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设宴

作品:《成婚三年被休弃,弹幕剧透她被渣

    谁料侯府连杯像样的茶都拿不出,还让周大人误以为是故意怠慢。


    老侯爷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他扶着桌沿,指尖冰凉,方才被周大人甩脸子的怒气,此刻全变成了追悔莫及的苦涩。


    他想起周大人进门时那试探的眼神,想起自己强撑面子的敷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若是早知道周大人握着科考的“生杀大权”,就算把侯府最后一件值钱的东西当了,也得摆出像样的待客排场!


    “糊涂!真是糊涂!”老侯爷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震得桌上的碎瓷片又散了些,“我竟不知他管着阅卷的事,还让他误会了咱们侯府……这可如何是好?”


    祁安华的脸色也难看至极。


    越是临近放榜,他心里越没底。


    只觉得若没有人脉打点,想中举怕是难如登天。


    周主大人本是送上门的机缘,却被侯府的窘迫给搅黄了,这让他如何不焦虑?


    他声音里带着几分压抑的抱怨:“父亲,您怎么不早打听清楚周大人的差事?如今倒好,到手的机会飞了,放榜在即,咱们连个能打点关系的人都没有了!”


    祁安华的抱怨像根刺,扎得老侯爷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何尝不想打点关系?可侯府的家底早已被吕氏的病掏空,如今连日常用度都要精打细算,哪里还有余钱去疏通门路?


    再加上……


    “这周全向来记仇,如今再去求他,怕是难了。”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得祁安华瞬间没了脾气。


    看着儿子失神的模样,老侯爷心里也不好受,却只能强撑着安慰。


    “事到如今,也只能听天由命了。你向来出色,说不定能凭真本事考上。”


    可祁安华半点都听不进去,只是敷衍地点了点头,转身往外走,脚步虚浮得像踩在棉花上。


    出了侯府大门,祁安华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


    寒风卷着残雪吹在脸上,像小刀子似的割人,可他却浑然不觉。


    街上往来的学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讨论着科考题目,眉宇间满是憧憬,唯有他像个局外人,满心都是焦虑与迷茫。


    “贤弟?你怎么一个人在此?”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祁安华猛地回过神,抬头一看,只见赵有志穿着一身藏青色长衫,手里摇着一把折扇,正笑盈盈地朝他走来。


    祁安华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是赵兄啊,我……我就是出来散散心。”


    赵有志却一眼看穿了他的窘迫,上前两步,语气关切得像是真把他当兄弟:“贤弟,你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看你脸色这么差,莫不是为科举的事发愁?”


    这话正好戳中了祁安华的痛处。


    他叹了口气,也没再隐瞒,将方才侯府的窘迫、周大人的误会,还有没钱打点关系的事,一股脑说了出来。


    赵有志听完,脸上露出一副感同身受的模样,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


    “贤弟,你何必愁成这样?以你的才学,中个进士还不是手到擒来?周大人那边虽说错过了,可也未必是件坏事。”


    “他那人小肚鸡肠,就算搭上关系,日后指不定还会以此拿捏你。”


    祁安华愣了一下,随即苦笑道:“赵兄就别安慰我了,我的学识我自己清楚。”


    “我可不是安慰你。”赵有志收起折扇,语气带着几分认真。


    “你想啊,就算没有周大人,只要能与那些有望考上的同窗打好关系,日后入了仕途,互相扶持,岂不是比攀附一个小心眼的阅卷官强?”


    “如今放榜在即,正是与同窗们多走动的好时候,你该多去应酬应酬才是。”


    祁安华心里一动。


    他倒不是没想过跟同窗应酬,可府里没钱,每次出去都得精打细算,连请人喝杯茶都觉得窘迫,哪还敢设宴?


    他垂了垂眼,语气里带着几分难掩的尴尬:“赵兄说得在理,只是……府中近来拮据,怕是没闲钱设宴。”


    赵有志眼睛一转,拍了拍胸脯,笑得愈发热情:“安华兄这是跟我见外了!你我兄弟一场,这点小事算什么?”


    “我这儿正好有些闲钱,不如就由我做东,在‘醉仙楼’设几桌,帮你请请同窗们?”


    他说着,还故意晃了晃腰间的荷包,里面的银子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透着几分财大气粗。


    祁安华闻言,又惊又喜。


    他抬头看向赵有志,见对方脸上满是“真诚”的笑意,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先前姜夏还在跟他贬低赵兄的为人,可如今看来,倒是个重情重义的,幸好自己并未听信姜夏的话。


    若是能靠赵有志的银子宴请同窗,既能打好关系,又不用费心府里的窘迫,简直是两全其美。


    “这……这怎么好意思?”祁安华嘴上客气着,语气里却带着几分急切,“怎好让赵兄破费?”


    赵有志摆了摆手,故作豪爽地说:“安华兄这话就见外了!你日后高中进士,入了仕途,还怕没有报答我的机会?再说,能结识安华兄这样的人才,这点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他心里却打着另一番算盘。


    祁安华毕竟是永安侯府的世子,就算侯府如今落魄,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若是祁安华真能考上,他这“雪中送炭”的情分,日后定能换来更大的好处。


    祁安华被他说得心花怒放,之前的焦虑和迷茫一扫而空。


    他对着赵有志拱了拱手,语气诚恳:“那便多谢赵兄了!日后若是有机会,我定当报答!”


    “好说,好说!”赵有志笑着应下,立刻拉着祁安华,商量起宴请的细节。


    接下来的几日,祁安华几乎天天都与赵有志待在一处。


    赵有志每日要么拉着他去茶馆听戏,要么邀他去酒楼小酌,言谈间句句都是奉承。


    一会儿夸他“才学冠绝京华”,一会儿赞他“日后定能入阁拜相”,把祁安华哄得晕头转向,连之前因周大人一事生出的焦虑,都淡了大半。


    转眼到了设宴的日子。


    午时未到,赵有志便带着祁安华往醉仙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