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李治?腹黑白莲花!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他的原配皇后王氏无子,而昭仪武则天不仅美貌,还极具政治智慧,深得李治宠爱。】


    【李治想要罢黜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


    【但是他的这一举动遭受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元老大臣的强烈反对!】


    【废后一事,实际上是李治跟老臣之间的一场斗争!】


    【公元655年,李治力排众议废王立武,将武则天推上了后位,还借机贬逐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老臣。】


    【这件事情不仅打破了元老大臣对朝政的垄断,更让武则天得以参与朝政!】


    【公元六七年,设东都洛阳,开启两京制!】


    【公元674年,他与武则天并称天皇,天后,史称两圣临朝!】


    【因为李治身体的不断变差,使得政权政权逐渐向武后过渡。】


    【公元683年,李治病逝于洛阳贞观殿。】


    【享年五十六岁,在位三十四年!】


    【临死之前,还留下了军国大事不决者,听天后处分的遗照。】


    …………


    “冷知识:小日子的天皇就是从唐朝传过去的,就是学唐朝的!”


    “唐朝众多皇帝中,李治完全就是一个被低估的皇帝!”


    “李治他可是李世民的儿子,他怎么可能会软弱无能,这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黑心白莲花!”


    “李治他最大的荣幸就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儿子,可他最大的不幸也是成为了李世民的儿子。”


    “如果要说李治这一生唯一的错,就是没有活过武则天,他活的时间太短了!”


    “一个合格的冷血皇帝,一手扶持他上位的长孙无忌,被他处死了!”


    “唐朝历史上最大的疆域,就是从李治手中出来的!”


    “李治他虽然将部分政事都给了武则天处理,但是武则天完全都是在李治的掌握之中,随便一句话都能解决了它。”


    “李世民生的那么多个儿子,就没有一个是真正软弱无能的,能力都是个顶个的!”


    ……………………………………………


    汉朝


    “这是那李治所打下的唐朝疆域?”


    “朕开始有一些喜欢这李治了,这也是一代开疆拓土之君!”


    “就算是比起其父李世民,那也没有差上太多!”


    “了不起呀,这李治确确实实是了不起!”


    看到唐朝那偌大的疆域时,刘彻足足吃惊了片刻时间。


    唐朝的疆域比汉朝的疆域,足足大上了数倍有余。


    等吃惊过后,刘彻眼中就闪烁出了渴望和好胜心。


    刘彻他的心中,大汉的疆域就应该要像那天幕上一样。


    如此广阔,才对得起历代先祖,应该有的地位,对得起大汉百姓!


    那李治可以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同样能够做到。


    另外除了好胜心以外,刘彻他对于李治多了几分好感。


    因为在刘彻的眼中,那李治跟自己一样也同样是一代开疆拓土之君。


    对方不愧是李世民的儿子,这所做的事情完全没有丢李世民的脸面。


    抛开对方是李世民儿子这一身份,北方完全也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霍去病,卫青等武将听到刘彻的话时,那看向天幕的眼神也出现了向往。


    有哪个武将不想开疆拓土的,他们也想让大汉的疆域跟天幕上一样。


    …………


    唐朝


    “好啊,这李治没有让朕感到失望啊!”


    “大唐版图在李治的手中,竟然能够大到这种地步?”


    “这天幕上的大唐疆域,比如今大唐的疆域足足大上了数倍!”


    “不容易啊,这李治能够做到这一点实属是不容易!”


    “还有高句丽一事,做的确实是不错!”


    望着李治的那些功绩,李世民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光凭这些,对方也足够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了。


    那偌大的疆域,即便是李世民看到了都有几分羡慕和感慨。


    特别是对高句丽一事,按照天幕上的内容来说,这可是自己临死之前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李治他的这一功绩,也算是帮自己解决了一大麻烦。


    至于对长孙无忌等功臣动手一事,李世民他倒没有太多的在意。


    毕竟李世民他可是对自己的兄弟动手的主。


    他也完全能够理解李治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反而能证明李治并非是任人宰割的皇帝。


    至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百官看到天幕内容时。


    更多的是胆寒,对于那李治的手段。


    这老李家的人,怎么一个比一个恐怖?


    他们这些人,在日后还能有什么好日子过吗?


    …………


    所处另一时空的唐朝


    “高宗皇帝英明神武,只可惜做了唯一一件不幸之事!”


    “等高宗内容结束,那事情估计就要出现在天幕上了吧!”


    “唉,一件丢人现眼之事啊!”


    李隆基望着天幕上的内容,脸上则带着几分难以言表。


    因为李隆基他知道,在接下来要发生的那些天幕内容,他的父皇和自己也是亲身经历者。


    对于大唐来说,这是一件极其丢人现眼的事。


    …………


    清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那李治是创下唐朝最大的疆域,可他也同样造下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让一女子干政,殊不知种下了几乎要让王朝灭亡的种子!”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能够做出这般丢人事情的人,也就只有他李治了!”


    乾隆望着天幕上的内容,言语中的冷嘲热讽始终没有停留下来。


    那唐朝虽有李世民,李治这样的皇帝,但也有天大的笑话。


    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就是那天大的笑话!


    ……………………………………………


    【第四位———唐中宗李显!】


    【李显是李治第七个儿子,在李治去世之后太子李显即位!】


    【史称唐中宗!】


    【李显性格懦弱,即位后便想提拔岳父韦玄贞为宰相。】


    【可他这一提议,却遭到了宰相裴炎的反对!】


    【面对裴炎的拒绝,李治脱口而出进行反驳!】


    【“我与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乎?”】


    【李显的这一句话,说出直接被武则天抓住了把柄。】


    【仅在位五十五天,李显就被武则天以理念不合废为庐陵王,流放房州。】


    【这是他第一次短暂的帝王生涯,全程沦为了武则天掌权的“跳板”!】


    【母亲武则天太过于强势,而儿子李显则过于软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