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去外交部报到

作品:《四合院:从入职外交部开始崛起

    刚到家,王桂香没急着高兴,而是皱着眉头说道:“你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就算要买也得避着点人,明天王主任怕是会来家里核查情况了。”


    王主任是街道办的领导,言下之意就是肯定会有人去举报。


    对于这种情况,赵繁早有心理准备,他拿出一大包水果糖对母亲说道:“待会儿爸下班后,让他带着我去给大家送点喜糖,让大家知道我找到了工作,让他们沾沾喜气。”


    送喜糖是结婚的习俗,像赵繁这样找到工作的情况,院子里以前是要摆一桌酒席,每家每户都会来吃席。


    可在这特殊时期,根本不可能摆什么酒席,但这么悄无声息地去上班,以后只怕是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找上门。


    王桂香听到儿子有主意,松了口气之后才问报到的情况,得知儿子不仅正式入职,还分了单位的房子。


    这个时候可不管那是宿舍,还是家庭住房,反正分给了赵繁就是他的。


    可听到儿子每周就只能回来一天,她不由得伤感道:“你才15岁就要独立生活,吃饭怎么办?衣服谁给你洗,不然我每天去看你一次。”


    让儿子每天赶车去上班也不现实,赵繁的弟弟妹妹也大了,自己在家也没事,还不如她每天赶车,去看看儿子那有什么可以帮忙的。


    上辈子独立生活20多年,哪里就至于这样了,但没个理由肯定不能阻止疼爱儿子的母亲。


    赵繁摇头说道:“这次入职有5个人,我的年龄最小,录取我,领导估计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要是您成天去照顾我,别人只怕是会议论我还没长大,单位有食堂,衣服自己洗就好了,不用太担心。”


    赵繁没洗过衣服,倒也不是他不想洗,而是这个时候衣服也是比较重要的财产。


    王桂香很怕男孩子手脚没轻没重,衣服洗坏了还要缝补,实在不能缝补就只能买新的,这会给家庭的开支增加压力。


    赵德福刚到四合院门口,就被阎埠贵拉住了,只见他神神秘秘地说道:“你家赵繁不知道从哪里弄了许多票据,中午买了一大堆东西回家,你赶紧回去看看,别犯错误了。”


    赵德福当然知道,今天儿子去外交部报到,一听这话就知道他肯定入职了。


    不管是红星钢铁厂还是其他单位,基本上都是这个月发下个月的工资,肯定是儿子发了工资去买东西。


    他也和王桂香一样,觉得儿子实在是太鲁莽了,告别了阎埠贵之后就匆匆忙忙回家。


    听到儿子的计策,赵德福自然是赞同的,不然这个事儿肯定会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还不如摊开了让所有人知道,反正他们也不偷不抢,买的这些东西都是光明正大得来的。


    他们住在前院,第一站肯定是去阎家。


    打了招呼之后,赵德福就笑着说道:“这孩子前段时间给人民日报画了一则科普小故事,内容涉及了外文内容,外交部那边需要能翻译外文的人,叫他去核实情况,可能是需要翻译的文件比较着急,今天当扬录用了这孩子,发了工资也不知道悠着点,全部买了东西回家,这才让阎老师误会了。”


    虽然刚才是劝人家别犯错误,可现在这话听起来却不像那么回事儿,阎埠贵多少有些尴尬。


    不过看着赵德福递过来的水果糖,他脸上的尴尬立刻消失不见,然后一个劲地恭维赵德福父子。


    “我早就说赵繁这孩子非同一般,看看这不就说中了吗,外交部那可是干部待的地方,赵繁这是直接成干部了吗?”


    今天入职的5个人全都是最低级的科员,享受25级的工资待遇,也就是说一个月有33块钱,粮食供给是26斤,这是文员的统一标准。


    赵家父子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商量好了说辞,有什么就说什么,秉承的就是光明正大,即便是被举报也举不出问题来。


    “是啊,25级科员,工资33块,粮食指标够他填饱肚子了。”


    阎埠贵听到赵繁真的成为了干部,虽然工资不高,但是上限很高,重要的是他还在单位那边分了一套房。


    这是工资和房子一步到位,以后结婚生孩子完全不用父母操心,他简直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要知道他可是有三个儿子的,他的大儿子今年已经17岁了,比赵繁还大两岁,去年没考上高中和大专,打算今年再读一年。


    可人家赵繁已经找到了工作,人比人真的是气死人。


    送完了前院就去中院,听到这个消息,易中海也一脸震惊地看着赵繁。


    在他看来,整个四合院最有出息的人应该是他的徒弟贾东旭,年纪轻轻就已经是3级钳工了。


    没想到平时闷不吭声的赵繁,转头就成了国家干部,进的还是外交部那样的地方。


    能成为8级钳工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辈,特别是易中海的钳工技术还是跟着老大哥来的专家学的,外交部是最能接触这些外部信息的地方。


    接了赵德福递过来的喜糖后,易中海也感叹地对赵繁说道:“真是年少有为,好好为国家做贡献,以后有机会也拉拔一下院子里的同辈,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他还是老一辈人的思想,古代人当官就比较喜欢提拔自己的亲信,赵繁自己才15岁,他弟弟才10岁,如果要提拔院里的人的话,那只能是选年纪大一些的后辈。


    说不定贾东旭可以从工人转干部呢,这可是他非常看好的养老人选。


    这话说得太隐晦了,不仅赵繁没听出来,连赵德福也没有听出来,父子俩只是谦虚地说了几句扬面话就离开了。


    傻柱请假去河北保定了,何家只有何雨水在家,听到赵繁找了一份工作,作为同学,还有前段时间在门口一起吃馒头的交情。


    她立刻就惊呼道:“你不上学了吗?”


    对于学业的问题,赵繁早就有了相应的规划,他确实是不打算上学了,但这不代表他不需要一份装饰门面的文凭。


    虽然他没有看过《情满四合院》这部电视剧,但也知道这部剧是影射了这个年代的变迁史,所以大概的历史走向应该是一样的。


    现在才59年,据他所知,到62年灾情才有所缓解,现在什么都不如填饱肚子重要,至于文凭,他已经有计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