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论历代王朝的开国创业难度!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三国


    魏


    “哼,这刘备也就是运气好罢了!”


    “能够得诸葛亮之助,他的蜀汉才没有亡!”


    “至于孤的所谓屠城之举,这有何不对之处?”


    “世间如此之多的诸侯,有几个人是没有做过屠城之举的!”


    看着天幕对自己屠场之举的描述,曹操就忍不住的冷哼出了声。


    在曹操眼中,屠城之事只不过是迫不得已而已。


    当时的自己,哪里能够想到那百姓之中会有一个叫诸葛亮的!


    而且天下诸侯之中,有几个人是没有屠过城的?


    这又不是大事,何必出现在天幕上!


    另外曹操他在冷哼出声的同时,眼中闪过了几分羡慕来。


    他也想得到一个像诸葛亮这样的臣子辅佐,这样自己统一天下会容易不知道多少!


    …………


    三国


    东吴


    “诸葛亮?那刘玄德为什么能有这诸葛亮的辅佐!”


    “孤不说比肩曹操,可比那刘玄德是不成问题啊!”


    “可为什么这刘玄德能得诸葛亮,孤却没有!”


    眼见天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孙权心里就出现了一阵破防。


    那曹操的名字都出现在天幕上了,那自己的名字又跑到哪里去了?


    难道自己的东吴,连出现在天幕上的资格也没有?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而且孙权在看到刘备得诸葛亮助力时,神情明显是闪过了几分的嫉妒和不服。


    在孙权心中,他的能力要比那刘备强上许多。


    如果说自己不如曹操的话,那孙权他勉强还能够接受。


    可如果说自己不如那刘备的话,孙权瞬间就要破防。


    凭什么呢?刘备能够得到诸葛亮这样的大才,而自己却得不到?


    刘备所要做之事,自己难道就做不到吗?


    …………


    唐朝


    “汉,魏以来,丞相首推就是诸葛亮!”


    “为人正直,公私分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历代君王之中,有何人不想要有一个如此丞相的?”


    “换成朕来,朕自然也是想要!”


    注视着天幕内容,李世民的眼中带着对诸葛亮满满的推崇!


    在李世民心中,要论到历朝历代的那些丞相的话,那诸葛亮的名字就是要名列前茅!


    对方为了蜀汉,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步


    在忠义这一方面,自然是无可挑剔的程度,值得皇帝完全的信任!


    至于诸葛亮的能力方面,若不是诸葛亮的话,那蜀汉怕是早就要灭亡了。


    开诚心,布公道,赏罚分明,虽亲必罚这些事情都足以证明诸葛亮的才能。


    像诸葛亮这样的忠臣,那有何人能够拒绝的了?


    反正李世民他是无法拒绝,巴不得大唐能够有这样的丞相在。


    若是换成其他人来,那殿内的房玄龄眼中定是会有不服的。


    可偏偏这是诸葛亮,是诸葛丞相!


    房玄龄的眼中有的只是敬仰和惋惜,看不出一点不平。


    如果大唐能有诸葛亮这样的丞相在,那自己就算在其麾下为官,又有何不可?


    …………


    明朝


    “丞相之死,汉室亡之!”


    “若是诸葛丞相没有半道崩卒,那汉室复兴就还有希望可言!”


    “只可惜那刘阿斗无能,到头来就成了一个安乐公!”


    “咱觉得太可惜了,到头来让那司马家得了天下,让天下百姓遭受浩劫!”


    朱元璋他当场就拍手叹气起来,言语中尽是对诸葛亮之死的惋惜。


    在诸葛亮的认知中,汉朝真正的灭亡应该是在诸葛亮死去的那一刻。


    自诸葛亮死后,那天下人还有谁有能力做到匡扶汉室?


    靠阿斗?靠这个安乐公?


    如果诸葛亮没有在半路而死,能够再活些许时间的话,这复兴汉室说不定就还有机会。


    如果能够做到三兴汉室,那就不会被司马家夺了天下,那也就不会有五胡乱华那些事情。


    每每想到五胡乱华的那些事,朱元璋心中就会生出一股无名怒火来。


    …………


    清朝


    “在朕看来,这诸葛孔明乃是三代以下第一风流人物!”


    “朕观其生平,大多就是公忠二字!”


    “功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礼!”


    “大清要是能有诸葛孔明这样的丞相,那是大清之福也!”


    能够得到乾隆欢喜和欣赏的汉人臣子,一共也没有几个。


    而这天幕上的诸葛亮,恰恰好就是其中之一!


    甚至在乾隆的眼中,诸葛亮他都可以称得上是三代以下第一等的风流人物!


    没有哪个臣子能够与对方进行相比,哪怕是伊,吕二人来也不行!


    诸葛亮之所以会被乾隆这样喜欢,就是因为乾隆他在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公忠二字。


    对方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都是公正无私,没有一丝的偏向!


    像这样的忠臣,有哪个皇帝会不喜欢的?


    面对乾隆所说的这番话,和珅,纪晓岚等人则没有一丝回应。


    那诸葛孔明是他们想学就能学的?您看看天幕也就得了!


    …………


    上一个天幕内容刚刚结束,下一个新的天幕标题出现!


    【论历代王朝的开国创业难度!!!】


    ……………………………………………


    ps:91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开学了,作业有没有好好写?是不是一个字没有动过?(恶魔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