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暗河寻踪,符纹现真章
作品:《我当便衣警察那些年》 “林晓,你确定暗河入口就在关帝庙后墙?这青石板摸上去凉飕飕的,底下要是空的,早该渗水了吧?”王小宇蹲在地上,手掌贴在青石板边缘,抬头看向正拿着洛阳铲勘探的林晓。
林晓手里的洛阳铲刚拔出,带起的泥土还沾着湿气,她用手电筒照了照铲头:“你看这土色,混杂着河泥的黏腥味,底下绝对有水。而且胡小满的草图标注得很清楚,‘石板下三尺,水脉通地室’,错不了。”
胡小满抱着笔记本电脑凑过来,屏幕上是放大的符纹图案:“刘队刚发消息,说那铜符上的‘火符’纹,其实是唐代的水闸机关图!咱们得按符纹的走向撬动石板,不然直接蛮力掀开,可能会触发反锁装置。”
“反锁装置?”王小宇咋舌,“这王绍鼎也太能折腾了,藏点东西至于吗?”
老周带着两个队员守在庙门口望风,闻言回头喊道:“别嘀咕了,刚发现有人在对面屋顶打信号,像‘老掌柜’的人!动作快点,咱们得赶在他们前头!”
林晓从背包里掏出特制撬棍,对照着胡小满电脑上的符纹比划:“来搭把手,小宇,你按符纹的左半部分用力,我撬右半部分,记住要跟着纹路走,顺时针转半圈再往上抬。”
王小宇握紧撬棍,深吸一口气:“行,听你的!不过说好了,要是突然喷出水来,你可得拉我一把——我怕水!”
“放心,”胡小满盯着屏幕念步骤,“符纹第三段是‘止逆阀’,只要按顺序来,水只会慢慢渗,不会喷。准备——起!”
两人顺着符纹用力,青石板果然“咔哒”一声,沿边缘裂开一道缝,一股带着湿气的凉风从缝里钻出来,夹杂着淡淡的墨香。
“有戏!”林晓眼睛一亮,“小宇,再用点劲,把缝扩大些!”
王小宇正使劲,突然听到庙外老周低喝一声:“来了!蹲下!”几人立刻矮身躲到香炉后面,只见三个黑衣人鬼鬼祟祟溜进庙门,直奔后墙而来。
“他们手里拿的是液压剪!”胡小满压低声音,“想硬来?正好,让他们触发反锁装置,咱们坐收渔利。”
林晓摇头:“不行,反锁后再想打开至少得等技术队来拆,‘老掌柜’的人要是带了炸药,说不定会毁了地室。小宇,你去左边引开他们,就说发现了铜符的秘密,我和小满趁机开石板。”
王小宇脸一垮:“引开?我咋说啊?我连铜符长啥样都记不清……”
“就说‘火符纹其实是藏宝图,真正的入口在庙前的老槐树下’!”胡小满急中生智,“他们肯定信,‘老掌柜’不就想要藏宝图吗?”
王小宇咬咬牙,摸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故意往庙门口跑,边跑边喊:“找到了!这符纹翻译过来是‘槐下藏金’!快来看啊!”
三个黑衣人果然被吸引,骂骂咧咧追了过去。林晓趁机和胡小满加速撬动石板,随着“轰隆”一声轻响,石板彻底掀开,露出底下黑沉沉的通道,隐约能看到石阶向下延伸。
“快!下去!”林晓率先跳下去,胡小满紧随其后。刚站稳,就听到上面传来王小宇的喊声:“哎你们别走啊!真在老槐树底下!我骗你们干嘛……”
通道里潮湿阴冷,手电筒的光柱扫过两侧墙壁,竟挂满了泛黄的卷轴。胡小满随手抽出一卷展开,惊得捂住嘴:“是《金刚经》的孤本!还有批注!”
林晓却盯着通道尽头的石门:“别管卷轴了,看那门上的符纹,和铜符完全对上了!小宇说的没错,王绍鼎是真能藏,这哪是秘府,简直是藏经洞!”
“那铜符呢?得用它开门吧?”胡小满想起刘队的话,赶紧从背包里掏出用锦盒装着的铜符。
石门上的凹槽正好能放下铜符,林晓将铜符嵌入,只听“咔嚓”几声,符纹依次亮起绿光,石门缓缓向内打开,露出里面的石室——正中央的石台上,摆着一个鎏金托盘,托盘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本线装册子,封面上写着“成德藩镇事记”。
“这才是真正的宝贝!”林晓伸手去拿,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竟是王小宇领着那三个黑衣人追了过来,“你怎么把他们带过来了?”
王小宇一脸无奈:“他们不信老槐树那套,非说我撒谎,还好我跑得快……”
为首的黑衣人举着刀:“把册子交出来!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胡小满突然举着手电筒照向石台:“你们看!册子底下还有字!‘取此记者,需守三事:护文脉、禁私贩、传后世’——这是让咱们保护文物啊!”
“少废话!”黑衣人扑过来,林晓一把将册子塞进胡小满怀里:“带出去给刘队!我拦住他们!”
就在这时,老周带着队员冲了进来:“警察!不许动!”黑衣人瞬间慌了神,被队员们三下五除二按倒在地。
王小宇喘着气跑到林晓身边:“吓死我了,还好老周来得及时。那册子拿到了吗?”
胡小满小心翼翼翻开册子,激动地说:“拿到了!你看这里,记载了王绍鼎如何抵制藩镇割据,保护文人的事——原来他不是军阀,是想以文治国啊!”
林晓看着被押走的黑衣人,又看向石台上散落的卷轴,轻声道:“难怪他费这么大劲藏这些,是怕战乱毁了文脉。咱们总算没白来。”
王小宇凑过去看册子,突然指着其中一页:“哎?这上面说‘火符纹另一用,可引暗河灌盗洞’——还好咱们按规矩来的,不然早被淹了!”
胡小满合上册子,眼里闪着光:“刘队肯定会高兴的,这比找到金银还重要。”
林晓点头,目光扫过满室卷轴:“是啊,这些才是真正的传家宝。”
老周走过来拍了拍三人的肩膀:“别感慨了,技术队马上到,这些文物得赶紧登记入库。对了,刘队让问一句——那铜符能借他研究研究不?他说这机关设计,比现在的密码锁还巧妙。”
胡小满举起手里的铜符,笑着喊道:“告诉刘队,不仅能借,我们还带了说明书——这册子上全写着呢!”
通道里回荡着几人的笑声,石门在身后缓缓合上,仿佛在守护着这段重见天日的历史,也见证着一群人为守护文脉付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