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欲使人灭亡
作品:《魏晋不服周》 此刻正是金秋时节,天气已经明显的由炎热转向舒适。即便是不穿衣服在外面奔走,也不会感觉不适。
骑在马上的钟会,看着官道两旁金黄色的麦田,心情也变得异常舒适。
他身后跟着的,是延绵不绝的大军,一眼望不到头。这些士卒,一个个都是盔明甲亮。军中旗帜招展,军威不可亵渎。
钟会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来了,他带着十数万大军来了。
成都,将会是他谱写人生新传奇的摇篮与新起点。
“伯约,等会见到了邓艾,你有什么话想跟他说吗?”
钟会举起马鞭,指了指远处眺望可见的成都城问道,整张脸上都带着意气风发。
“姜某不过是坐享其成之辈,邓艾并不是被我抓住的。
见到邓艾,只怕他还要笑我无能。”
姜维无奈叹息道。
听到这话,钟会脸上的得意瞬间消退,变得意兴阑珊起来。
没错,邓艾确实不是姜维抓到的,可也不是钟会抓到的啊!
这一刻,钟会脑子里忽然冒出一个问题:手中资源远不如自己雄厚的石守信都能抓到邓艾,为什么自己却抓不到呢?
他内心深处涌出一丝恐惧来,甚至不敢把那四个字单独拎出来说。
那便是“技不如人”!
可惜,钟会不敢说的事情,姜维却毫不忌惮。
姜维忍不住长叹一声道:
“大都督麾下石守信,真乃人中龙凤也。雨夜五百轻骑奔袭成都,兵不血刃占据军营,策反邓艾麾下将领,最后将他在皇宫内抓捕。
真是干得漂亮,所谓英雄出少年,姜某自愧不如啊!”
他这话不知道是真的在恭维呢,还是在挑拨离间,反正钟会听了以后心中十分不痛快。
道路两旁的麦田在眼里,也变得跟枯黄的杂草差不多了。
钟会没了说话的兴致,只顾着策马行军。
不一会便抵达了成都东门外。
此时此刻,以胡烈为首,加之邓艾麾下的那些将领,一个两个都是恭恭敬敬在门外等候。石守信也在其间,看起来并不显眼。
大军止步后,钟会对李辅交代了几句,让他带兵进入郊外魏军大营,扩建营地,等待进一步指示。
随后,钟会便策马上前,对隐没在人群里面的石守信喊道:“石敢当,带本都督去找邓艾!”
城门外众人皆是一愣,半天没弄明白钟会这厮到底想做什么。
倒是石守信面色如常,走上前来对骑在马上的钟会恭敬行礼道:“邓艾被关押在诸葛家的宅院内,下官这就带您前往。”
说完,便牵过钟会坐骑的缰绳,牵着马往城门内走去,丝毫都不介意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侮辱。
见石守信没有什么逆反的心思,钟会也不说什么,只是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走进城门后,看到众将跟在后面,钟会回头对他们吩咐道:“你们忙各自的军务去吧,今夜在成都皇宫内举办宴会,有什么事情,到时候再说!”
他看起来心情甚好,胡烈等人本就不喜欢钟会,自然也不可能有什么事情跟他禀告,听到这话以后,皆是各自散去。
待这些人走后,钟会这才翻身下马。他本就不习惯别人牵着他的马引路,刚刚的高调姿态,不过是做给旁人看的。
谁给谁牵马,谁就是谁的仆从,很多语言并不需要用嘴巴说出来。
“走,去诸葛家看看。”
钟会对石守信吩咐道。
二人走在成都城内宽敞而平整的道路上,钟会环顾四周的屋舍,还有远处富丽堂皇的宫殿,忍不住感慨道:“蜀国把钱用来修成都,何不用作军费呢。少修一座宫殿,又怎么会有灭国之祸。”
如果在蜀国生活不舒服,那当这个蜀国皇帝何用?
石守信知道刘禅的想法,他虽然不认同钟会的观点,此刻却也只能开口附和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刘禅此刻或许和大都督的想法一样吧。”
“哼,刘禅这个废物。”
钟会冷哼一声,不置可否的回了一句。他似乎感觉自己被人和刘禅拿来相提并论,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
一路上钟会都在跟姜维说邓艾的事情,没想到此刻却只是让姜维跟在后面,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见状石守信若有所思,不免高看了钟会一分。
这种在“仇敌”面前显摆的事情,在钟会看来是一种赏赐。
既然是赏赐,那就不能喧宾夺主了。而且这还事关一些魏军之中的机密之事,姜维这个蜀国降将,并不方便知晓。
一行人抵达了诸葛家的宅院,钟会反复查看,这才确信真的是诸葛亮家。
“诸葛孔明的家宅这么小的吗?”
钟会看向石守信问道。
“确实,诸葛丞相为官清廉,只有薄田十五顷。下官家中都有富田二十顷,真是令人汗颜啊。”
一顷田大概能够养活一户,这个土地规模,证明诸葛亮家里最多只有十五家佃户。
这个规模,别说前无古人了,就是在将来,做到类似丞相官职的人里面,也是后无来者。
听到石守信所说,钟会立马感觉自惭形秽,自愧不如。
他长叹一声道:“钟某在这里审问邓艾,实在是若坐针毡。这样吧,我先去皇宫看看,你带着邓艾过皇宫来,我要审一审他。”
“下官这就去办。”
石守信对钟会作揖行礼道,他知道钟会在怕什么。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钟会在诸葛亮家里审问邓艾的话,就好像诸葛亮的灵魂,在头顶上方看着他们这群攻灭蜀国的魏军将领互相狗咬狗一样。
那感觉实在是很糟糕。
扪心自问,石守信在诸葛亮家里,也感觉不自在,有种生怕打扰到英灵的小心翼翼。
而拷问邓艾,则是钟会发泄情绪的人生荣光,怎么能被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干扰呢。
石守信非常理解钟会的想法,这就是一种自愧不如加做贼心虚的表现。
石守信走进诸葛家宅院,打开关押邓艾的厢房房门,对里面喊道:“邓艾,大都督要审问你,等会问什么就说什么。不想死的话,就不要提你给我写的供状,明白吗?”
石守信的声音很冷淡,虽然周围四下无人,但邓艾还是走出来小声问道:“真可以活?”
“大概吧,我说了不算。”
石守信随口一说,转身就走。
他领着邓艾来到皇宫门口,稍稍打听以后,得知钟会去了御书房,石守信又带着邓艾来到本该是刘禅办公地点的御书房,就看到钟会正好奇的四处打量御书房内陈设。
一个劲的啧啧称奇。
“这不是艾艾嘛。”
钟会看到邓艾来了,忍不住出言讥讽道。一旁的姜维看向邓艾,眼中有恨意闪过,却又很快隐没。
石守信眼观鼻鼻观心,他知道钟会要在邓艾身上找一些情绪价值了。
“我替你写了一份供状,等会就要快马送到长安,你不妨现在先看看如何?”
钟会从怀里摸出一张纸来,直接递给邓艾观摩,显得非常大方。
至于对方会不会将其撕毁,钟会一点都不担心,他最喜欢看自己想收拾掉的人,在一旁无能狂怒的样子。
那会给他带来一种无法描述的快感!
邓艾若是真的干出这样的事情来,钟会就当场再写一张给他看,杀人诛心!
写完还会问邓艾,要不要再撕。
果不其然,邓艾看着这份供状,气得浑身颤抖。
上面直言:我之所以偷渡阴平,铆足劲灭蜀,就是因为我知道蜀国空虚,只要能挟持刘禅,便能达成挟天子以令不臣的效果,掌控蜀国,当一个割据一方的皇帝巴拉巴拉。
总之一句话,我邓艾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在蜀地当皇帝。
邓艾此刻的心情,就是无能狂怒。
因为令他感觉无奈的是,这供状的字迹,就是他自己的,邓艾本人都分辨不出来这到底是不是他的字迹。
只怕司马昭也一样。
“钟会,你这个无耻小人,就算司马昭收不了你,老天也会收了你的!”
邓艾指着钟会破口大骂,可惜钟会就那样气定神闲的站在那里,任凭邓艾怎么骂,他都是面带微笑不还嘴。
姜维站在一旁,心中出了口恶气,却也不方便开口说什么。
终究不是他本人抓的邓艾啊!
而石守信依旧是把自己当死人,低着头不看,也装着什么也没听到。
不一会,邓艾骂累了,刚刚他把钟会家的亲人都问候了一个遍,只可惜钟会面不改色,任凭邓艾怎么骂他,钟会都是不还嘴。
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样”的嚣张姿态。
此刻,邓艾似乎放弃治疗,不想再说什么了。整个人都耷拉了下来,那模样就如同会喘气的死人。
钟会也感觉无聊起来,他对身旁的丘建吩咐道:“将邓艾关进牢狱里面,看管起来,别让他自尽!”
对付邓艾,钟会压根就不想听这厮解释,直接都把供状提前写好了。
他压根不在乎邓艾会怎么说,一切都给他安排得妥妥的。相比之下,石守信办事算是相当客气和“温柔”了。
权斗失败者的可悲之处便在于此,即便是有理,敌人也未必会给失败者开口说话的机会。
此刻又气愤又沮丧的邓艾,就像是一只被猫玩腻了的老鼠一般,而那只猫就是钟会!
邓艾恨恨的回过头瞪了钟会一眼,随即被丘建推搡着带离了御书房。
钟会想也没想,直接坐到龙椅上,并示意姜维也坐下。他轻轻摆手,石守信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现在钟某手握二十万大军,先破剑阁,再走傥骆道攻长安。
如今长安空虚,必能一击而下。
就算不成,派兵把守蜀地关隘,亦是可以当第二个刘备。
伯约兄以为如何呢?”
钟会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好像他说的这些,抬手之间便可以实现一般。
“大都督,话虽如此,但若是军中将领们都反对,那该如何是好呢?”
姜维面有忧色,觉得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现在还不着急兵变。
秋收在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长安那边的粮草,现在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还好蜀中正值秋收,新粮满仓倒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待秋收过后,再来发动,先控制住军中将领,再以郭太后遗诏发檄文讨伐司马氏。
如此大事可成!”
钟会一脸激动说道,那样子就跟石守信前世那些小年轻们,跟同样年轻的女友炫耀一般。
什么三年创业,五年上市,十年世界五百强。
不过钟会的想法倒是有些合理性,姜维也不得不承认,秋收是成功的关键之一,这意味着二十万军队暂时摆脱了魏国朝廷的粮草控制。
如果现在玩政变,不需要多的,司马昭只要卡住剑阁,不让粮秣进入蜀地,便能饿死钟会。
饿极了的丘八会干什么事情,不问可知。
“大都督,姜某任凭驱策!只盼着早日举起义旗!”
姜维故意露出激动的表情,对钟会作揖行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