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态度非常的强硬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赵繁看着林鹏飞好奇地问道:“上次在会议上,农业部的人就提过,自留地的政策有所缓解,我爸来找我,说是京城附近自留地的种植情况还不错呢,我们院子里的农村户口都回去了。”
回去的只有贾张氏一个,还是被强制送回去的,不管这个老虔婆怎么样,赵德福确实说过,京城附近的农村自留地粮食确实长势不错。
自留地耕种出产的农产品是无需上交公粮和农业税的,也就是说产出多少,农民就可以自行留下多少。
如果农村户口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即便苏大哥这边的贷款停了,华夏还有做二道贩子置换回来的粮食,之前买入的粮食也还没有消耗光,勒紧裤腰带是否能坚持下去?
这个时候会议上的人听了赵繁这么问,顺着这个思路就这么想了。
林鹏飞摇头对他说道:“自留地到底是没有上交公粮和农业税,即便发放的力度比以前下调,那也不可能下调太多。”
毕竟国家还是需要大量的粮食出口,灾害期间才取消了这个政策。
赵繁当然不是想再下调自耕地的比例,而是提出了田地包产到户的建议。
贾张氏她们婆媳俩之所以不愿意把户口迁到城里,是因为当时分了一次地,53年的时候又收归集体所有。
可以说这婆媳俩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为了分地坚持不肯迁户口,结果没两年地就没有了,户口也迁不回来。
这次贾张氏被扭送回农村,虽然地还是集体的,却可以得到一块自留地,只要她勤恳耕种,养活自己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有人以为赵繁又是提议分地,这政策在土地收归国有之前,就证实把地分给农民是不可取的,大家就提出了异议。
可赵繁并不是要把地分给农民,地还是在国家的手里,只是分租给农民租种,只是这部分就需要交公粮和农业税了。
田地包产到户,是把责任分到了每个户头身上,愿意承包几亩地,就要承担多少公粮和农业税,户主就是责任人,签订了合同之后就要承担公粮和农业税,如果完不成就要依法惩处。
现在是灾害时期,公粮和农业税可以调到最低比例,到正常时期再调整,这些权利都捏在国家手里,就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分地出现的各种问题。
田地包产到户也不是赵繁的首创,上辈子国家就实行这个政策,他知道的也就这么多,而且这政策也不是外交部所擅长的,他们只要稍微完善,在会议上提交,自有农业部的同僚按照实际情况制定规则,还有如何监测实施到位。
赵德福还要上班,他当天就回了4合院,不用上班的王桂香和可以跟学校请假的赵良和赵小花留了三天。
走之前,王桂香千叮咛万嘱咐,让赵繁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见儿子不过脑子的答应,她只能提醒儿子一件事。
“你爸虽然现在是院子一大爷,可他到底只是厂里的5级工,易中海又在院子里各种帮助别人,估计还是不甘心,要是你出了什么意外?我们家估计又要回到解放前了。”
不得不说赵德福在4合院能这么有声望,和赵繁在外交部上班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他的工级比后院的刘海中还低2级。
赵繁有些奇怪的说道:“4合院的大爷是辅助街道办完成工作,又不是以威望来选取,爸和柱子哥上位以来,每一件事都处理的不错,哪里有那么容易被取代。”
可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又犯了时代性的错误,别看赵德福凭借着晃荡半瓶水的法律常识上位,期间也给院子里的人普了几次法,可大家还是没有什么法律意识。
易中海要是在院子里各种帮助人,许诺了各种好处,特别是灾荒还没有过去,说不定会有人支持他成为院子里的大爷。
赵德福不好取代,何雨柱却挺好取代的,这个二愣子是娶了媳妇之后才改头换面,但冲动易怒的本性还是改不了,特别是他在院子里还有个死对头,时不时得想找茬,其实他并不是很适合当这个大爷。
赵繁想了一下,提醒母亲道:“妈,你回家后让爸去劝柱子哥,让他没事别犯浑,就说易大叔想取他而代之,柱子哥上位这段时间想必是尝到了一点甜头,应该是不想被人拉下马的。”
只要赵德福和何雨柱的同盟牢固,加上自己在外交部上班的威望,易中海想上位也没那么简单。
见儿子对这件事有章程,王桂香就心满意足的带着小儿子跟小女儿离开了外交部的家属院。
赵繁转天就跟着两位领导又去开会了,田地包产到户的提议得到了会议上大部分领导的支持,外交部在这方面并不擅长,因为时间紧急,农业部在会议上直接完善了这个计策,当天就提交到了最高会议上。
除了这件事之外,情报部门还提供了一个信息,苏大哥已经得到消息,漂亮国只是夏威夷地区受到的地震灾害严重,其他地方的受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漂亮国想让苏大哥以为他们受灾严重,有勇气和华夏撕毁同盟,现在情况不是这样,苏大哥却觉得刚刚好。
美国受灾太严重,他们是高兴,但那样的可能会逼他们不惜代价拉拢华夏,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听到这些情报,所有人情绪都不是太好。
“那他们有没有再提撤离专家组的事?”
张德宇点了点头:“不少人都提了,不过也有人反对,可能是意识到漂亮国就是想苏大哥和我们撕毁同盟,他们不想遂了漂亮国的愿吧。”
除此之外,苏大哥那边提的最多的就是驻军的事,有人建议再向华夏交涉,这次态度一定要强硬。
如果愿意苏大哥驻军,两个国家的分歧也不会越来越多,甚至已经都要到撕毁同盟的地步了。
谁都没有特别好的办法,苏大哥想驻军就是为了对抗漂亮国,华夏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内政,谁知道放进来,苏大哥最后会不会走?
民国的失败还历历在目,政府当然不想重蹈覆辙,现在谁都知道,两边有撕毁同盟的一天,只能祈祷这天越晚来临越好。
不少领导都反应的很快,提醒各部门正在合作的项目赶紧推进,要不然就是尽可能的保留苏方的资料,等独立研发之后也有个正确的方向。
只能说领导们已经看清了苏大哥的嘴脸,人家已经不想讲什么道义,一言不合就毁约。
在场的各部级领导都看得出来的局势,最高级领导层当然也看得出来,没过多久,田地包产到户的政策就正式落到了广州。
8月份就开始实施,先在那里试验一年,根据实验数据做最后的修正,没有问题之后,明年就开始各省推行。
所有人都以为撕毁同盟怎么也能拖过60年,没想到10月份苏大哥又提出了驻军的要求,这次的态度非常的强硬,直接是以终止所有的合作为要挟,甚至还要立刻归还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