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开元盛世,华夏第一盛世!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汉朝
“好魄力啊,这李隆基比他父亲胆大!”
“若是王朝想要中兴的话,就要用李隆基这样的皇帝出现!”
“如果李显,李旦二人有这种魄力,那么武则天也不会登基称帝了!”
看到李隆基的果断行事时,刘邦当场为其拍手叫好起来。
这李隆基所做的事情,实在是太符合刘邦他的胃口的。
行事果断,有大魄力在,不会因为所谓生死而犹豫!
但论胆量和魄力,那李隆基不知道要比他的父亲强上多少了!
若是想要王朝实现中心的话,那就必须要有那李隆基来当皇帝才行。
否则王朝想要中兴的话,跟做梦又有什么区别?
没有那李隆基的话,唐朝估计又会恢复到先前的模样,甚至会出现第二位女帝!
想到这里,刘邦他就开始好奇起一个问题了。
以其父亲李旦那种软弱的性格,是这么生出李隆基这样一个儿子来的。
刘邦看了许久天幕,内容也没找到这父子,二人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若是硬要说相似,刘邦也只看出那李隆基跟李世民有几分相似。
…………
三国
“好啊,这李隆基干的好啊!”
“这才是大丈夫应该做的事情,就应该用这种雷霆手段来清除那些奸佞!”
曹操望着天幕上的李隆基,言语中满是对李隆基所作所为的称赞。
如果换成自己来的话,自己也会和这李隆基一样!
那李隆基一个十几二十岁的少年。
竟然做到如此心狠手辣,如此果断的地步,实属是了不起!
若是大汉皇帝也能跟这李隆基一样的话 那大汉中兴或许就有希望了!
自己愿意辅佐这样的君主,这样好歹能看到几分王朝中兴的希望!
…………
唐朝
“杀伐果断,不惧强权,这才是李唐儿郎应该有的样子啊!”
“若是都跟李旦,李显一样唯唯诺诺的,那大唐怕是真的要完了!”
“光凭此事,这李隆基没有让朕失望!”
“那韦后该杀,这太平公主也该杀!”
先前在看到李旦和李显的天幕内容时,李世民他都要认为大唐没有救了
连续两任皇帝都是如此无能,从中看不到一丝能够让大唐中兴的希望。
特别是看到那韦后连同女儿一起毒死李显时,李世民心中的希望已经到了接近熄灭的地步。
靠这样的子孙后代,那唐朝哪里还有未来可言?
可在看到李隆基的出现时。
在看到对方发动政变,诛杀韦后及其党羽的内容时。
李世民他在李隆基的身上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能够让大唐实现中兴的曙光。
而且在李世民在李隆基的身上,竟然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影子?
自己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不就跟这天幕上的李隆基一样吗?
抱着不成功就成仁的心,做最后一搏。
若没有李隆基的这一搏,大唐会变成什么模样?
……………………………………………
【公元713年,李隆基先发制人,发动先天政变!】
【诛杀太平公主及党羽,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
【随着这一场政变的发生,结束了武则天以来数十年的宫廷动荡。】
【随后李隆基以开元为年号,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励精图治。】
【他任用姚崇,宋景,张九龄等贤相整顿吏治,改革财政!】
【如清查户口,抑制土地兼并,重视军事,让唐朝国力到达了顶峰!】
【国库充盈,粮价低廉,长安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的城市!】
【文化上,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层出不穷,盛唐气象到达极致。】
【唐诗在这一时刻达到顶峰,长安成为世界文化中心。】
【小日子等国纷纷派遣遣唐使来学习,想要将大唐的先进学回去。】
…………
大唐
“大唐盛世,这就是朕的大唐应该有的模样!”
“万国来朝,皆来朝拜于朕,仰慕朕的大唐之光!”
“历朝历代的王朝之中,有哪个王朝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这就是朕的功绩,这大唐盛世就是由朕一手造成的!”
李隆基看着弹幕上的那些称赞内容,整个人瞬间昂首挺胸起来。
脸上充斥着满满的自傲,是对自己的那些功绩!
李隆基心中的大唐,就是天幕上的这个模样。
先前李隆基的贪图享乐,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份功绩。
在自己都让大唐实现中兴了,那自己贪图享乐一些,又有什么问题?
万国来朝,无数国家都派遣唐使来大唐进行朝贡。
那一幕幕的画面,李隆基的脑海中还历历在目着。
这可是高宗,太宗在位时期,都未能实现的功绩。
历朝历代的皇帝中,有哪一个能够做到这一幕的,李隆基他觉得一个都没有?
凭着天幕上出现的那些内容,自己被评为一个千古一帝,还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李隆基他脸上的得意自满,并没有挂多久。
因为他想到了接下来会出现的那些内容。
…………
宋朝
“若是单论盛世,那开元盛世确实是历朝历代中为数不多的盛世。”
“那李隆基的功绩也确实是了不起,堪称千古一帝!!!”
“当时的唐朝,该是何等辉煌的模样?”
“朕的大宋,要是也能有开元盛世那该多好?”
面对天幕上对开元盛世的评价。
赵匡胤就算是再怎么不喜李隆基,也不得不承认对方的开元盛世。
在华夏众多盛世之中,那开元盛世确实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万国来朝,国库充裕,这些都是开元盛世的盛状。
……………………………………………
【然而盛势之下,危机已在悄然滋生之中!】
【李隆基在位后期逐渐沉迷享乐,不再任用张九龄等贤相,转而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
【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打压异己,垄断朝政。】
【杨国忠凭借杨贵妃的关系,上位专权跋扈,于安禄山矛盾尖锐!】
【李隆基还极度宠爱杨贵妃,为了让他吃到新鲜荔枝,不惜动用驿站快马,从岭南到长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举也耗费了大量的民力,财力!】
【荔枝一事虽小,但光从这一点上就可见微知著,知晓李隆基此刻的奢靡!】
【而更为要命的是李隆基为了加强边防,设立了十个节度使!】
【赋予这些节度使军政财三权,导致藩镇势力急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