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计策起效了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自从滞留地的政策实施之后,加上贷款买的粮食运到了国内,京城那些逃荒的人员就被政府安排回乡了。


    干旱虽然很严重,也不至于到一口水都没有的地步,自留地种植出来的粮食都是归个人所有,农民们知道这个政策就舍得拿出水来种植,而且是自己的地,也舍得出力气和精力伺候庄稼。


    环境不错的地区靠着这个政策,秋收之后肯定就饿不着了,国家只需要照顾那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压力也能小许多。


    赵德福他们三个和王主任一通商量,最后一致决定让贾张氏回乡种地。


    自从街道办不再施粥活动之后,王主任就安排秦淮茹去扫街道,连临时工都不算,每个月只有14块钱,但夫妻俩的工资算一起不少了,加上贾张氏又回了乡下,买额外粮怎么也能够他们一家人勉强过活。


    听完这个解决方案,赵繁有些佩服,然后好奇的问道:“那贾张氏就被强制送回乡下了?”


    如果贾张氏愿意回村种地,早就回去了,开始王主任就知道这个情况,于是带着人劝她回乡,到了这种地步,她自然使出召唤老贾的技能。


    可惜王主任早就看出这个4合院屡屡闹事,贾张氏就是导火索,很强硬的把她送到了乡下,还亲自和村里面的支书打了招呼,如果她擅自脱离队伍,那就是犯罪。


    这个时候去哪里都要介绍信,村支书明白王主任的意思,立刻答应不会给贾张氏开介绍信。


    赵德福现在是院里的一大爷,院里有事他不好离开,本来以为把贾张氏弄走后,他就能空出时间了。


    没想到易中海又闹起了幺蛾子,抱怨院子里的人不尊老敬幼,是不是有一天他老了没用了,也会被赶出4合院?


    为此赵德福特地开了一个会,从法律的角度给大家科普,户籍在这里,人就在这里,即便死了也是从这里抬出去,这才把易中海给安抚了下来。


    赵繁忍不住评价道:“只有12户人家的4合院,感觉恩怨情仇比国家大事还精彩。”


    也不知道是贾张氏回去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还是因为赵德福的科普,户口在院子里的永远都能生活在这里,易中海对贾家的帮助尽心了很多。


    其实稍微想了一下就明白易中海的心思,既然户口在这里就不用离开,那他干不动了,厂里也不可能把房子收回去。


    如今贾张氏回不来,没有人在他们师徒中间当搅屎棍,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存款,贾东旭以后也会尽心给自己养老。


    可以说易中海算是彻底安心下来了。


    说完了4合院,赵繁就简单的说了自己的事,然后把前段时间部里给他奖励的物资都拿了出来,直接开了一个水果罐头给弟弟妹妹。


    他笑着说道:“听你们讲的太精彩了,都忘记了这些东西,先吃点水果罐头垫垫,待会儿我们去食堂吃饭。”


    王桂香拒绝了儿子的提议,过年期间买了不少调料,而且宿舍里有不少的肉罐头,去附近再买点菜,就是再丰盛不过的一餐了。


    主要是他们不想去满是领导的食堂吃饭,说话不方便,周围的眼神也让他们很紧张。


    赵繁知道父母的顾虑,录了一个小时,四菜一汤就摆满了餐桌。


    赵良搓了搓手,高兴的说道:“和过年一样,有鱼有肉,还有肉罐头。”


    比较喜欢甜口的赵小花补充道:“最好吃的是水果罐头。”


    对于能改善家庭生活条件,赵繁也挺开心的:“这是部里的奖励,本来放假是要带回家的,可我接下来应该还是抽不出时间,你们走的时候都带走吧,平时我没什么时间吃。”


    看着身材还单薄的儿子,王桂香怜爱的说道:“家里现在条件挺好的,照顾好你自己就行,你是不是又瘦了?”


    可能是营养补上来的原因,这段时间赵繁觉得骨头有点痛,估计就要疯长个子了,瘦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父母都觉得赵繁不会照顾自己,可第二天有人还叫他去上班,明明是周天,而且去了以后深更半夜才回来,他们就是彻底明白,是儿子哪里是照顾不了自己,而是根本没有时间。


    当天王桂香一大早就做了硬质的饼子,用手绢包起来,让赵繁揣在口袋里,到饭点的时候先吃几口。


    赵繁无奈的笑了:“妈,我又不像爸一样去厂里上班,还能趁着别人不注意垫吧几口,我是坐在办公室里和领导开会,人家就坐在我旁边,我在那里吃,领导在那里忙,你觉得合适吗?”


    见母亲一脸的丧气,赵繁只能安慰她,到饭点了会有食堂的人来送吃的,饿不着他的。


    这只是安慰母亲的话,特别忙的时候食堂确实是会送饭,但会议没有结束,领导哪里有心情吃饭,领导不吃,下属哪敢去吃?


    外交部的领导也不至于那么不人道,看到食堂的员工来送饭,还会是控制时间招呼大家吃饭,毕竟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林鹏飞知道赵繁的父母在他宿舍里,要是可以的话,他们也不想这么不近人情,周天还叫他工作。


    现在有特别紧急的事,作为外交部现在的核心人员之一,他必须要全程参与,这样才能跟进别人的进度。


    苏大哥那边来的最新情报,反客为主的计策起效了,他们没有再坚持撤回专家,但贷款却停了。


    林鹏飞把赵繁叫去工作,主要是周二又要开个部级的大会,主题就是如何解决接下来的粮荒问题。


    会议上王宜就无奈说道:“国内被灾害笼罩着,想解决粮荒就只能从国外买,苏大哥不发放贷款,不然我们去向漂亮国申请?他们之前不是说愿意给我们贷款吗?”


    陈宏闻言眼皮立刻跳了起来:“前面才坚定亲苏策略,现在就亲美,这前后的反复是不是太频繁了?”


    其实王宜的意思也不是真的向漂亮国贷款,而是让苏大哥知道他们没有这笔贷款可能会去询问漂亮国,他也是外交部的老人了,肯定知道这个浅显的道理,估计还是想使用之前的威胁计策。


    陈宏摇头否定这个想法,还着重的提醒了在场的众人,不要形成路径依赖,再想想其他的办法。


    这个时候赵繁却问了一个完全不搭主题的问题,让在场的人都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