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有理有据

作品:《被相府抛弃后,她成了太子心尖宠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立刻得到了大部分文官的赞同。


    一时间,朝堂之上,文武两派泾渭分明,争论不休。


    武将们斥责文官软弱,忘了大安的根本。文官们则反驳武将好大喜功,不恤民力。


    “赵大人此言差矣!若是国威不振,边境不宁,何谈民生?难道要等敌寇打到家门口,再用笔杆子去跟他们讲道理吗?”张英吹胡子瞪眼,显然是被气得不轻。


    赵廉毫不退让:“张大人言重了。无人说要废弛武备,只是凡事需分轻重缓急。在皇上圣体安康与国库民生面前,一场秋狩的典礼,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眼看两方就要吵得不可开交,齐逾终于缓缓开了口。


    他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诸位爱卿的考量,孤都明白。”


    他先是安抚了众人一句,然后话锋一转。


    “此事,关乎祖制与国体,孤一人不敢擅专。当先请示父皇,再做定夺。”


    他将皮球踢给了皇帝,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文官们觉得皇帝大病初愈,肯定会驳回。武将们则认为,先皇马上得天下,定不会忘了弓马。


    众人齐声应诺:“殿下圣明。”


    退朝后,齐逾径直去了皇帝的寝宫。


    皇帝正靠在软枕上,由宫人伺候着喝药。见到齐逾进来,他挥了挥手,让宫人都退下。


    “朝堂上,又吵起来了?”皇帝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但精神尚可。


    齐逾将张英的奏请和朝堂上的争论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没有添油加醋,也没有夹带私货。


    皇帝听完,沉默了片刻。


    寝宫里只剩下药材的苦涩味道和轻微的呼吸声。


    良久,皇帝才缓缓开口:“秋狩……是该办。”


    他叹了口气,似乎在追忆往昔。


    “朕虽然去不了,但大安的弓马不能废。皇室子弟,若是连马都骑不稳,弓都拉不开,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不过,赵廉说得也有道理,国库的银子要用在刀刃上,不可铺张浪费。”


    皇帝看向齐逾,眼中带着考量。


    “逾儿,此事便交由你全权处置。既要办,又要办得好,还不能靡费太过。你可有章程?”


    齐逾躬身一礼,语气沉稳。


    “儿臣遵旨。儿臣以为,可将规模精简,就在京郊的皇家围场举行。不必大肆修缮,只需清理出一片区域即可。参与之人,也以军中将领、年轻宗室及表现优异的武将子弟为主。如此,既能达到演武练兵的目的,又能控制开支,不至扰民。”


    皇帝听着,缓缓点了点头。


    “好,就依你所言。”


    他顿了顿,又嘱咐道:“你如今监国,正该借此机会,让那些武将们看看你的手段。让他们明白,我大安的太子,不仅能安邦,亦能定国。”


    “儿臣明白。”


    从皇帝寝宫出来,谕旨很快便传达到了各部。


    太子殿下拍板了:秋狩照办,但一切从简。


    这个决定,让武将们振奋不已,觉得太子殿下还是向着他们的。而文官们也无话可说,毕竟规模缩小,开支可控,又是皇上的意思,再反对就是不识大体了。


    一场朝堂风波,就此被齐逾用一手漂亮的平衡之术化解。


    而京城里,因为这个消息,再次变得热闹起来。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武将和宗室子弟,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秋狩中,大展身手,好让太子殿下看到自己的本事。


    秋狩的决定一下,整个京城仿佛都跟着运转了起来。


    兵部和内务府是最先忙碌起来的两个衙门。


    兵部张英领了旨意,干劲十足。他亲自带人前往京郊的皇家围场勘察,划定狩猎范围,规划营地位置,安排京营兵马负责外围的护卫与清场事宜。


    而内务府这边,则换了一番新气象。


    王忠倒台后,新上任的总管战战兢兢,唯恐步了后尘。李知安定下的“三家报价,价低者得”的规矩被严格执行。


    这次为秋狩采买营帐、炊具、粮草等物资,内务府一口气找了五家大商行前来报价。管事们当着所有商行的面,拆开密封的报价单,高声唱价。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再无人敢在其中动手脚。


    有不信邪的商家,私下里想给新总管塞银子,被那总管吓得差点跳起来,连连摆手,直接将人轰了出去。


    “你这是要害死我啊!”


    消息传开,商人们这才彻底死了心,老老实实凭本事和价格竞争。


    最终,万宝商行以公道的价格和优良的品质,拿下了其中最大的一笔订单。


    李知安得知此事时,只是笑了笑,并没有插手。她要的是规矩,而不是垄断。只要所有人都遵守这个规矩,谁能拿到生意,凭的是真本事。


    东宫里,李知安也在为秋狩做着准备。


    她关心的不是营帐够不够华丽,食物够不够精美,而是所有参与人员的安全。


    “狩猎不比寻常,骑马射箭,难免会有磕碰摔伤。林中野兽蚊虫,也需得防备。”


    她将春夏叫到跟前,仔细吩咐着。


    “你去太医院传我的话,让他们抽调一个五人医队,由经验丰富的太医带队,随行出发。另外,将这份药材单子给他们,让他们务必在出发前备齐。”


    春夏接过单子,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药材名。


    除了常见的金疮药、止血散,还有许多针对性的药材。


    “防蛇虫的雄黄散、解暑气的藿香、处理跌打损伤的红花和三七……娘娘,您想得真周到。”


    李知安又补充道:“告诉他们,所有药材必须经过我的手。尤其是外伤用的药,我要亲自检查,确保药效。”


    她不仅提供了药方,甚至还画出了几种简易急救工具的图纸,比如用于固定骨折的夹板和方便携带的三角巾。


    这几日,她一有空闲,便待在东宫的小药房里,亲自炮制一些急救药品。


    她将几种有强力止血和消炎作用的药材研磨成极细的粉末,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装在一个个小巧的瓷瓶里。这种特制的金疮药,见效比市面上的快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