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出任前院的大爷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可现在粮食就是救命稻草,即便再难堪,阎埠贵只能厚着脸皮表示,他只是想让阎解成像樊春香那样进入后勤部门。
总不能那样的部门也要求会好几种外语吧?
虽然赵繁入职外交部没多久,但刚搬进家属院的第一天,他就去找门卫大爷了解了很多情况。
听出阎埠贵竟然想让阎解成进入外交部的后勤部门。
赵繁不由得苦笑道:“外交部的后勤招人标准比我这样的翻译还严格,翻译只负责分内工作,但后勤部门是统领全部门的文职工作,就我了解的情况,只招收有军政背景的人。”
连三代贫农都进不去的地方,阎埠贵这样小业主成分的儿子,怎么可能进得去?
听到赵繁解释后勤部门的人员结构,阎埠贵立刻就明白,外交部和钢铁厂的后勤部门完全是两码事。
像赵繁这样经常外出访问的人员,一般只能知道涉及翻译和专属的资料,即便这样也要一再的签署保密协议。
外交部的后勤不可能对他们保密,因为人家要统管全部门,所以那些人只会选有军政背景的,而且还得住在家属院。
赵凡这个委婉的解释让阎埠贵更加明白一件事,家庭成分的重要程度可能还在户口属性之上。
当四合院的人还局限在户口的性质,人家却上升到个人的出身成分上了,只能说四合院的人和赵繁已经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大家已经不在一个阶层了。
在扬的人是来中院看热闹的,自然有闲情逸致关注四周,阎埠贵虽然把赵凡拉到一边小声议论,但也不是没有人听到刚才的内容。
然后想找赵繁打听外交部是否招人,顿时就打消了这个心思,实在是高攀不起。
这会大家都反应过来了,赵繁能进入外交部可能就是走了狗屎运,其他人再想去尝试,成功的概率真的非常小。
回到家之后,赵凡说了贾大妈的情况,还说了阎埠贵的打探。
对工作,王桂香没说什么,却对贾大妈的事发表了意见:“阎老师估计是觉得人多不好意思直接告诉你,贾张氏闹这一出,不是为了给院子里的人添堵,而是闹给易师傅看的。”
赵繁自然要问母亲为什么这么说?
别家都有城市户口,粮食指标降得再低,忍忍还是能过下去的,贾家却实在忍不了一点。
因为他们家只有一个人有粮食指标,而且贾东旭的工种还需要出大力气,粮食实在挤不出多少给家里其他人。
院里的人对找工作可能只是起了点心思,贾家却非常需要秦淮如找到工作,转成城市户口。
赵繁听了这番分析之后,不可置信地问道:“一大爷在中院挺有威信的,以前好像也照顾过柱子哥他们兄妹,由他出面去问柱子哥工作的路子,估计是能问出来的,难道他还能帮贾家出钱买一份工作?”
贾东旭的工资是28块5,比何雨柱还少,即便之前有一些存款,供应指标一降再降之后,肯定拿出不少去黑市购买粮食了。
即便还有钱,估计也不够买一份工作,但易中海就不一样了,人家八级钳工,工资99元,开销又不大,谁都知道易家有钱。
王桂香笑着给儿子解惑道:“你易大叔前几年开始就借贾家的事拒绝帮衬院子里的困难户,贾家就已经习惯有事求他帮忙,他又指望着贾东旭在他动不了的时候养老,不可能真的拒绝。”
言下之意就是易中海还真的可能给秦淮如买工作,不管是借的,还是真的白给这个钱。
赵繁虽然在人情世故上没有王桂香看得明白,但在工作上却看得比较清楚,现在这个年月,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工作的,即便是易中海这样的8级钳工。
特别是李主任刚给何雨柱的媳妇开过绿灯,厂里的工作就更不会安排给秦淮如,要不然谁家困难就去找他要工作,那他这个后勤主任还干不干了?
不过这只是赵繁的猜测,准不准他也不知道,反正也不关自家的事,他转头就抛之脑后了。
樊春香可以去厂里上班,这事本来就异常敏感,易中海还真经不住贾家的一再哭求,准备好一点钱,带着贾东旭还是去找了李主任。
没有出乎赵繁的意料,不管他们愿意出多少钱,或者给什么承诺,李主任都是一口咬定。
何雨柱媳妇的这份工作是有上级领导指示,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反正就是绝口不提给秦淮茹安排工作。
厂里盯着的人不少,易中海和贾东旭去找李主任这事还是露了马脚,第二天院里就有风声传了出来。
傍晚赵德福回家就拉着赵繁郑重嘱咐他,千万不能给任何人疏通关系。
他神神秘秘地说道:“据说厂里为这个事还开了会,李主任的脸色挺不好看的,估计是遭了批评,听说阎老师也找你问工作的事了,不管谁找,你都说外交部绝对插不进去一个人。”
赵繁也苦笑地说道:“爸,外交部本来就插不进去人,而且就算能行,也不是我这样一个小虾米能肖想的权利,昨天我在中院和阎老师说的时候,不少人都听到了,不会有人来找我的。”
父子俩都以为这件事跟自家没什么关系,没想到刚吃完饭易中海就来了,找他们商量一件事,多少还是扯上了一点关系。
坐定之后,只见易中海脸色严肃地对赵德福说道:“院子里有不少的人来和我说,阎老师成天在门口盯着别人进出,打听别人带了什么回来,总想占点便宜,不给他点好处都进不来,我是来问一下赵老弟,有没有意向出任前院的大爷?”
四合院的大爷制度也就是前年才搞起来的,主要是配合街道办的宣传工作,当然还有举报工作,怕有特务混进来。
他们这个四合院住得比较满,基本上没有空屋子闲置,多一个人少一个人,谁都很清楚,目前并没有发现特务的踪迹。
前院的阎埠贵倒是没有把这个大爷的职位当回事,反而是中院和后院却俨然以为这是一个官儿,特别是刘海中,没事就挺着他的大肚子转悠,特别喜欢听别人叫他二大爷。
看着儿子轻微摇头的举动,赵德福就知道他并不赞同自己出任这个前院大爷。
家里虽然还是赵德福当家做主,可儿子的见识比自己多,赵德福已经习惯什么事都问一下儿子的意见。
见儿子不同意,他就笑呵呵地对易中海说道:“当初选阎老师是觉得他有文化,可我大字不识几个,而且总不能院子里的三位大爷都由厂里的职工出任,这也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