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谁说本官不通文墨

作品:《大乾法医:开局惊懵当朝宰相

    得月楼大堂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孙志才、周康、刘铭三人的脸色,比锅底还要黑。他们精心准备的“美人计”,非但没有奏效,反而被顾长风当成了讲台,把在座的所有人都给训斥了一顿。


    这脸打得,啪啪作响,火辣辣地疼。


    他们感觉自己就像是搭好了戏台子,请好了角儿,结果戏还没开唱,就被人一脚踹翻了台子,还指着鼻子骂了一通。


    憋屈!


    无比的憋屈!


    尤其是琅琊王氏的那个王旭,他那张向来挂着倨傲笑容的脸,此刻已经铁青。


    谈风月,是他挑起的头。苏曼娘,是他王家举荐的人。顾长风这一番话,骂的虽然是所有人,但打得最狠的,还是他王旭的脸!


    “好!说得好!”


    王旭猛地站起身,手里的折扇“啪”地一声,拍在桌子上。他没有发怒,反而大声叫好,只是那声音里,透着一股子阴阳怪气。


    “顾大人果然是顾大人!见解果然非同凡响!一番话,真是让我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啊!”


    他皮笑肉不笑地看着顾长风,“听闻顾大人在京城时,便有‘大才’之名。今日,在这秦淮河畔,得月楼上,又有苏大家这等绝代佳人在此,如此良辰美景,顾大人何不,即兴赋诗一首,也好让我等江南的‘俗人’,开开眼界,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豪情’,什么才是真正的‘战歌’?”


    这话一出,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这是图穷匕见了。


    既然讲道理讲不过你,那就在你最自以为是的领域,彻底击败你!


    作诗!


    这可是江南士族的看家本领!


    他们从小就浸淫在诗词歌赋之中,玩弄文字,对他们来说,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尤其是王旭,他本人就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十五岁便能作出名篇,被誉为“王氏麒麟儿”。


    他现在,就是要逼着顾长风,当着全江南名流的面,跟他比试诗才!


    你顾长风不是能说会道吗?不是满口家国大义吗?好啊,有本事,你现在就作一首出来!


    你要是作不出来,那你刚才那番慷慨陈词,就全都是空话、大话!你就是个只会耍嘴皮子的伪君子!


    你要是作出来了,但作得不好,那更丢人!一个京城来的钦差,在江南的地盘上,跟江南的才子比作诗,结果输了,这脸,可就丢到姥姥家了!


    这又是一个,两难的死局!


    吴谦急得直搓手,心里把这王旭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这不是欺负人吗?长风是官,是来办案的,又不是来跟你们这帮闲得蛋疼的公子哥斗诗的!


    孙志才等人,则再次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他们巴不得王旭把事情闹大。王家在江南的势力,根深蒂固,连他们都要礼让三分。让王旭这个愣头青去跟顾长风硬碰硬,正好可以试试顾长风的深浅。


    “王公子说笑了。”顾长风还没开口,一旁的苏曼娘却忽然说话了。


    她脸色依旧苍白,但已经恢复了镇定。她对着王旭微微一福,轻声说道:“顾大人是朝廷钦差,身负皇命,日理万机,我等,怎敢以诗词这等小道,来叨扰大人?”


    她这是在给顾长风解围。


    一方面,她确实被顾长风刚才那番话给震住了,心里生出了一丝敬佩。另一方面,她也清楚,自己只是被推到台前的一颗棋子,如果事情闹得太大,她一个风尘女子,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王旭却根本不理她,只是冷冷地瞥了她一眼:“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退下!”


    苏曼娘的娇躯微微一颤,咬着嘴唇,默默地退到了一旁,那双美丽的眸子里,满是委屈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王旭的目光,再次逼视着顾长风,咄咄逼人:“怎么?顾大人,莫非是,怕了?还是说,京城的才子,到了我们江南,就,江郎才尽了?”


    他的话,充满了挑衅和侮辱。


    整个大堂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吴谦气得想站起来骂人,却被陈景云一个眼神给按住了。陈景云依旧是那副面无表情的样子,但他的手,已经,悄悄地,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只要顾长风一声令下,他有把握,在三息之内,让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王公子,人头落地。


    顾长风却笑了。


    他看着一脸嚣张的王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王公子,你错了。”


    “我错哪了?”王旭冷笑。


    “你以为,我是在跟你,谈论诗词吗?”顾长风的眼神,变得有些怜悯,像是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跟你谈的,是家国,是风骨,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而你,却只想着,跟我比谁的文采更好,谁作的诗更漂亮。”


    顾长风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一股夹杂着水汽的夜风,吹了进来,吹动了他的衣衫。


    窗外,便是著名的秦淮河。


    河上,画舫穿梭,灯火如龙。靡靡的歌声,和着女子的娇笑声,从河面上传来,飘入这得月楼中。


    “王公子,你看这秦淮河,美吗?”顾长风忽然问道。


    王旭一愣,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下意识地答道:“自然是美的。”


    “是啊,很美。”顾长风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他念出的这句诗,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这句诗,太应景了!


    也太狠了!


    他这是在骂谁?


    他是在骂,他们这些,只知在秦淮河上饮酒作乐,早已忘了国仇家恨的,江南士绅!


    王旭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


    “你!”他指着顾长风,气得浑身发抖,“你……你敢辱我!”


    “我辱你?”顾长风转过身,冷冷地看着他,“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你身为琅琊王氏的子孙,你的先祖,也曾是,辅佐君王,开疆拓土的,国之栋梁。可你呢?你除了会作几首酸诗,会在这秦淮河上,争风吃醋,你还会做什么?”


    “你可知道,就在你们,吟风弄月的时候,北境的将士,正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


    “你可知道,就在你们,一掷千金,博美人一笑的时候,西北的百姓,正在易子而食,饿殍遍野?”


    “你不知道!”


    “你什么都不知道!”


    “你只活在,你们江南这,用金钱和脂粉,堆砌起来的,虚假繁华里!”


    顾长风上前一步,气势逼人:“王旭,我问你,诗,是什么?”


    “诗,是言志!是载道!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呐喊!”


    “而不是,你们这些,无病呻吟的,纨绔子弟,用来,附庸风雅,炫耀才华的,工具!”


    “你不是要我作诗吗?”


    顾长风看着他,眼中,满是鄙夷。


    “好,我今天,就作一首,送给你,送给,在座的所有人!”


    他走到主桌前,拿起桌上的酒壶,将杯中的残茶倒掉,满满地,斟上了一杯酒。


    然后,他举起酒杯,目光如电,扫过全场。


    整个大堂,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这位钦差大人的,“惊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