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农村户口可能被遣返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这都二十九了,明天就大年三十了,你也算是出去独立门户,回家过年也不带点东西,不合适吧?”


    这话说的好像他是赵繁的父亲赵德福一样,嫌弃长时间在外的儿子过年回家还两手空空。


    这话确实把赵繁恶心到了,于是他语气上就没那么好:“合不合适,还得我爸说了算,阎老师,现在也不早了,我得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说完也不等阎埠贵回话,赵繁侧身越过了他进了院子,把阎埠贵尴尬地留在了原地。


    这种发展形势不仅尴尬,还挺懊恼的,谁都知道眼前的年轻人现在可不得了,不想着说几句好话恭维人家,竟然还质问人家,关系不就处差了吗?


    看看院子里的贾家和易家现在都懊恼不已,话里话外为贾张氏攀扯赵繁的事向赵德福低过好几次头。


    可赵德福对他们态度还是不冷不热的,明显是不想过多来往了。


    有了赵家带头,院子里的住户对贾家和易家都挺不待见的。


    贾东旭和易中海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赵繁之前的提醒,他们只关注眼前利益,没有看到跟邻里和睦的好处,只是贾张氏已经闹这样了,他们师徒也只能尽量弥补。


    只是贾张氏这个人就是混不吝,即便她儿子和易中海一再约束,她在院子里还是时不时就和别人发生矛盾。


    这师徒即便再想和邻里缓和关系,只要贾张氏一再闹事,他们在院子里的风评还是一降再降,最近都已经超过了后院的许大茂。


    人家许大茂也就是作风问题,只要这个好色之徒没舞到自家跟前,谁也不在乎他干什么。


    但贾张氏在院子里却是实实在在地舞到别人面前,特别是针对家里的媳妇和孩子。


    这个老虔婆平时就在院子里,看谁都各种挑刺和找茬,别人心里舒服才怪了。


    这些事赵繁还不知道,他这会刚在家里露面,赵德福和王桂香的眼泪一下子就来了,自从外交部回来,他们也快三个月没见到儿子了。


    虽然没有过去探望,每个月都会写两封信,相互报平安,知道儿子忙,没办法回来他们也能理解,但思念却是切切实实的。


    赵繁也有些感慨,同住京城竟然两三个月才能见一次,是有点不应该。


    他对着父母说道:“我那边准备了很多年货,今天太晚了,明天一大早我们就去那边过年吧。”


    王桂香反对道:“过年怎么能不在家呢,我们的年货已经准备好了。”


    赵繁进来的时候一家人正在包饺子,别说年货了,菜什么的也没看到,只有桌上的饺子,而且饺子馅里的肉只有零星一点,还剁得非常细碎。


    很明显家里准备最好的食物就是这份饺子了,相比后勤部门给他准备的鸡鸭鱼肉都齐全的年货,家里准备的过年食物实在是寒酸得过分。


    赵繁只能开解父母道:“只要我们全都在一起,哪里都算家,后勤给我准备了年货有鸡鸭鱼肉,水果蔬菜也有不少,这些东西也不好带回来,还是去我那边吧。”


    而且赵繁还和父母说自己可能大年初三就开始工作了,就算留在家里还要考虑路程的问题,请求家人多迁就他一点。


    儿子都把话说到这个地步了,现实的情况不允许把那些年货拿回来,赵繁一个人在外交部也处理不了那么多的食物,确实应该一家人去那边过年。


    今天晚上饺子包得很多,本来是打算留着这几天吃,既然明天一大早就要去外交部的家属院,那他们就敞开了肚子吃。


    剩下的赵繁提议给院子里的人送一点,请院子里的住户在过年期间帮忙照看一下家门。


    听儿子提到这个,赵德福就说道:“可以给老阎多送一点,我们都住在前院,请他帮忙看门绝对没问题。”


    赵繁皱着眉头说道:“刚才回来的时候,阎老师不过脑子地问我怎么两手空空地回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我爹呢,把我膈应得够呛。”


    正牌老爹一听这话就有点生气,自己的儿子自己还没有说呢,哪能让别人先耍威风,立刻打消了都给阎埠贵多送饺子的想法。


    王桂香倒是公平地说了一句:“人家阎老师也难,他家只有一个人有工作,拿的还是文人的粮食标准,根本挤不出一点粮食接济家里,幸好他们家其他人都是城市户口,有供应量,虽然不够,但也饿不死。”


    可能是马上就有一大批粮食进账,街道办给逃荒的人分粥浓厚了很多,一天还分派两次,最近没有听说过饿死人了。


    四合院不少人都在猜测,是不是粮食的情况又好了一些,可能过段时间就恢复了之前的指标。


    只是到了过年期间还没有恢复,大家多少都有点失望。


    赵繁没有讲外交部的事,只是安慰父母这个灾害总会过去,国家也在积极地找其他的办法解决问题。


    儿子去外交部也一年了,赵德福和王桂香知道有些事能说,有些事不能说,自然不在意他的隐瞒。


    好久都没有回四合院了,送饺子的时候,赵德福就让赵繁跟着一起去,算是提前给院子里的人拜年。


    为了表明态度,饺子单独漏掉了贾家和易家,给何家倒是多送了一些。


    贾东旭和易中海一个看不住,贾张氏就在院子里撒泼打滚,直哭赵家不地道,每家每户都送了饺子,竟然不送自家。


    因为是从前院送到后院,父子俩还没有回到前院,贾张氏就已经在那里哭闹了,明显是想把人堵住讨个说法。


    赵繁拦住了想说话的父亲,对着来劝谏的贾东旭说道:“我们家往上祖上数上八代也没有和姓贾的联姻,大家只是同住四合院,关系好,相互送点吃食,我觉得挺正常的。”


    言下之意就是大家也不是亲戚,邻里邻居关系好,送点吃食就算了,关系不好肯定就不用送。


    贾东旭被赵繁挤兑得脸一阵青一阵白,心气不顺之下也就没有怎么劝自己老娘。


    赵繁把对方的态度看得清清楚楚,也不在意贾张氏的撒泼,只是淡淡地继续说道:“现在还没有强制户口所在地的归属问题,未来未必不会执行这种政策,特别是那些不服管教的泼皮,只怕是第一批被遣返的人员了。”


    四合院对赵繁有点妖魔化,都说他在外交部成了一个大人物,国家政策可能都会根据他的意见来制定。


    听到他说农村户口可能被遣返,像贾张氏这样跳得最欢的人可能是第一批,不少人都露出了期待的神色。


    不仅赵繁对贾家表露强势态度,随即就有人跟着跳出来踩他们家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