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作品:《盘点皇帝相似度,李二朱棣破大防

    南宋


    “诸葛丞相,若是朕的大宋有诸葛丞相在就好了!”


    “有诸葛丞相之辅佐,朕又何惧那金人?”


    “区区金人,在诸葛丞相面前算的了什么?”


    望着天幕上对诸葛亮的描述内容,赵构的眼中出现了明显的羡慕。


    在赵构看来,自己为什么会一直选择组合,不敢跟金人主战。


    那就是因为没有忠臣辅佐,没有那跟诸葛亮一样的忠臣在。


    光有岳飞一人怎么能够行,仅凭岳飞一人之力怎么会是金人之敌!


    如果自己的大宋也有诸葛亮这样的臣子,在那自己肯定有信心敢主战。


    区区金人而已,在诸葛孔明的面前又算得了什么?


    辅佐蜀汉都能做到三分天下,那如今大宋还占了半壁江山,统一天下是何难事?


    殿内文武百官,听到赵构的这番话时,他们的眼神中都透露出了质疑和不相信。


    以赵构那多疑之性,真的会全身心去信任诸葛亮?


    光有名臣,没有明君又有何用!


    ……………………………………………


    【为了报答主公刘备,诸葛亮可谓是拼尽了一生的心血。】


    【诸葛亮他还记得在12岁的那一年,有一个叫曹操的人引兵攻进了他的老家。】


    【在自己的家乡之地杀烧抢掠,无恶不作。他看着自己的族人,一个又一个的倒下!】


    【看着眼前的人间炼狱,当时的他或许会想自己也会死在这里吧。】


    【但就在这时有个人出现了,他双耳过肩,双手过膝,他带领自己的三瓜两枣就敢抵御曹操的大军!】


    【那年才12岁的他,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由得在心中感慨:“世间怎会有如此英雄?”】


    【而也正是这一次的萍水相逢,促使他们命运的齿轮开始了缓缓的转动。】


    【数年后的他学有所成,而那个怀揣着英雄主义的汉室宗亲,却在这吃人的世道里面举步维艰。】


    【机缘巧合之下,求贤若渴的那个人,竟然踏入了诸葛亮的草堂之中。】


    【为求诸葛亮出山,刘备不惜三次到访,进行恳求!】


    【看到此情此景的诸葛亮,此刻又会想什么?】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啊!】


    【是!在刘备死后,丞相诸葛亮并没有实现北伐成功,而且他远远没有演义里面的厉害。】


    【但我却认为不是演义赋予了丞相意义,是丞相赋予了演义意义吧!】


    【假如你是老板,你希望下属是丞相这样的!】


    【如果你是员工,你希望老板是丞相这样的!】


    【假如你是闲人,也希望朋友是这样的。】


    【就算你是司马懿,估计你也希望对手是丞相这样的吧?】


    【一个神挑战天命不伟大,但一个人挑战天命,真的很伟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是为知己者负义!】


    天幕画面上的内容结束后,满屏都被五个字所覆盖!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丞相,保重啊!】


    …………


    “当年,意气风发的几个人决定去闯一闯!”


    “诸葛亮真的太神奇了,即便他死了,都能将国家稳定20多年!”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诸葛亮让诸葛姓变成了智慧的代名词!”


    “就因为一个诸葛亮以后,但凡出来一个人叫做诸葛狗蛋,我都会觉得他是在藏拙!”


    “悠悠苍天,何薄与我!”


    “即便过去快2000年了,仍然希望蜀汉能赢!”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天幕上的内容和评论放映结束后,历朝历代之人都陷入到了短暂的沉默中。


    众人的眼中,不约而同的出现了惋惜和感慨。


    …………


    汉朝


    “大汉不孤啊!”


    “有诸葛亮,刘备这样的忠臣在,大汉即便灭亡了又如何?”


    “这诸葛亮尽力了,他已经尽其所能了!”


    “乃公钦佩这诸葛亮,值得乃公的一拜啊!”


    刘邦读完诸葛亮的一生后,愣在原地足足片刻时间。


    等缓过神来后,刘邦直接朝着天幕方向就是深深一躬。


    在刘邦他的言语中,充斥着对诸葛亮的钦佩和敬意!


    没有想到在汉室即将灭亡之时,还会有像诸葛亮,刘备这样的忠臣在!


    有这样的忠臣在,那即便自己的大汉灭亡了又如何?


    先前秦朝灭亡之时,那天下人都是巴不得秦朝灭亡,有谁会选择?


    至于这诸葛亮并没能实现北伐成功,复兴汉室一事。


    这在刘邦看来,反而根本就不算什么,压根就不值得一提!


    对方为了大汉已经尽全力了,那未能做到又如何?


    从那一块小小的地盘起家,做到三分天下,为汉室延续一丝香火,那就已经足够了!


    都已经竭尽全力了,那自己还能苛求什么?自己还应该苛求吗?


    随着刘邦他的这一拜,身后众臣纷纷开始效仿其刘邦。


    他们的眼中,或多或少都带着几分崇敬。


    …………


    三国


    季汉


    “先生在上,请受备一拜!”


    “按天幕内容所说那样,备能得先生辅佐那是备一大辛事!”


    “若不是先生的话,备的匡扶汉室怕是已成妄想了!”


    “汉室不该凋零,汉室数百年之基不该就这样亡了!”


    原本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就已经很高了。


    所谓军师,凡是大事,刘备他都会先问过诸葛亮。


    在看到天幕上的那些内容,还有在自己死后,诸葛亮所做的事情!


    刘备他没有一丝的犹豫,直接就朝诸葛亮所在的方向深深的鞠上一躬。


    那言语激动的样子,充斥着激动和自愧不如。


    如果真按天幕上的内容所说的,那自己能够得到诸葛亮的辅佐,那就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诸葛亮在未来没有对不起自己,反而是自己连累了诸葛亮。


    因为以诸葛亮的才能,他无论是去投靠哪方势力,那都肯定能够得到座上宾的位置。


    那结局肯定要比其原本的结局好,不至于落得一个活生生累死的下场。


    “主公莫要这么说!”


    “亮就算是有那通天本领,可若不能遇到一明主的话,又有何用?”


    “天下众人中,有志匡扶汉室,善待百姓的除了主公以外,还有何人?”


    面对刘备突如其来的行礼之举,诸葛亮第一时间就将刘备给扶了起来。


    在诸葛亮的眼中,刘备他所说的那番话,太过于夸张了。


    自己就算是有再大的本事,那前提也是要遇到一明主才行。


    天下众诸侯中,唯一一个被诸葛亮所认可的人就是刘备。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刘备他得民心,懂得善待天下百姓!


    还有就是刘备心中之愿乃是匡扶汉室,这也是诸葛亮最大的夙愿