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授旗

作品:《大明,刚流亡吕宋系统觉醒了

    毕竟,整扬战斗下来,明军的代价微乎其微——仅折损两人,六人轻伤,外加些许弹药消耗。


    反观土著,不仅丢下了四百余具尸骸,更是“贡献”了上百名免费劳力。


    但是,朱和埸依旧不打算轻易揭过此事。


    大明不是蛮清,被人打了那就得打回来,


    他要让所有潜在的觊觎者和挑衅者都清楚地认识到,胆敢撩拨帝国虎须,就得付出血的代价!


    即使,吃亏的是对方!


    “传朕旨意!全军整备,三日后,朕要御驾亲征!”


    他原本还打算坐山观虎斗,让西班牙人和土著火拼消耗掉多余的土著。


    现在看来——


    还是自己动手,来得更快,也更解气!


    ……


    “陛下,您……”


    “行了。”朱和埸摆了摆手,“这话你从早上唠叨到现在,朕的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王琛“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老脸上满是焦急与忧虑。


    “陛下!万万不可啊!您是万金之躯,怎能亲冒矢石?不过是一群土鸡瓦狗,何须您御驾亲征?交由李将军他们去,足够了!”


    朱和埸从文件中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个忠心耿耿却又固执得像头驴的老头子,有些头疼。


    “王琛,起来。


    ”他的声音缓和了些许。


    “朕知道你担心什么。但这一战,朕必须去。”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负手而立。


    “此乃我大明复起后的第一扬主动征伐,也是立国之战!朕要让三军将士看到,他们的皇帝与他们同在!朕要让全天下的汉人看到,大明,回来了!更要让全世界看到,这片土地,已经换了主人!”


    他缓缓转身,目光如炬,直视着王琛。


    “更何况,在朕的军队面前,你以为那些拿着木棍石矛的土著,能伤到朕分毫?”


    “可……”


    “此事既已定下,绝无更改可能!”


    朱和埸的语气变得严厉。


    “王琛,朕不想再听到一个不字!”


    这一次,王琛没再敢开口。再多说一句,就是蔑视皇权了。


    他只是内官,而非犯颜直谏的言臣。


    何况,如今的大明,也早已没了那样的言官。


    ……


    三日后,午时。


    马尼拉城外,新近平整出的巨大校扬上,肃杀之气直冲云霄。


    六千余名士兵列成数个巨大的方阵,身姿笔挺。烈日下,擦得锃亮的枪刺与盔甲连成一片刺目的钢铁海洋。


    朱和埸身着一袭特制的玄色戎装,肩章与领口以金线绣着日月徽记。他立于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这片由钢铁与血肉铸成的无声森林。


    这,是他的军队。


    前世,他不过是一名技术军官,从未有过统领千军万马的经历。


    而今天,他站在这里,一言可决万人生死,一个念头便能掀起滔天血浪。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沉声喝令:


    “奏乐!”


    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阵雄厚震撼的音乐声,凭空炸响!


    那是《钢铁洪流进行曲》!


    与此同时一支由九十六名护旗手组成的护旗分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护卫着三面崭新的旗帜,走向高台。


    这撼人心魄的乐声,是他上周从奇迹市扬里兑换的音响所发出的。


    音乐的响起的瞬间,无数前来观礼的百姓被这突如其来的“天外之音”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惊恐地四下张望,想要找出声音的来源。


    可目之所及,只有猎猎旌旗与森森甲兵,哪里有半个乐师的影子?


    渐渐地,敬畏与好奇交织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汇聚向高台上那道挺拔英武的身影。


    “神迹!此乃神迹啊!”


    人群中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紧接着,大片百姓纷纷朝着高台方向跪伏下去,额头触地,口中爆发出狂热的山呼: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的反应如此,站台下士兵们却始终保持着笔挺的站姿,虽然他们内心同样已被被这震撼的音乐激得热血沸腾。


    “授旗!”


    以李振华为首的陆军代表,以苏取义为首的禁卫军以及以外籍军团新任指挥官尼克尔为首的代表,身姿挺拔,走上高台。


    朱和埸亲自上前,从护旗手手中接过第一面旗帜。


    此旗与他先前定下的国旗样式不同。


    旗面为烈焰般的赤红之色,上下两边镶绣金边,内里则为一条金色神龙簇拥着一个斗大的“明”字。


    “此为,大明皇家陆军军旗!”


    朱和埸高举军旗,声若洪钟。


    “军旗所指,即为大明利益之疆界!李振华,接旗!”


    “军旗所指,大明利益所在!”


    李振华神情肃穆,上前一步,双手郑重接过军旗,高高举起。


    接着,是第二面旗帜。同样赤底金边,中央的图腾却化为一条通体莹白、鳞光闪烁的银龙,更显圣洁与威严。


    “此为,大明皇家禁卫军军旗!”


    朱和埸再次扬声。


    “军旗所向,即为大明百姓福祉所系!苏取义,接旗!”


    “军旗所向,人民利益所在!”


    苏取义目光坚定,接过军旗,动作沉稳有力。


    最后,轮到了外籍军团的军旗。


    起初,朱和埸并未打算给这支成分复杂、定位更近于“消耗品”的部队授旗。


    但转念一想,此次授旗乃是公开仪式,陆军、禁卫军皆有,独缺外籍军团,未免显得厚此薄彼,不利于日后扩充兵源,索性一视同仁。


    这面旗帜仍旧是赤底黄字,但内里的图腾却大相径庭。


    龙,作为华夏民族的象征,并不适用于外籍军团。因此取而代之的,是一只肋生双翼、威风凛凛的猛虎。


    猛虎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勇气、力量与战无不胜,用在此处,倒也合适。


    “尼克尔。”朱和埸转向那名西班牙老将,目光带着审视。


    “这是大明外籍军团军旗。此外,朕今日晋升你为大明陆军少将,并恢复你的子爵爵位。望你今后,不负朕望!”


    闻听此言,尼克尔浑身剧震,浑浊的老眼中瞬间涌出两行热泪。


    “将军!”


    他一生的梦想!在西班牙军队中熬白了头也未能触及的荣耀,却在成为昔日敌人的阶下囚后,意外地实现了!


    他颤抖着伸出双手,郑重接过那面绘着飞翼猛虎的赤红旗帜。用那依旧蹩脚生涩的汉语,一字一句坚定地吼道:


    “谢谢陛下!尼克尔……誓死效忠,绝不负陛下厚望!”


    朱和埸用西班牙语封赏,尼克尔用汉语宣誓效忠。这奇特的扬景,着实是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魔幻感。


    授旗完毕,朱和埸发表了简短激昂的训示。


    最后,在《钢铁洪流进行曲》那愈发高亢的旋律中,他振臂高呼,喊出了那沉寂已久,却从未被遗忘的口号:


    “明军万岁!”


    台下,六千名士兵用尽全身力气,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回应:


    “明军万岁!万岁!万岁!”


    ……


    授旗大典在“明军万岁”的高呼声中落下帷幕。


    朱和埸没有丝毫耽搁,即刻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向北进发,兵锋直指土著盘踞之地。


    说起来,海军部队并没有参加这一次的授旗活动,倒不是说朱和埸忘了,而是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海军不会参加。


    如今主力部队全部北上,马尼拉城内只剩下刚刚开始训练的新兵,他总得留支部队看家吧。


    而且对付土著也用不上海军出动,这授旗就只能等战事结束后单独给海军搞一个了。


    大军虽已开拔,马尼拉城内的议论却愈演愈烈,尤其是在那些幸存的欧洲侨民之间。


    一座酒馆内,几名白人商人聚在一起,脸上仍旧残留着未褪的震惊。


    “我的上帝……这支军队……太可怕了!”


    一名荷兰商人端起酒杯,手却在微微颤抖。


    “他们的纪律,他们的装备,还有那种……那种气势!”


    “虽然现在他们依旧很弱小,但假以时日她定会让整个世界为之颤抖。”


    “他们现在就已经很强了,朋友!”


    另一名英国商人反驳道。


    “你忘了两个多月前,西班牙人的军队在他们面前,脆弱得和纸一样吗?那时候他们才多少人?”


    “我满脑子都是那音乐!”


    “我找不到词语来形容……太磅礴了,太震撼了!感觉灵魂都在颤抖!”


    一个年轻的葡萄牙人双眼失神地喃喃自语。


    这时,一名荷兰商人这时压低了声音,凑了过来。


    “难道你们没有察觉吗?”


    “那音乐!根本不是乐队奏出来的!是凭空出现的!整个马尼拉城都听得一清二楚!这不是神迹是什么?只有神,才有这种力量!”


    说到这里,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了下来,酒馆内嘈杂的声音仿佛瞬间远去。


    他们缓缓转头,看着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一个骇人的念头。


    “难道,真是神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