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灵泉的用处
作品:《全家流放,我靠系统种田赶海发家致富》 66
梨初听到这话,明显一愣。
怪不得先前自己说起大哥的事情,蔡梦月的情绪明显有改变。
一开始她还没多想,现在不得不让她思考更多。
“梦月这孩子不错,只可惜……”封氏摇头,“算了,她人命运我们改变不了,而且她的娘亲真的很贪心,如果帮得了一次,也帮不了第二次。婚姻大事,父母做主,这是自古的规矩。外人插手,反而会惹来是非。”
梨初也清楚。
没再谈起这个问题,转过头看到大哥正站在门口,神情低落。
很明显是听到刚刚她跟娘亲说的事。
“大哥?”
梨春明抬起头,努力扯出一抹笑容,将手中的锄头放下,“小妹,地里的活已经忙活得差不多,后面有时候还可以把地重新犁一遍。”
梨初点头,故意岔开话题道:“娘亲种植的小白菜也长大了不少,正好到冬天的时候可以成熟,到时候在下雪前可以先把白菜腌了,等冬天吃。”
“可以啊!但是村长说我们这边很少下雪的,我觉得可以在下个月应该可以收获了。”梨春明道,还取出刚刚在新家旁边摘的野菜,“有一块地长了不少这种野菜,我便一起摘了回来。”
梨初注意到这个不是平时吃的野菜,是蕨菜!
她立马伸手过去接住,瞬间脑海传出系统的声响,又获得500积分。
前段时间她打算在现在把新家后面的三亩地种上果树,翻找了一遍系统,最后落在几种果树上。
奇红蜜柚,自花结实,种一棵就能挂果,重点果皮薄、果肉紫红,酸甜多汁,亩产高,三年即可投产。
这种果肉能吃,皮还可以切成丝,到时候可以放蜂蜜浸泡,喉咙疼或者咳嗽的时候喝上一杯很不错。
无花果和金桔也不错。
无瓜果扦插易活,后续可以大量繁殖,重点是这个时代还未听到过这种水果。
金桔就不必多说,这个用处太大。
这三种积分不贵,可需求大,三亩地一起种植的话,现在积分有6755左右,积分根本不够。
她必须尽快赚取积分!
她将野菜递给娘亲,转头跟着大哥往新屋里去。
正好去瞧瞧进度,顺便给母羊和小羊倒点灵泉水。
刚到新屋门口,看到村民们正在搬运石头,一个房子已经逐渐成型。
周围的墙壁已经弄好,正在搭建屋顶,树干搭建在上面,石头往上面一一搭建。
还需要等泥土干,不然很容易塌。
跟村民们和村长聊了两句,这个房间预计明日可以搭建好。明日后再准备点材料搭建其他的,但是这个新房子需要人看守,必须等泥土干透。
梨初也清楚这点,跟自家爹和大哥重点强调了这个问题。
现在他们几乎已经住在家门口,在旁边铺上一张席子,盖着被子就休息。
其实有两三个晚上看到过有人偷摸摸经过,都被爹和大哥发现,还没动手就把人吓走。
还有一次当场捉住对方,奈何没有证据,带去了村长家,说了几句没办法只能放走对方。
梨初听到这个话,脸色有些不好。
没想到她们家搭建房子有这么多人不喜欢,想要捣乱。
她让爹和大哥把旺财留到新屋这里,有声响旺财会发现。
这办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果。
现在旺财每天吃得好,长得比刚养的时候大了2倍。
而且喝了灵泉水,聪明了不少。
解决完这件事,她先去照料了牛羊。令人欣慰的是,母羊和小羊的状态都大有好转,母羊甚至已经开始产奶。小羊活泼地围着母亲转圈,与几天前病弱的模样判若两样。
看来灵泉水对动物也是有好处,看着小羊在吃奶,她忍不住摸了摸。
这小羊她看过,也是母羊。
后面家里如果想要生小羊繁衍的话,必须再养一只公羊。
这些羊可以等果树完全生长好后,再放养。
将地全部围起来,坏心眼的村民们进不来,小羊和动物出不去。
“哞!哞!”
梨初刚走到牛棚,瞧见新买的牛也很适应新环境,见到她就发出友好的哞声。
有了牛就可以开始耕地,可是没有工具。
村长家的是直辕犁,这个回转笨拙,掉头费时费力,先前还需要村长两头牛才能拉得动。
她想了想,想起上一世看到过的犁的工具。
曲辕犁!
赶忙回到家,将曲辕犁的设计画了出来,花费了一上午的时间。
仔细检查了下,对着母亲说:“娘,我去找村头的王木匠,看看能不能把这新式犁具做出来。”
封氏正在缝补衣服,抬头叮嘱道:“早点回来,下午还要去海边捡蛤蜊呢。”
梨初应了一声,走出家门。
几个村民扛着农具正准备下地干活,见到她后,都友善地打招呼。这几个月来,自己家靠着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渐渐在村里站稳了脚跟,赢得了村民的尊重。
王木匠的工坊在村东头,还没走近,就听见锯木声和敲打声。工坊里堆满了各式木材和半成品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木屑的清香。
王木匠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个子不高但手臂粗壮,正专注地刨着一块木板。见梨初进来,他停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汗:“梨家丫头,有什么事吗?”
她展开图纸:“王叔,我想请您帮忙做一件农具。”
王木匠接过图纸,眯着眼睛看了半天,眉头越皱越紧:“这是......犁?怎么长得怪模怪样的?”
“这是曲辕犁,”梨初解释道,“比咱们现在用的直辕犁省力得多,转弯也灵活,特别适合咱们村那些小块田地。”
她指着图纸上的各个部分详细说明:“您看,这里辕是弯的,这样牛拉起来更省力;犁铲的角度我也调整过,入土更深;还有这里,可以调节耕地的深度......”
王木匠听得云里雾里,粗糙的手指在图纸上比划着:“丫头,你这画的是什么啊?弯弯曲曲的,我看不懂。我们祖祖辈辈用的都是直辕犁,从来没听说过什么曲辕犁。”
梨初耐心解释:“王叔,这种犁真的更好用。我听说在有些地方已经有人开始用了,耕地效率能提高不少呢。”
王木匠摇摇头,把图纸递还给对方:“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你这图我看不明白。我们木匠做活,讲究的是实在,没见过的东西不敢乱做。万一做坏了,不是浪费木材吗?”
梨初有些着急:“王叔,您就试一试吧,我可以多付些工钱。”
“不是钱的问题。”王木匠摆摆手,“做不了就是做不了。你还是去找别人吧。”
正当她失望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能让我看看图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