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林文正

作品:《大唐九岁小神探

    第六十章  林文正


    女帝赞许地点点头,对苏辰的举一反三十分满意。


    “没错,就是昨天在朝堂上言辞激烈,和镇国公针锋相对的那位杨太傅。”


    女帝没有丝毫的隐瞒对苏辰。


    这也让苏辰感到女帝其实是很信任他的。


    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愿意和他去说。


    “他是我的老师。”


    说到这里,女帝补充了一句。


    语气有些微妙,听不出是尊重还是别的什么。


    “杨太傅啊学问是极好的,天下儒生之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在这朝中也颇有些威望。”


    “只是,自从先帝驾崩之后,杨太傅对于朝堂之事是愈发感兴趣了。”


    话到这里,女帝停顿了一下。


    苏辰一下子抓住了这句话的重点。


    杨文渊喜好朝堂之事。


    他只是当朝圣上的老师,朝堂这么复杂的事情参与程度过重对他而言并不是好事。


    杨太傅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背后有人撑腰。


    否则和萧擎苍作对的风险和收益一定是成反比的。


    那究竟为什么杨文渊会做这种事?


    苏辰心里也泛起了嘀咕。


    很快,苏辰想起来早上大理寺那有趣的一幕,笑着看着女帝说:


    “女帝姐姐,杨太傅今天还特意来大理寺找我了,摆出好大的架势,说要收我做关门弟子呢。”


    女帝闻言,顿时又笑了。


    只是苏辰从那笑容里听出多了几分了然和淡淡的嘲讽。


    “招你做门生?他那是看你和萧擎苍走得近,短短时日便屡立奇功,入了萧国公的眼,他心里急了。”


    “怕你和萧擎苍走的太近,想抢先一步把你这个小神童拉拢过去,放在自己门下,将来也好增加筹码罢了。”


    “这些读书人的心思,弯弯绕绕,向来如此。”


    苏辰点点头,表示同意女帝的说法。


    但是自己好像是不是过于树大招风了。


    如果没有之前那档子连环杀人案。


    自己也不过这是一个九岁的小娃娃罢了。


    随后,苏辰趁机问出了那个藏在心里好久,关于朝堂格局的问题。


    “女帝姐姐,帝国的武事有萧国公主持,稳如泰山。那文事的这一方面呢?现在是由太傅杨文渊在主导吗?”


    苏辰当然知道文事不可能是杨文渊来主持了,他实在明知故问。


    因为昨天在朝堂之上,他还真没有看到类似的人物在大典之上。


    女帝摇了摇头,语气有些平淡的说道:


    “如今朝中文臣之首,名义上当朝宰相是林文正林大人,林相是大唐帝国的元老,德高望重,在这朝中也颇有些威望。”


    “不过...”


    女帝顿了顿,才继续说:


    “不过林相年事已高,近来身体抱恙,已经告病回家休养,将近半年未曾上朝理事了。”


    “朝中诸多文事,如今多是杨太傅和几位朝中大臣在协同处理。”


    林文正?


    这就是大唐帝国的文臣之首吗?


    怪不得昨日在大典上没见林文正,原来这位宰相是告病回家了啊。


    苏辰在心里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不过他还是感觉到有一些不对劲的地方。


    告病回家休养?


    将近半年未曾上朝?


    这时间可不短了。


    在这暗流汹涌的时刻,身为宰相却长期缺席...


    而且还手握实权,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苏辰暗下决心。


    回头一定要好好找萧擎苍打听打听这位林文正宰相的具体情况。


    当然,还要乘机了解一下这长安城的官场。


    尤其是这长安城的水,看来比他最初想象的,还要深得多,也危险得多。


    而他,已经不知不觉地踏入了这片深水区。


    迫不得已,但毫无办法。


    不过还是先把手中的这两起案子先调查清楚再说吧。


    紧接着,苏辰又跟女帝聊了一会儿,不过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这一番聊天下来,苏辰觉着女帝沈明昭是一个很好的邻家大姐姐。


    性格好就不说了。


    而且聊天的时候让人感到如沐春风一般。


    要是放在自己穿越前,像沈明昭这样的女人绝对是最适合做女朋友的。


    只可惜自己魂穿到这个九岁的小屁孩身上。


    想到这里,苏辰拍了拍自己的小脑门。


    咧嘴无奈的笑了。


    眼前这位可是大唐帝国最为尊贵的女人啊。


    也就是和自己走的近一点罢了。


    自己还是老老实实办案,莫要多想。


    看着殿里的蜡烛烧了一截,时间确实不早了。


    大概算了算,他进宫来差不多也一个半时辰了。


    该回家了收拾东西了。


    于是,苏辰站起来,准备告辞。


    “女帝姐姐,要是没别的事吩咐,我就先回去了,明天还得起大早赶去平阳县呢,这案子挺急的,不敢耽误。”


    “等我从平阳县查完案子回来,一定马上进宫,把查到的东西原原本本告诉你。”


    女帝点了点头,没再多留他,只是语气平常地嘱咐了一句:


    “嗯,路上小心点。让刘松送你出去。”


    “是,那就先谢谢陛下了。”


    苏辰看着周围有几个宫女过来,急忙换了称呼。


    按规矩行完礼,脚步稳当地走出了内殿。


    大太监刘松果然就在殿外走廊下等着呢。


    一看苏辰出来,马上又换上那副标准的笑眯眯的恭敬样子。


    微微弯着腰在前面带路。


    两人一路没说话,安静地走在空旷的宫道上。


    只能听到衣服摩擦的细微声音和各自的脚步声。


    一直把苏辰送到宫门外那顶等着的小轿子跟前,刘松才停下。


    他眼睛好像不经意地往四周扫了扫,然后凑近半步,声音压低。


    刚才那张总是堆笑的脸居然难得地露出一点藏不住的担忧的神色


    “苏小郎君,这一路出去可不近,你千万得多多保重啊。”


    “眼下这节骨眼...陛下的安危,还有这长安城的太平,这么重的担子,怕是真的要多仰仗你出力了。”


    苏辰有些愕然的看着刘松。


    没明白刘松为什么要和自己说这样的话。


    明明刚才在宫中的时候可以说,但偏偏要等到这个时候。


    刘松也不顾苏辰盯着自己拿诧异的眼神,旋即轻轻叹了口气。


    口气仍然像是忍不住发牢骚。


    “唉,说起来这半年真是事儿多,自从先帝走了以后,也不知怎么的,不管是这皇宫里头,还是外面这长安城,总觉得底下不太平,稀奇古怪的事儿,昨又出了这么档子事情。”


    “唉,算了算了,不说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