经成了整个江南,所有官员的梦魇之地。
顾长风,这个名字,更是成了能让小儿止啼的,恐怖代名词。
这半个多月里,他以雷霆手段,对江南官场,进行了一场大清洗。
以江宁知府孙志才为首,几乎所有江南的官员,都被他“请”到钦差衙门,喝过茶。
那份从周康尸体上拿到的,记录着覆船会所有罪证的血书,成了他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凡是跟覆船会有过牵连,跟周康有过利益往来的官员,无论官职大小,无论背景多深,全都被他,一一拿下。
一时间,江南官场,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无数的官帽,落地。
无数的家产,被查抄。
那些曾经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如今,要么成了阶下囚,要么就夹着尾巴做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顾长风用最直接,最酷烈的方式,让所有人明白了一个道理。
在江南,他,就是天。
公房内。
顾长风正坐在书案后,面前,堆着小山一般的卷宗和账册。
这些,都是从被查抄的官员府上,搜出来的。
每一本账册背后,都记录着触目惊心的,官商勾结,鱼肉百姓的罪恶。
“长风,歇会儿吧。”
吴谦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走了进来,脸上,满是心疼。
“你都看了一天了,眼睛还要不要了?”
顾长风没有抬头,只是摆了摆手。
“叔父,我没事。”
他还在想杨天赐的事。
虽然江南的局面,已经被他暂时稳住,但杨天赐这条毒蛇的逃脱,始终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头。
他总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杨天赐费了这么大的力气,牺牲了整个江南的据点,不可能只是为了,试探自己的底牌。
他一定,还有更大的图谋。
可这图谋,到底是什么呢?
“大人!”
就在顾长风沉思之际,陈景云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门口。
他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冰块般的表情,但眼神里,却带着一丝凝重。
“大人,京城来人了。”
顾长风的眉毛,挑了一下。
“谁?”
“户部左侍郎,晏清。”陈景云吐出一个名字。
晏清?
顾长风在脑海中,飞快地搜索着这个名字。
户部左侍郎,正三品大员,掌管天下钱粮赋税,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更重要的是,他记得,这个晏清,是当朝次辅,刘党的核心成员。
而刘次辅,又是宰相李纲,在朝堂上,最大的政敌。
他来干什么?
“说是……奉陛下旨意,前来协助大人,核查江南漕运亏空,清点查抄家产。”陈景云继续说道。
协助?
顾长风心中冷笑。
怕不是来抢功劳,摘桃子的吧。
他刚刚在江南,用血和刀,砍出了一片新天地,京城里的那些豺狼,就闻着味儿,迫不及待地扑上来了。
“他人呢?”顾长风放下手中的毛笔。
“已经到了金陵驿馆,派人递来了拜帖,说是明日一早,前来衙门拜会大人。”
“呵,还挺讲规矩。”顾长风的嘴角,勾起一抹冷意。
“长风,这……这来者不善啊!”吴谦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他虽然不懂朝堂上的弯弯绕绕,但也知道,户部侍郎,那可是比顾长风官大得多的京城大员。
而且听这意思,明显是来找茬的。
“叔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顾长风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紧张。
“我倒要看看,这位京城来的大人物,想怎么‘协助’我。”
……
第二日,清晨。
一顶八抬大轿,在数十名护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地,停在了钦差衙门的门口。
轿帘掀开,一个身穿三品官袍,面容清瘦,眼神锐利的中年官员,从轿子里,走了出来。
正是,户部左侍郎,晏清。
他抬头,看了一眼那块歪歪扭扭,甚至还带着几分寒酸的“钦差衙门”牌匾,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然后,他整了整官袍,迈步,走进了院子。
顾长风,已经带着吴谦和孙志才,等在了院中。
“下官顾长风,参见晏大人。”顾长风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
“呵呵,顾大人不必多礼。”晏清的脸上,带着一副官场上最常见的,和煦的笑容。
他上前,亲热地扶住顾长风的胳膊,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个比自己年轻了近二十岁的,如今在整个大乾都声名鹊起的年轻人。
“顾大人以雷霆之势,肃清江南沉珂,为我大乾,立下不世之功。陛下在京城,可是对你,赞不绝口啊!”
他一开口,就是一顶高帽子,先扣了过来。
“晏大人谬赞了。”顾长风的脸上,也挂着客气的笑容,“下官不过是奉旨行事,不敢居功。倒是晏大人,一路舟车劳顿,下官未能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两人你来我往,说的都是一些毫无营养的官场客套话。
但彼此的眼神,都在空中,进行着无声的,交锋。
寒暄过后,晏清被请入了公房。
他看着这间简陋得,甚至不如京城一个七品小官公房的屋子,眼中的那丝轻蔑,更浓了。
“顾大人,本官此次前来,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晏清开门见山,从怀中,取出了一份圣旨。
“陛下说,顾大人你劳苦功高,但江南账目繁杂,牵扯甚广,怕你一人,分身乏术。特派本官,前来为你分忧。”
他将圣旨展开,却没有宣读,只是拿在手里,笑着看向顾长风。
“从今日起,所有查抄家产的清点,亏空账目的核算,就都交给本官来处理吧。”
“顾大人你,也好专心,去审理那些逆党的案子。”
他的话,说得冠冕堂皇。
但意思,却再明白不过了。
案子,你审。
油水,归我。
这已经不是接盘了,这是明抢了。
站在一旁的吴谦和孙志才,气得脸都白了。
他们何曾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顾长风的脸上,却依旧带着笑。
他仿佛没有听出晏清话里的意思,只是点了点头,一脸“感激”地说道:“如此,就多谢晏大人,为下官分忧了。”
晏清看着顾长风那副“天真”的模样,心中,冷笑一声。
到底,还是个毛头小子。
被自己三言两语,就唬住了。
他满意地收起圣旨,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
就在他以为,自己已经稳操胜券的时候。
顾长风,却突然,又开口了。
“对了,晏大人。”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
“下官在查抄周康府邸之时,除了金银财宝,还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一些,关于京城某些大人,与周康,与覆船会,往来甚密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