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冒险营救

作品:《潮汕三姐妹

    李远梅猛地抬头,眼中重新燃起微光。


    阿婆顿了顿,回忆着:“后来,他好像去问了旁边的人,回来告诉我,说有个叫黄佩珊的,以前是永康的,现在好像在……在什么‘宏基电子’做事。他给了我一个号码,说是宏基传达室的,让我打这个试试看。”


    李远梅接过那张纸条,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串数字。


    这串数字,此刻在她眼里比黄金还要珍贵!


    她激动得浑身发抖,眼泪再次决堤,这次却是希望的泪水。


    “谢谢阿婆!谢谢您!您是我的救命恩人!”她抓着老阿婆的手,泣不成声。


    “莫哭莫哭,”老阿婆拍拍她的手,“电话我帮你打了,话也带到了。接电话的人说会帮忙转告。成不成,就看你的造化了。这几天你安心在我这儿养伤,张家那边……我这边偏,一时半会儿找不过来。”


    接下来的两天,是希望与焦虑交织的煎熬。


    李远梅的脚踝在老阿婆草药的敷治下消肿了不少,已经能勉强扶着墙走动。


    她每天无数次望向那条通往山外的小路,期盼着能有奇迹出现。


    而此时的深圳,宏基电子厂门口。


    黄佩珊刚下班,和赵春磊讨论着一个技术难题走出来。


    传达室的罗大爷喊住了她:“黄佩珊!有你的电话!前天有个湘西打来的长途,说找你有急事!留了个号码,让你务必尽快回电!”


    黄佩珊一愣,湘西?


    她立刻想到了李远梅!心头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谢过罗大爷,抓起纸条就冲向厂外的公用电话亭。


    赵春磊看出她脸色不对,也跟了过去。


    电话接通了很久才有人接起,是那个老阿婆苍老的声音。


    黄佩珊急切地表明身份,老阿婆一听是“佩珊”,立刻激动起来,简短的几句话,却像重锤一样砸在黄佩珊心上。


    远梅被家里逼嫁,遭受虐待,冒险逃出,现在躲在山里,伤势不轻,处境危险!


    “阿婆!您告诉她,千万别回去!等着我!我马上想办法接她出来!”黄佩珊对着话筒几乎是吼出来的,眼圈瞬间红了。挂了电话,她靠着电话亭,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佩珊,怎么了?远梅出事了?”赵春磊关切地问。


    黄佩珊抹了把眼泪,强行镇定下来,把情况快速说了一遍。“我得去接她!必须去!不能再让她待在那个火坑里!”


    赵春磊眉头紧锁:“湘西大山深处,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而且怎么找?就算找到了,怎么把她带出来?她家里人肯定不会罢休。”


    “那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死在那里!”黄佩珊语气决绝。


    赵春磊沉吟片刻,眼神变得坚定:“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多个照应。我有个战友转业在怀化铁路公安处,也许能帮上忙。这事不能硬来,得想办法。”


    黄佩珊感激地看着赵春磊,此刻他的支持无异于雪中送炭。“谢谢赵大哥!可是……这太麻烦你了……”


    “别说这些了,赶紧想办法要紧。”赵春磊果断地说,“我们先去找许曼卿和林秀珠商量一下,人多主意多。还得尽快请假,准备路费。”


    当晚,许曼卿的“许记海货”店里,灯光亮到了深夜。听完黄佩珊的讲述,许曼卿和林秀珠都又惊又怒。


    “简直是无法无天!”许曼卿气得脸色发白,“卖女儿?还往死里打?这口气绝不能忍!钱的事你别担心,我这里有!”


    她立刻拿出店里的流动资金,又想到石云聪,“石大哥路子广,我明天一早就去找他,看他有没有办法联系到湘西那边可靠的人,或者能提供些帮助。”


    林秀珠紧紧握着黄佩珊的手,眼泪汪汪:“佩珊姐,你一定要把远梅姐平安接回来!我……我这些天摆摊攒了些钱,虽然不多,你都拿去!”她说着就要去拿自己那个装钱的小铁盒。


    “秀珠,你的心意我领了,钱我们先凑凑看。”黄佩珊拦住她,心中暖流涌动。姐妹们的支持让她更加坚定了决心。


    石云聪得知消息后,果然仗义,不仅表示资金不够他可以垫上,还立刻动用关系,试图联系湘西那边的生意伙伴,看能否提供一些当地的照应,哪怕只是帮忙指个路、通个消息也好。


    情况紧急,刻不容缓。


    黄佩珊和赵春磊以家里有急事为由,向厂里请了假。许曼卿和林秀珠帮着准备路上的干粮、药品,以及一些可能用到的零钱。


    临行前夜,四个姐妹聚在海货店的小屋里。许曼卿将一沓钱塞进黄佩珊的背包夹层,仔细缝好:“佩珊,万事小心。钱要藏好,遇事别冲动,多听赵大哥的。一定要和远梅平安回来!”


    林秀珠把一张自己绣的平安符塞到黄佩珊手里:“佩珊姐,这个你带着,保佑你们一路平安。”


    黄佩珊看着眼前两位姐妹,重重地点了点头:“放心吧,大姐,小妹。我一定把远梅带回来!等我们回来,咱们姐妹五个,好好在深圳闯出个名堂!”


    第二天清晨,深圳火车站笼罩在薄雾中。黄佩珊和赵春磊背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西去的列车。火车轰鸣着启动,载着他们的担忧与决心,驶向那片遥远而未知的湘西群山。


    车窗外的景物飞速后退,黄佩珊望着逐渐远去的特区景象,握紧了拳头。远梅,坚持住,我们来了!”


    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时分,他们抵达了李远梅所在县城。


    黄佩珊和赵春磊换上不起眼的当地服装,徒步进入镇子,试图寻找与阿婆接头的线索。


    镇东头那棵标志性的老槐树下的杂货铺。


    杂货铺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看到两个陌生面孔警惕地打听山坳里的采药阿婆,起初支支吾吾。


    赵春磊灵机一动,说是阿婆远房亲戚,受阿婆托付来送东西,并准确说出了阿婆的姓氏和大致特征。


    老板这才稍微放松警惕,压低声音说:“张旺财家丢了新媳妇,正发疯似的带着人满山找呢!你们这时候进山,太扎眼了!阿婆昨天偷偷来买过米和盐,说是家里来了客……但我劝你们等等,天黑再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