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姐弟相见

作品:《潮汕三姐妹

    张秃子正在办公室里抽烟,


    看到黄佩珊进来,


    眼皮都没抬一下:


    "有事?"


    "张主任,"


    黄佩珊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


    "我想申请每个礼拜一三五晚上不加班。"


    张秃子猛地抬起头,


    三角眼瞪的溜圆:


    "你讲笑啊?”


    “不加班?”


    “你知道现在厂里积压的订单有几多吗?"


    "我知道,"


    黄佩珊点点头,


    "所以我想把活带回宿舍做,保证不耽误进度。"


    "带回宿舍做?"


    张秃子嗤笑一声,


    "你以为这是绣花呢?”


    “弄坏了电路板你赔得起吗?"


    "我会小心的,"


    黄佩珊的声音不大,


    却很坚定,


    "我想上夜校学技术,学好了能把效率提上去,对厂里也有好处。"


    张秃子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


    笑的前仰后合:


    "学技术?”


    “一个女工学什么技术?”


    “学好怎么焊板子就行了!”


    张秃子不怀好意地盯着她的胸部看了会:


    “过多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算了……”


    黄佩珊的脸涨得通红,


    攥紧的拳头在身侧微微发抖。


    又是这句话!


    在很多人的眼里,


    女人,


    生下来就是为了嫁人和生孩子的!


    “我……我……我不想嫁人!”


    “我就想上夜校!”


    张秃子好像听到什么天方夜谭一样:


    “你是咩痴线啊!”


    “读那么多书做咩呀!”


    “以后还不是在家带孩子,伺候老公!”


    “我同你讲,要么接受加班,要么给老子滚蛋!"


    但她没有转身离开,


    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


    放在张秃子面前:


    "张主任,这是我改进的焊接流程,按这个方法,每个小时能多焊五个板子。”“如果您同意我去夜校,我就跟厂长说,这个是你想出来的办法。”


    张秃子狐疑地拿起本子,


    翻了几页。


    上面的字迹娟秀,


    却标注得清清楚楚,


    连每个焊点的温度和时间都做了优化。


    他愣了愣,


    抬头看向黄佩珊,


    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


    "我考虑考虑。"


    张秃子把本子往桌上一扔,


    "你先出去吧。"


    黄佩珊走出办公室时,


    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


    她不知道张秃子会不会同意,


    但她知道,


    自己绝不会放弃。


    下午上工的时候,


    王春红凑过来小声问:


    "怎么样?"


    黄佩珊摇摇头:


    "还不知道。"


    "那老东西要是敢不同意,我就......"


    王春红做了个挥拳头的动作。


    黄佩珊笑了笑:


    "别冲动。"


    她低头拿起烙铁,


    稳稳地焊在电路板上。


    青烟升起的瞬间,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都要去夜校。


    大不了换一个工厂,


    深圳的工厂那么多,


    她就不信找不到一个可以兼顾上夜校的。


    因为她知道,


    那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更是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路。


    而她,


    一定要走出去。


    日头毒辣辣地悬在当空,


    把蛇口码头的水泥地晒得发白,


    蒸腾起一股混杂着咸腥海风的独特气味。


    远处货轮的汽笛“呜——”的一声长鸣,


    惊起几只歇在缆桩上的海鸥。


    就在这时,


    一个穿着洗得微微泛白海员制服的瘦高身影,


    背着个鼓鼓囊囊的旧帆布包,


    脚步匆匆地从泊位那边快步走来。


    汗珠子顺着他晒得黧黑的脖颈往下淌,


    在制服的硬领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阿姐!”


    十五岁的黄家栋咧开嘴,


    露出一口被海风和太阳衬得格外白的牙,


    笑容里带着风尘仆仆的爽朗劲儿。


    他制服领口那枚小小的船锚徽章,


    在正午的阳光下倔强地闪着一星亮光。


    “等久了吧?


    “船刚靠稳我就溜下来了!”


    他顺手抹了把额头的汗。


    “刚下工,脚还没沾地就赶过来了,不算久。”


    帆布包带子粗糙,


    一入手,


    沉甸甸的坠感立刻压得她手腕一沉,


    “里头又装了什么宝贝?”


    “死沉死沉的,压得我手心都发烫了!”


    她嗔怪地瞪了家栋一眼,


    手上却紧紧攥着包带,


    生怕掉了似的。


    “给你带的宝贝呗!”


    家栋神秘兮兮的眨眨眼,


    拍了拍帆布包,


    帆布发出闷闷的“噗噗”声,


    “香港书店淘的,《微型计算机原理》,厚着呢!”


    “还有两盒铁盒装的黄油曲奇,味道可好吃了。”


    “给你下夜班饿了当宵夜,顶饿!”


    他边说边跟着姐姐往巷子里钻。


    巷子深处,


    黄伯的“黄记牛肉火锅”正营业着,


    黄伯叫黄建国,


    是他们在揭阳老家一条村的。


    刚到深圳的时候,


    黄伯两夫妻没少帮助他们两姐弟。


    两姐弟也很懂得感恩,


    几乎每个月都要来看望一下两夫妻。


    黑黢黢的大铁锅架在蜂窝煤炉子上,


    炉火正旺,


    烧得锅底滋滋作响。


    黄伯穿着件沾满油点的汗衫,


    脖子上搭条蓝色的毛巾,


    正挥舞着半尺宽的大铁铲,


    “哐当哐当”地翻炒着。


    滚烫的牛肉混合着浓郁霸道的沙茶酱香、


    猛火爆炒的焦香,


    还有芥兰特有的味道,


    霸道地勾引着路人的馋虫。


    几张矮小的折叠塑料凳零散地摆在油腻腻的小方桌旁。


    黄佩珊熟练地拣了张看起来还算稳当的凳子坐下,


    家栋挨着她一屁股坐下,


    “黄伯——!”


    “黄婶——!”


    两人热情地跟黄伯两夫妻招呼。


    “哎呀,是珊珊和家栋来了……”


    “一个多月没见,家栋又长高了!”


    黄婶身上穿着围裙,


    正在给其他客人上菜,


    见两姐弟来了,


    笑着说道:


    “还是老规矩?”


    “两碗牛肉炒粿条,要大份的!”


    “多加芥兰!”


    “谢谢黄婶!”


    “最近生意还可以吧?”


    黄佩珊扬高了声音,


    清脆地穿过锅铲的喧嚣,


    “还行!还行!小本生意,混口饭吃!”


    “黄婶,这是我在香港给浩浩和婷婷带的曲奇饼干。”


    黄家栋从帆布包里掏出两盒曲奇饼干,


    递过去给黄婶。


    黄婶笑得更开心了:


    “来就来嘛,每次来都那么客气!”


    她招呼二人坐下,


    转身就去了厨房。


    黄佩珊目送黄婶离开的身影消失在后厨,


    随即又转头,


    声音软下来,


    “这次跑哪条线去了?”


    “一走又是半个月没有音信。”


    “新加坡!来回正好半个月。”


    家栋拿起桌上的一次性竹筷子筒,


    抽出两双,


    熟练地在桌沿磕了磕,


    蹭掉可能有的毛刺,


    “我在那边码头免税店看到块电子表,带液晶显示的,才三十港币!”


    “我想你应该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