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算账天赋

作品:《潮汕三姐妹

    村里的会计陈国辉红着脸攥着杆旧毛笔,


    笔尖在纸上划得沙沙响,


    又猛地把笔一扔:


    “这租金台账跟支出对不上,差足三十七元两毛钱!”


    说他是会计,


    其实就是小学老师,


    被陈东雷抓来临时凑数的。


    这话刚落,


    陈水生在趟栊门门口咳了两声:


    “我家老大媳妇……”


    “以前在汕头老家就经常绑着她阿爸清点账目,要不叫她来试下?”


    陈东雷眼睛一亮,


    刚要应,


    旁边有人嘀咕:


    “就是一个后生新抱(年轻媳妇),识得咩呀?”


    “你行你来?”


    陈东雷瞪了那个说话的年轻人一眼,


    是村里有名的烂仔——陈松标。


    陈松标被陈东雷一瞪,


    马上缩了缩脖子,


    不敢再嘀嘀咕咕。


    陈东雷是个暴脾气。


    年轻时就是村里的民兵队队长。


    他虽然年纪不大,


    也就三十多岁,


    但是在村里威信很大。


    村里人没有不服他的!


    “水生叔,你是村里的老人了。”


    “我陈东雷信你。”


    “你叫她过来试试?”


    不多时,


    许曼卿跟着公公进了屋,


    手里还攥着块绣到一半的凤凰帕子,


    见满屋子人看她,


    微微低了低头,


    香云纱旗袍的下摆轻轻扫过凳腿。


    她没急着翻账本,


    先问会计陈国辉:


    “租金是按间收?还是按人头?”


    声音温温的,


    像珠江的水漫过青石板。


    陈国辉嘟囔:


    “有按间的,有按人头的,外来的工仔有的租半个月,有的租一个月,乱得很。”


    许曼卿点点头,


    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她阿爸传给她的乌木算盘。


    那算盘黑亮油润,


    珠子大小匀净,


    一看就是有些年头的老物件,


    框子上还留着经年累月摩挲出的温润光泽。


    她将算盘往桌上轻轻一放,


    指尖落在冰凉的算珠上,


    先前还带着几分羞怯的模样淡了些,


    眼尾那层朦胧的光里,


    多了点笃定。


    “国辉哥,麻烦你把租金的名目一桩桩报给我。”


    她指尖轻轻拨了下算珠,


    “啪”的一声脆响,


    像雨打芭蕉叶。


    陈国辉愣了愣,


    赶紧拿起账本念:


    “张老板租三间厂房,每月租金四十五元,这个月迟了三天……”


    话没说完,


    许曼卿指尖翻飞,


    算珠噼里啪啦响成一串,


    快得像春日里骤落的雨。


    “滞纳金按每日百分之一算,补两毛七,四舍五入收两毛五。”


    她头也没抬,声音清清爽爽,


    “李婶家出租屋,五个女工月租八元一人,走了两个住了二十天,来了三个住了十天,按日折算,应收三十七元三毛三。”


    不过片刻,


    她又让陈国辉报支出的数。


    算珠声再次响起,


    时而急促如檐下急雨,


    时而轻缓似晚风拂柳。


    满屋子人都闭了嘴,


    连陈东雷都往前凑了凑,


    眼睛瞪得溜圆盯着那算盘。


    没等大家看明白,


    许曼卿指尖一收,


    最后一颗算珠落定,


    “啪”的一声,


    稳稳当当。


    “租金合计三百五十六元七角,支出二百一十九元五角,差的三十七元二角,是漏记了王师傅修房工钱二十七元,还有买铁钉的十块二毛,收据该是夹在第三本台账最后一页了。”


    陈国辉慌忙翻找,


    果然在那页找到了皱巴巴的收据,


    分毫不差!


    他张大了嘴,


    半天合不拢:


    “你……你这是……”


    许曼卿把算盘往旁边挪了挪,


    指尖轻轻摩挲着乌木框子,


    眼里漾开点浅淡的笑意,


    像汕头港边初升的月。


    “让各位阿伯叔婶见笑了……”


    “不是我吹嘘自己。”


    “其他我不敢夸。”


    “算账,我是还会一些的……”


    “我五岁时就跟着阿爸在商行账房里转,他拨算盘,我就扒着桌边看。”


    “七岁那年,商行里盘账,阿爸让哥哥试试,他算半天才对上两笔,我凑过去扒拉了几下算盘,倒把总数算准了。”


    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


    “阿爸总说我手巧,是块算账的料。”


    她的话语带着些谦虚,


    更多的是对自己手艺的自豪。


    但是,


    这又如何呢?


    有回阿爸喝了点酒,还是摸着她的头叹息:


    “要是曼卿是个男娃就好了,许家这算账的手艺,也能正儿八经传下去’。”


    女子之身,


    就是对她最大的束缚!


    这话落了地,


    骑楼里静了静。


    陈东雷猛地一拍桌子,


    震得桌上的账本都跳了跳:


    “曼卿,你可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往后村委的账,就请你多帮衬着理!”


    许曼卿抬眼,


    眼尾弯了弯,


    那层朦胧的光里落了些笑意。


    许曼卿应下村委理账的事,


    往后每隔几日,


    便会揣着乌木算盘去村委那旧骑楼。


    多半是午后,


    日头斜斜落在雕花窗棂上,


    把窗格的影子投在积了层薄灰的八仙桌上,


    账本摊开着,


    风一吹,


    纸页簌簌响。


    她对账时总爱开半扇门,


    风穿堂过,


    带着巷口榕树叶的气息。


    村里的人渐渐熟了,


    见她坐在桌前拨算盘,


    指尖起落间算珠脆响,


    倒也没人再嘀咕“后生新抱懂什么”,


    有时路过还会凑过来问两句,


    她也都温温和和地答了。


    这日她正核秋收的补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