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赶考

作品:《成婚三年被休弃,弹幕剧透她被渣

    这日清晨,容姝收到一份邀约。


    母亲生前的挚友,吏部尚书的妻子刘夫人得知她将要和离的消息,特意请她去西街的清风茶楼喝茶。


    茶楼雅间里,刘夫人拉着容姝的手细细端详:“好孩子,这才几日不见,怎么瘦了这许多?”


    她说着便红了眼眶,“你母亲若在天有灵,见你受这般委屈……”


    “夫人别难过。”容姝递过帕子,笑意清浅,“如今能离开侯府,反倒是好事。”


    刘夫人叹了口气,正欲再说什么,忽然目光一凝,望向窗外:“那不是吕氏吗?”


    容姝顺着她的视线看去。


    只见对面绸缎庄门前,吕氏正带着管家匆匆走来,神色慌张地四处张望。


    那绸缎庄容姝认得,是侯府名下最值钱的产业之一。


    “侯府如今揭不开锅了。”容姝轻笑出声,眼里带着几分嘲意,“她怕是来卖铺子的。”


    刘夫人眼睛一亮,忽然站起身:“姝儿你先用茶,我去去就来。”


    不等容姝回应,她已经风风火火地下了楼。


    容姝好奇地望向窗外。


    只见刘夫人摇着团扇,仪态万方地穿过街道,恰好挡在吕氏面前。


    “哟,这不是永安侯夫人吗?”刘夫人的声音清亮悦耳,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刘夫人也来买布料?”吕氏强撑笑容,下意识挡在铺子门前。


    刘夫人摇着团扇,目光在吕氏和管家手中的地契上扫过,故作惊讶:“侯夫人这是……要变卖铺子?”


    容姝看见吕氏脸色一僵,又强装镇定地挺直腰板:“夫人说笑了,侯府产业丰厚,何至于变卖铺面?我今日是来查账的。”


    她身后的管家露出诧异的神色,立刻被吕氏狠狠瞪了一眼。“是吗?”刘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那倒是我多心了。只是近日城中传言,说贵府出了事……”


    吕氏急忙打断:“都是些无稽之谈!”


    “哦?”刘夫人故作惊讶,“那容家小姐与世子和离一事,也是谣言了?”


    周围渐渐围拢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容姝看见吕氏的脸涨得通红,突然抬高声音。。


    “什么和离?分明是那容氏不守妇道,被我儿休弃了!”


    容姝轻笑一声,撑着下巴继续看。


    这个吕氏还真是厚颜无耻,以为她不在场就能胡编乱造败坏她的名声吗?


    只可惜,刘夫人会替她分辨事非,京城中最爱打听世家秘辛的百姓们想必也早早知晓了真相,不会轻信吕氏的谎言。


    人群中立刻传来几声嗤笑。


    一个穿着体面的商人忍不住道:“侯夫人这话可就不对了,我那日在侯府门口亲耳听见贵府小厮说是和离的。”


    “就是!”一个挎着菜篮的妇人接话,“听说世子跟一个乡下丫头厮混,被容小姐当场捉住。现在倒打一耙,真是好不要脸!”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议论声此起彼伏。


    “容将军是我朝英雄,他的女儿自然也是品行高尚的,分明是侯府理亏!”


    “那姜夏我见过,装得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背地里不知使了什么手段……”


    吕氏被当众拆穿,脸上红一阵白一阵。


    她攥紧帕子,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胡、胡说八道!你们知道什么!”


    刘夫人摇着团扇,笑得意味深长:“侯夫人何必动怒?是非曲直,大家心里都有杆秤。”


    吕氏终于招架不住,推开人群仓皇而逃。


    刘夫人优雅地摇着团扇回到茶楼,“痛快!早该让这泼妇当众出丑了。”


    容姝为刘夫人重倒了杯热茶,爽朗一笑,“多谢夫人为我出头,夫人的风采不减当年,吕氏在您面前可都黯淡无光了。”


    这话把刘夫人哄得咯咯直笑,“你这孩子还是那么爱说大实话。”


    另一边,回到侯府,吕氏气得摔了一套茶具。


    她本想变卖铺面换些银钱给儿子买补品,如今为了面子,不仅生意没做成,反倒让侯府的笑话传得更广了。


    明日就是科考的日子,儿子的前程悬在这一考,她咬了咬牙,伸手将妆盒里最后几件首饰都倒了出来。


    “刘嬷嬷,”她将首饰推到面前的婆子手里,声音带着浓浓的疲惫,“拿去当铺,换些好米好面,再买只老母鸡炖了,给安华补补身子。”


    刘嬷嬷看着那些熟悉的首饰,眼圈红了:“夫人,这可是您仅剩的……”


    “不过是些死物罢了,哪有儿子的前程重要?”吕氏摆摆手,指尖划过空荡荡的妆盒,“对了,定南侯府的赏花宴,你去回了吧,就说我身子不适,去不了了。”


    刘嬷嬷应声退下,房间里只剩下吕氏的叹息。


    次日天还未亮,鸡汤的香气就飘满了侯府。


    祁安华坐在桌边,看着碗里油汪汪的鸡汤,却没什么胃口。


    吕氏坐在他身边,不停地往他碗里夹肉:“多吃点,一会儿才有精神答卷。”


    老侯爷难得没有板着脸,端起茶杯对儿子道:“放轻松些,正常发挥就好。咱们祁家的子孙,总不会太差。”


    祁安华点点头,勉强喝了口汤。


    他一夜没睡好,脑子里乱糟糟的,那些读过的经文像走马灯似的转,却连一句完整的都记不起来。


    “时辰不早了,该动身了。”老侯爷看了看天色。


    吕氏本想亲自送儿子到考场,可昨晚气闷攻心,今早起来头晕得厉害。


    她扶着桌沿站起身,趁老侯爷转身的功夫,悄悄拉过祁安华的袖子:“娘身子不适,就不送你了。让夏夏陪你去吧,她细心,能照看着你。”


    祁安华眼睛一亮,他正发愁没人给自己壮胆:“夏夏也是这么说的,她已经在门口等着了。”


    “那就好。”吕氏拍了拍他的手背,眼中满是期盼,“有她在,娘放心。”


    【还是别吧,最近你俩流言都传遍京城了。】


    【是啊,这时候一起去不就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吗?】


    侯府门口,姜夏手里提着个食盒,站在马车旁等。


    见祁安华出来,她连忙迎上去,声音柔得像水:“世子,我备了些点心,饿了可以垫垫。”


    祁安华接过食盒,心里暖烘烘的:“辛苦你了。”


    两人上了马车,一路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