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花魁闺房

作品:《当兵,我被迫娶了36个老婆

    “王胜公子,我家巧巧姑娘请您上楼一叙。”


    王胜起身对谢飞和周平道:


    “两位兄弟,楼上花魁娘子在等我,那就此别过,改日再聚,下次我请客喝酒。”


    谢飞笑着摆摆手:


    “王胜兄弟尽管去,别让美人等急了,哈哈哈。。我们下次喝酒吃肉。”


    王胜走到王宝他们那两桌:


    “今晚你们各自找好院里的心仪姑娘,好好疏通疏通你们这堵了一个月的子弹,我来请客,”


    他望着王田:


    “注意大腿内侧别磨破了刚长好的血痂,不然会很疼的。”


    “哈哈哈”


    大伙儿一起迸发出豪迈的笑声。


    “明早大厅见。”


    说完他就跟着小丫鬟穿过喧闹的大厅,往楼梯走去。


    楼梯是红木做的,踩上去发出 “咚咚” 的轻响,扶手雕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被来往的人摸得油光锃亮。


    二楼的光线比一楼暗些,弥漫着一股清雅的兰花香,与楼下的脂粉气截然不同。


    走廊两侧挂着几幅山水画,笔触细腻,一看就出自名家之手。


    小丫鬟领着王胜走到走廊尽头的一扇雕花木门前,轻轻敲了敲:


    “姑娘,王公子来了。”


    门内传来苏巧巧清悦的声音:


    “请他进来吧。”


    小丫鬟推开房门,做了个 “请” 的手势。


    王胜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


    这是他第一次进妓院这种红尘之地的内间,记得在蓝星的时候只看过电视剧里面拍的样子。


    如今亲眼所见,这直观感觉完全是两回事。


    房间里布置得雅致清幽,靠窗摆着一张梨花木书桌,上面放着文房四宝和一卷摊开的书。


    墙角燃着个紫金香炉,袅袅青烟正从镂空的炉盖里飘出来,散发出淡淡的兰花香。


    最引人注目的是窗边的一架古筝,琴弦在烛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苏巧巧正坐在书桌旁,见王胜进来,她站起身。


    此刻她换了件水绿色的襦裙,领口和袖口绣着细小的白梅,更衬得肌肤胜雪。


    她没戴任何首饰,一头青丝松松地挽了个髻,只用一根碧玉簪固定着,比起刚才在栏杆后,少了几分疏离,多了几分温婉。


    王胜这才看清她的全貌,不由得在心里暗赞一声。


    她的美不是那种张扬夺目的艳,而是像山间的清泉、月下的幽兰,带着种沁人心脾的雅致。


    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得像一汪秋水,此刻正带着几分好奇、几分羞怯望着他。


    那身段比例也极为好,长腿细腰,在那薄纱衣服里面掩盖着呼之欲出的饱满。


    如此若不是美女沦落到此地,不然王胜是肯定没有机会接触到。


    苏巧巧也在打量王胜。


    刚才在楼下只觉得他气度不凡,此刻近看,才发现他生得十分俊朗。


    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的线条分明,虽然穿着粗布短褂,却难掩一身挺拔的身姿。


    更难得的是他身上的气质,既有军人的刚毅,又有文人的儒雅,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在他身上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见之忘俗。


    如此青年俊杰,第一次接客委身于他也还不错,比那些草包饭桶,肥肠老头好多了。


    苏巧巧的心莫名地漏跳了一拍,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下头,轻声道:


    “王公子请坐。”


    王胜在她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小丫鬟给两人倒了茶,便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房门。


    房间里一时有些安静,只有香炉里的青烟无声地飘散。


    还是苏巧巧先开了口,她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敬佩:


    “公子刚才那首诗,真是绝妙。”


    “尤其是‘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巧巧听了,仿佛看到了边关的明月,看到了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


    “姑娘过奖了。”


    王胜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


    “我也是想到苏将军的事迹,有感而发罢了。


    苏将军是忠臣良将,不该落得那般下扬。”


    苏巧巧没想到他会突然提起父亲,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涌起浓浓的悲伤。


    “家父…… ,你这首诗是为家父所作?”


    “家父一生为国,却落得抄家流放的下扬,这世道……”


    她哽咽着说不下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顺着脸颊滚落。


    王胜嘴巴还真会哄女人,借鉴诗毫不脸红,居然还能趁此情景借题发挥,说是应巧巧父亲际遇所作。


    王胜递给她一方手帕,柔声道:


    “姑娘。公道自在人心,苏将军的忠勇,总会有人记得的,况且流放或许还有翻案或者再起的机会呢!”


    苏巧巧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感激地看了王胜一眼:


    “多谢公子理解。”


    “在这怡红院,人人都只知讨好权贵,没人会提起家父,更没人会说他是忠臣。公子是第一个。”


    “我只是说句实话而已。”


    王胜顿了顿,问道,


    “姑娘沦落至此,想必吃了不少苦吧?”


    苏巧巧苦笑了一下:


    “苦倒是其次,只是心里的委屈难平。家父教我读书识字习武,教我忠君爱国爱家,”


    “可..........可如今我却成了这风月扬中的女子,真是愧对家父的教诲。”


    “姑娘不必如此自责。”


    王胜看着她,眼神真诚,


    “身处乱世,身不由己之事太多。姑娘能守住本心,以‘忠勇’为题择客,就已是难得。”


    苏巧巧怔怔地看着王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污浊之地,她见惯了虚伪和贪婪,王胜的真诚和理解,像一道光,照亮了她灰暗的生活。


    她忽然觉得,能遇到这样一个人,就算只是一夜,也值了。


    她站起身,走到古筝旁,轻轻拨动了一下琴弦,叮咚的琴声在房间里回荡。


    “王公子,巧巧为你弹一曲吧,就弹家父最喜欢的《关山月》。”


    王胜点头道:“好。”


    苏巧巧坐在古筝前,玉指轻扬,悠扬的琴声便流淌出来。


    琴声时而高亢激昂,如战马奔腾;时而低回婉转,如思妇夜泣;


    时而苍凉悲壮,如孤月照边关。


    王胜静静地听着,仿佛随着琴声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看到了苏将军跃马扬枪的身影,看到了边关将士的浴血奋战,看到了深闺女子的苦苦等待。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


    苏巧巧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却带着一丝释然的微笑:


    “这首曲子,我很久没弹得这么尽兴了。”


    “姑娘琴艺高超,在下佩服。”


    王胜由衷地说。


    苏巧巧站起身,走到王胜面前,脸颊绯红,眼神迷离。


    她身上的兰花香混合着淡淡的体香,萦绕在王胜鼻尖,让他心头一荡。


    “公子,今晚…… 今晚巧巧想好好陪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