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就能和美国建交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立刻就有人回答道:“没错,那个计策也是他的提议,不过当时他已经在商业访问团里准备了很长时间,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支援团都快出发了,外交部就没有调遣他去陈部长团里。”
大领导沉吟了一下:“不能总让他在商业团里打转,政治团里也派遣几次,看看他的潜力,我记得他很年轻,多给他加加担子。”
“何止是年轻,他才15岁呢。”
大领导却笑了一下:“干革命的时候15岁也不小了。”
一心只想低调躲事,还不知道后面会朝着自己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的赵繁,其实在他进入外交部的时候,很多事情就由不得他做主了。
这次的访问可以说是收获满满,外交部还开了一个小型的庆功会,食堂竟然还准备满满一大盆红烧肉。
在国外虽然能吃到肉,但这个时候的欧洲,料理都有点黑暗,要么就是过于寡淡,反正就是不适合华夏人的胃。
不仅是赵繁,连跟着一起去摆摊的几个摊主都吃得满嘴流油。
赵繁虽然一再推辞,但在表彰会议上,领导直接颁布了对他的奖励,待遇提到了22级,履历上甚至记了一功,这待遇搞得他都有点胆战心惊。
跟着冯向阳回到办公室之后,赵繁才知道,不仅是这次的功劳,连同上次访问的功劳也一起给你奖励了。
现在赵繁已经被看作是自己这一派的人,办公室也没有别的人,冯向阳也不和他藏着掖着。
“你之前给我的建交问题,听说大领导非常赞同,你能轻易地记一功,多少和这件事有点关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即便是到了21世纪,在体制内想升职也得有路子才行,更不要说是这个时期的华夏了。
可这与赵繁的初衷却完全背道而驰,但有了在意大利的教训,现在不管是别人的夸赞,还是批评,他除了笑着接下之外没有任何选择。
夜深人静的时候,赵繁还是忍不住想后路,现在他的名字已经挂到了上面,即便不提这个,自从给冯向阳出谋划策后,他就已经属于冯向阳这一派。
如果退缩太明显的话,不仅会让大领导不高兴,连冯向阳也不会待见他。
这个时代想混口饭吃,怎么那么难?
总结会议结束后,按照惯例,部里给访问团的员工放假3天。
赵繁当天就回家的话可以在家住三晚,虽然他已经独立门户,可还没有成家,这个时间赵繁自然不会待在外交部的家属院里。
从下飞机到外交部都是有专车接送,这一片又是军管区,赵繁并没有感受到国内的变化。
坐公交到四合院附近他才发现异常,街道上又许多乞讨的人群,之前并没有,他也不过出国两个多月,加上总结会,这才三个月而已。
怎么首都来了这么多乞丐。
赵繁进入外交部也半年多了,之前的身体亏空也都补了回来,现在又穿着中山装,谁看了都知道他是个干部。
坐在他旁边的一个老大爷,见他好奇地看着外面的乞丐,笑着问道:“小领导是在哪里高就?这些逃荒的人一个多月前就来了,即便街道办每天发放口粮,可还是有不少饿死的老人和小孩儿。”
这话匣子一打开,车里的其他人都纷纷附和,还有不少的内幕消息。
“街道办每天就给一碗粥,能顶什么用啊。”
“街道办也难。”
“据说为了救助这些逃荒的人,政府好像又要下调城市户口的粮食指标了,总不能让城里的人吃饱,让这些人却饿死街头。”
不仅是街头有很多蓬头垢面逃荒的人,竟然还有收尸的车队,刚好跟公交车错开而行,公交车内的议论声瞬间就停了下来,大家都有些戚戚然。
赵繁本来还想和之前一样买两斤肉回家,可满街都是逃荒的人,要是真的这么做,无疑是找死。
下了公交后,赵繁就带着行李匆匆回了四合院,刚进大门就看到中院聚集了很多人。
怎么每次回来都意外撞到开会?
如果没有看到收尸的车队,赵繁可能还会有心情去凑个热闹,现在他情绪非常不好。
虽然没有买肉回来,赵繁还带了不少从国外买的巧克力和糖果,还有给家人的礼物。
他把东西放好之后也没有去中院,而是坐下后就回想刚才看到的情况。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历史,可赵繁还是知道三年灾害死了很多人,之前总是心存侥幸,觉得首都应该不至于那么严重,特别是穿越到现在,大家也就是饿得有点严重,谁家有没有死人的情况。
想到中院正在开会,他不确定四合院里有人死了?难道是贾东旭?
上辈子刷的几个视频里就没有看到他的身影,也许他是在这次的灾害中饿死了,毕竟贾家只有他一个粮食指标,这个人还挺照顾老娘和老婆孩子的。
赵凡一个人胡思乱想了半天,王桂香回到家看到儿子叫了两声,他也没有听到。
还以为这是出了什么意外,王桂香急忙抓着他的肩膀问道:“儿子,你怎么了?”
赵繁这才回过神,他脸色难看地问道:“妈,我们四合院是不是有人饿死了?”
四合院这些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都无伤大雅,认识的人活生生地饿死,这让赵繁心里更加不好受。
王桂香没有回答,而是问他道:“你是不是回来的时候看到街道上有人死了。”
赵繁点了点头,又追问:“是不是贾家死了人?”
王桂香见儿子误会了,连忙摇头:“我们四合院没有死人,是街道办的王主任来开会,严令禁止院里接济街道上那些逃荒的人。”
赵繁脱口就问道:“为什么不能接济?那些人都快饿死了。”
可不等王桂香回答,他就知道了原因,肯定是为了维护首都的治安,这些逃荒的人都饿急了眼,要是谁敢接济,难保不会蜂拥而上被抢劫。
王桂香的话也肯定了赵繁的猜想,王主任就是来通知大家,下个月的粮食指标要降了。
而且谁家要是有多余的粮食,想要帮助那些逃荒的人,不要私下自己接济,可以把粮食交给街道办。
街道办每天都会给那些人提供一碗稀粥,能不能撑得下去就只能靠个人了。
不管是穿越过来的那一个多月饿得头脑发昏,还是进入外交部顺风顺水,赵繁还没有真正体会过这个时代的残酷。
他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一句话,不知道怎么的,突然想到了给冯向阳提的建交问题。
如果国家这个时候就能和美国建交,那些街上的人,是不是就不用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