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帝王平衡术

作品:《大唐九岁小神探

    第五十九章  帝王平衡术


    苏辰说完关于安保的担忧。


    内殿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


    女帝沈明昭没有立刻接话。


    只是瞪着眼睛盯着苏辰,足足看了有两三秒。


    苏辰可以看得出来,她的眼神有些飘忽。


    听到苏辰刚才的那个问题之后。


    女帝似乎是联想到了昨天大典上那惊心动魄险些得逞的刺杀一幕。


    原本精致绝伦的脸庞上快速的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表情。


    那里面是后怕。


    那瞬间的脆弱让她看起来不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王。


    反而更像一个会受到惊吓的邻家小姐姐。


    随后,女帝轻轻吸了一口气才缓缓开口道:


    “增派护卫的事,我知道了,回头我会亲自和萧国公提的。”


    说完这句,她话锋一转。


    好像要扯开话题一样。


    目光重新聚焦在苏辰身上然后开口问道:


    “苏辰,你觉着镇国公萧擎苍此人如何?”


    苏辰心里咯噔一下,小脑袋瓜里的弦瞬间绷紧了。


    女帝怎么会突然问这个?


    在这个节骨眼上,询问自己对一位手握重兵且刚刚经历了下属刺杀风波的国公的看法?


    这到底是随口一说的真心询问。


    还是蕴含着更深层次的试探?


    果然这帝王心术,深不可测。


    搞得他都不得不防。


    苏辰那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滴溜溜地转了两圈,决定先皮一下。


    试探试探女帝的真实态度。


    他故意撇了撇嘴,摆出一副小孩子告状的委屈模样。


    开始一本正经地“数落”起来:


    “姐姐你是不知道,昨天大典上,萧国公那气势可太吓人了。”


    苏辰边说边比划,小脸皱成一团。


    “你在前面走的时候他吼我的那一嗓子跟天打雷劈似的,嗡嗡的,震得我耳朵现在好像还有点响呢。”


    他一边说,一边用眼角余光偷偷观察女帝的表情。


    只见女帝只是静静听着,面上看不出喜怒。


    便又继续添油加醋,努力把“谗言”说得更逼真:


    “而且我看他好像老是跟姐姐你唱反调,你说东他好像偏要往西瞅瞅,一点也不顾及你的威严。”


    “感觉他...感觉他就是仗着自己功劳大,兵权在手,就有点...有点不太把别人放在眼里似的。”


    苏辰最后还用力皱着小鼻子。


    好像下了很大决心一般,最后总结道:


    “反正吧,综合来看,我觉着萧擎苍这人脾气臭,性子倔,不太行!”


    苏辰话音刚落,屏住呼吸。


    准备迎接女帝的反应。


    再怎么说,自己也只是一个万年县来的毛头小子。


    如此当着女帝的面说镇国公的话,想必女帝肯定会生气的。


    然而,苏辰很快就听见女帝捂嘴一笑。


    “噗嗤。”


    女帝一个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她看着苏辰那副努力绷着小脸,一本正经说人坏话的小模样。


    越想越觉得好笑。


    最终忍不住笑得花枝乱颤。


    方才那点刻意维持的帝王威仪瞬间荡然无存。


    “哈哈哈哈哈,苏辰啊苏辰...”


    女帝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用纤长的手指虚点了点苏辰。


    “你现在也学会睁着眼睛说瞎话,骗人了是吧?”


    “你这小滑头,你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别以为朕不知道你肚子里那点小九九,你精着呢!”


    笑够了之后,女帝优雅地站起身。


    理了理略微有些散开的华丽衣袖。


    居高临下地看了看苏辰。


    唇角带着玩味的笑意:


    “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和萧擎苍是死对头啊,互相看不顺眼,在朝堂上斗得你死我活?”


    苏辰眨巴着大眼睛,努力装出一脸天真无邪:


    “难道不是吗?”


    紧接着,女帝背着手,开始在铺着柔软地毯的内殿里缓缓踱步。


    “我和萧擎苍确实‘不对付’,这并非完全是假象,但这更多的是做给满朝文武看的。”


    “苏辰,你要明白,萧擎苍对于如今内忧外患的大唐而言,是真正的定海神针,至关重要。”


    “他手握重兵,稳着整个军方体系,令四方不敢妄动,他的儿子萧天,对帝国忠心耿耿,此刻正率领着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在北境镇守边关,是我能倚仗的北境支柱,抵御着虎视眈眈的北狄。”


    “所以,于公于私,萧擎苍都不能倒,也不能乱,他的稳定,关乎国本。”


    说到这里,女帝顿了顿。


    转过身,目光投向窗外继续道:


    “那为何我要让满朝皆知朕与他政见不合,时常争执?那是因为,我有时候觉得他太老了,不是年纪,是这里。”


    女帝看着苏辰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


    “他太固执了,太过信奉经验与旧例,凡事都讲规矩循旧制,生怕踏错一步。”


    “可大唐这么大一个帝国,经历了先前动荡,正需要焕发新生,不能总是死气沉沉一成不变的呀!”


    “我朕需要新的气象,需要打破一些坛坛罐罐,有些改革,必须推行!”


    “所以...”


    女帝停下脚步,重新看向苏辰。


    “所以我才会在各种合适的场合,故意与他争执,唱唱反调,这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平衡。”


    “但这绝不代表我不佩服他,不信任他,恰恰相反,朕比这朝堂上任何人都清楚,他对大唐的赤胆忠心,天地可鉴,无人能及。”


    “他是国之柱石,只是...这块石头有时候需要被敲打敲打,或者需要被用来试试水深。”


    听到这里,苏辰基本上完全明白了。


    女帝说的没错。


    帝王术,在于制衡。


    谁强谁弱,必须要存在一个平衡的点。


    这也是大唐能够延续这么多年的最重要的原因。


    旋即,苏辰心中豁然开朗。


    同时又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女帝生出了更深的敬佩。


    年纪虽轻,但心思之深沉,眼光之长远,手段之高明,远超常人。


    她这是故意制造和擎天重臣不和的烟雾弹,一石二鸟!


    一来可以借此机会推行自己的新政主张,减少阻力。


    二来能顺势搅动水面,让那些隐藏在水底真正和萧擎苍不是一条心。


    或者说和她这个皇帝不是一条心的鱼,自己冒出头来!


    想到这里,苏辰的思维极其敏捷,立刻通过这番话联想到了昨天朝堂上的一幕,脱口问道:


    “所以,姐姐你是在用萧国公这块石头,试那些藏在暗处的人?就像太傅杨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